古代玉器文化与当代玉雕艺术

2016-11-23 09:19
天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玉雕玉器玉石

文 唐 风

大家视角

古代玉器文化与当代玉雕艺术

文 唐 风

中华民族爱玉、崇玉而又敬玉。玉文化有着近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玉的理念贯穿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史,博大精深。玉,是人类东方文明道德与精神的体现,以其丰蕴的文化内涵,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之中。

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华人与玉,有着天然的情缘。

《白玉三足炉》 陈申乐/作

《战国风格玉龙》

玉伴随着发源于亚洲东部大陆的两河——长江、黄河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在辽河、环太湖流域,在齐家、大汶口、龙山,以至历经商周战汉,隋唐宋元(辽金),明清……从远古走来,一脉相传到今天,从未间断。

玉文化的历史与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同根同源,绵延近万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也是一部玉文化的演变历史。

君子比德于玉。

历史上,玉被视为护佑、尊严、权力、地位、财富和占有的象征。女娲补天、完璧归赵、君德如玉、弄玉吹箫……多少个故事口口相传,都和玉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玉,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个美丽的字眼,仅《说文解字》所收的玉部字就达100余个,而由它组成的词汇则更是不计其数,蕴含有高贵、美好、坚贞等文化意义。

今天的我们,依然徜徉在玉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我们常用冰清玉洁、金玉满堂、玉颜、玉体等来形容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也常用玉字或玉部首的字作为人的名字,可见炎黄子孙对玉的喜爱与崇拜。所以,若要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有必要了解有关玉的文化现象。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事物被人喜爱、尊崇,大抵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它本身的材质美和造型美,使人产生审美愉悦,这是有形的;二是物体所承载、隐含的文化内涵,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认同和喜爱,这是无形的。

玉的文化与青铜文化和陶瓷文化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材质是人制作的,而玉器的材质是天然的,是有灵性的。由此可以说,玉器是 “天人合一”的产物。

我以为,古代玉器文化,是我们当代玉雕艺术之根,美轮美奂的当代玉雕艺术,是古代玉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古代玉器文化的范畴,泛指1911年以前的玉器。“古玉”理论上讲不可以再生,是我们现代玉雕的传承之源。而当代的玉石雕刻是我们不断创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题材广泛,千姿百态且工艺精湛,令人神情往之,爱不释手。新旧有别,鉴赏“新玉”比“古玉”轻松,不必纠结年代也无须考证真伪,这是很多人喜爱和收藏当代玉石雕刻作品的缘由之一。

然而,无论是古代的玉器,还是当代的玉雕,若考量其优劣,大体是从 “质、形、意、工” 这四个方面来把握,综合得出结论。

《出人头地》(正面) 游高轩/作

新中国以来,当代的玉石雕刻艺术焕发青春,繁花似锦,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蔚为大观。客观地讲,当代玉石雕刻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即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发展阶段和21世纪前后十几年的新兴时期。

这两个阶段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历程息息相关,与大众的物质生活提高和精神需求提升的过程亦步亦趋。两个阶段是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当代玉雕艺术的全部过程。

两个不同的阶段,两种不同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玉石雕刻的是“产品”。当时全国的玉雕厂都是为外贸服务,“出口创汇,为国争光”,整个行业为国家换取外汇而生产产品,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那个时期的玉雕人,创造了当代玉雕艺术的巅峰之作。如北京玉器厂,从1982年开始,以清宫旧藏的四块翠石原料,组织厂内几代玉雕师傅,数十名琢玉高手,精心谋划,群策群力,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前后耗时六、七年,制作完成了四件大型翡翠作品,堪称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四件翡翠作品分别取名为《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四海腾欢》和《含香聚瑞》,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乐章,树立了我们新时代的玉雕丰碑。

21世纪前后,玉雕进入了“市场经济”时期,是“作品”也是“商品”。松绑后的艺术有如春天莺飞草长,富裕起来的民众趋玉若鹜,使得当代的玉石雕刻艺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在行业形式上,20世纪的玉雕,是工厂组织的创作生产,进入21世纪的后一阶段,是个人领衔的工艺作坊。近十几年,玉石雕刻艺术更是迎合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需要,以多姿多元的玉石珠宝首饰的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出人头地》(背面)

从每年各专业评奖的活动中,可以看到当代的玉雕所呈现的艺术化、时尚化的趋势。当代玉雕艺术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个性化:创意个性化、材料个性化、款式个性化、配伍个性化。珠宝玉石首饰在追求品位、时尚、前沿的同时不失传承,以鲜明的特色,诠释着大众审美情趣的时代感和多样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当代玉雕人,我有幸经历了琢玉在当代完成的“工具蜕变”,见证了行业的历史性跨越。20世纪的玉雕,使用的是铁工具头加金刚砂,而21世纪前后出现的钻石粉工具和高速玉雕机,给玉雕行业带来彻底性变革,从而结束了玉雕行业自汉以来两千多年的铁砣历史!此乃幸莫大焉!

当代先进的玉雕工具无坚不摧,可以随心所欲的尽情雕刻;微电子高科技的运用,简直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我们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我们是在创作着“玉雕”?还是在任性地“雕玉”?我们雕刻出来的东西,是否还能够称之为尊贵而高雅的“玉器”?我想,这个命题,不仅值得当代的玉雕大师们思考,也是中华玉器文化承载的一份责任。

猜你喜欢
玉雕玉器玉石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玉雕青松献祖国
西汉玉器的鉴定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