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潭岩画

2016-11-23 08:59
老年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岩画当地人潮州

□ 奕 明

仙字潭岩画

□ 奕 明

距离福建省漳州市30公里的华安县境内,有一个深潭,潭的周围清溪蜿蜒,怪石嶙峋,景色非常优美。潭的北岸是悬崖峭壁,悬崖大约有30米高,表皮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剥蚀,形成了参差不齐的石面;距离水面两米的岩石表面上,刻有许多抽象的图画,像是许多人面形和高度简化的人形;又像是文字却又不同于传统形态的汉字。没有人认识,更没人准确读出字的意思。

这些岩画风格相近、技法相似,数量共有50余幅,面积近200平方米,分布在5个地方。其中,最大的长75厘米、宽35厘米,最小的也有15厘米长、9厘米宽。当地人误以为这些图像是古文天书,所以称这个潭为“仙字潭”。

千百年以来,没有人能完全准确地解读这些神秘的石刻,因此,也发生了很多传说。

根据史料推测,最早试图对“仙字潭”石刻进行释读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唐代张读在《宣室志》记载,“仙字潭”里有凶狠的蛟鳄,经常害人,一旦有人不小心跌进潭里,或者牛马到潭里饮水,就会被吃掉。当地人传说“仙字潭”里出了妖怪,纷纷举家出逃。

唐元和五年(810年),一天傍晚,“仙字潭”周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巨大的声音传出几百里,仿佛山崩地裂,附近的房屋也倒塌不少,树木被连根拔起。第二天,有胆大的人来到潭边,发现山崖被劈裂了,粉碎的石块填到了潭里,水溢了出来,岸边到处都是蛟鳄的血;同时,在新劈裂的石壁上发现了很多文字,字的样子非常神秘,郡中最有学问的人都不认识。后来,有人把这些字抄下来,拓印后拿到洛阳,请当时的吏部侍郎韩愈辨认。

《仙字潭岩画》 (局部)

韩愈认了好多天,初步断定说这几个字是“诏赤黑示之鳄鱼天公卑杀牛人壬癸神书急急”。意思是说,这是上天的最高统治者责罚潭里鳄鱼的昭示,命令神把它杀掉以示惩戒。

这段记载虽属于传说,却也说明“仙字潭”里大概自古就产鳄鱼。鳄鱼生性残暴,形象丑陋,人们害怕它却又没办法将它降服,幻想天神出来把它消灭,以保天下太平。岩画的内容,可能就是这种理想的反映。

可以推测,当时这里曾经举行过祭祀鳄鱼的宗教仪式。仪式过后,人们便在崖壁上刻画有关的图像,当作镇邪之物,以防止鳄鱼再出来害人,从而保护当地人安居乐业。祭祀鳄鱼的风俗,唐代仍然很流行。韩愈任潮州刺史时,就因为潮州发生过鳄鱼伤害百姓的事,而命令军事衙推秦济把一只羊和一头猪投到潭水里来祭祀鳄鱼。事后,韩愈还专门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来记载这件事。潮州距离漳州不过就几百里的距离,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很相似。

1987年4月,内蒙古博物馆盖山林先生对“仙字潭”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仙字潭”岩画不是文字,应当是人物形象。这一研究结论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肯定。

岩画,是人类幼年时期特殊的审美产物。原始人认为,包括岩石在内的万物都是有灵魂的,而且灵魂都是相通的。在岩石上刻上人、神或动物的形象,就可以以一种神秘的力量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岩画中的形象,大都带有一种难以说清的神秘色彩,基本上都被改造变形,有的部分被夸大,有的部分被缩小,有的部分被省略,有的部分纯粹是无中生有。众多的形象似人非人,似物非物,非常古怪。

《仙字潭岩画》 (局部)

中国岩画大多是露天的,以大自然为背景又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形象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仙字潭”岩画,是我国原始岩画留存下来的重要代表之一,暗含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理解,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

《仙字潭岩画》 (局部)

猜你喜欢
岩画当地人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看到和走到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信一半
孜孜荣岩画
看到和走到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