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信任缺失现象的启示

2016-11-23 19:20任祎静易涵琪
人间 2016年24期

任祎静+易涵琪

摘要: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所掌握的一种社会主流文化思想,代表了大众的意识,体现了民主的思想。大众文化在我国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造成了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失信。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失信现象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社会信任缺失

中图分类号:B516 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91-02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被许多学者称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自身也没有否认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思想,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为: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法兰克福学派赞同这种异化理论,并把异化理论应用到对西方文化现象的批判中去。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依然可以作为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心理机制等分析批判的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是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并且对其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从而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使得各种理想陷入物化的深渊,变成了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使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分离,在此过程中,它丧失了更大部分真理。”①

(二)阿诺德文化主义理论。

许多学者认为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起始于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他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大众文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有些学者称之为“阿诺德式”的总体性视角。阿诺德在书中所提到的“无政府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大众文化”的意义像等同。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用知识与真理来驱赶大众文化。在一定层面上来说,他所倡导的是一种文化与领导权的关系,他所提出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都变成了一种政治概念。阿诺德寄希望于“小圈子”的文化知识能够引导社会的主流文化从而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事实上,阿诺德的文化理论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回应,19 世纪工人运动让阿诺德对公众文化产生了一种蔑视的情绪,他认为这种文化形式是没有教养没有秩序的,这也为后来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奠定了基础。

阿诺德的文化主义对后来大众文化研究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洛文塔尔,在他的著作中曾表示阿诺德对通俗文化的独特现象与帕斯卡尔的一些观点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同样把游戏、运动和大众媒介看作是远离生活真实本质这一相同趋势下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这足以证明阿诺德不论是对大众文化的思考或是对文化政治的研究都有其绝对的主导地位。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文化沦为赚钱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文化己同商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文化艺术失去了它的独立自主性,具有了共同的商品形式和特性,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收到市场和价值规律的影响。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交换价值已经变成大众文化产品首要的和最重要的价值。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当文化产品沦为商品时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使用价值而只剩下交换价值了。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指出:“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把赤裸裸的利润动机置于各种文化形式之上。自从这些文化形式初次幵始作为商品成为他们的创作者在市场上谋生的手段的时候起,它们就己经或多或少地具有了这种性质。但那时候,它们对利润的追求是间接的,仍保留着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的新特点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把对于效用的精确彻底的计算直接地、不加掩饰地放在首位。”②

大众文化产品既然成为了一件商品,就要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当文化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时,文化的成果就变成了商品,文化的产生也就变成文化的生产了。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的生产不再是以艺术之美作为标准,而是被利润第一的原则所操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明确地指出了文化艺术已经变成商业的附庸,“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确实令人惊奇的现象”。③

(二)大众文化仅仅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认为,通过科学技术生产出的消费品和文化产品满足的只是大众的虚假需求。马尔库塞认为:“‘虚假的需求是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辛苦、侵略、不幸和不公平永存。”马尔库塞认为需求可分为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两种,真实的需求源自于个体真实的生命欲望和要求,而虚假需求则是由社会强加给个体的。马尔库塞指出,最为流行的虚假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等等。

文化工业对人们的虚假需求满足的越多,个体的真实需求获得满足的机会就越少,个体需求及满足方式受社会控制就越严重。马尔库塞指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住的是公寓,乘的是私人小汽车,用的是装满冷冻食物的电冰箱,看的是大量的出版物,从表面上看,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事实上,人们在这种消费活动中“牺牲了他们的时间、意识和愿望。”④因此,时间、意识和愿望的丧失使得大众在虚假需求满足的同时,将自身也置于了社会的统治之下,安于现状。

(三)大众文化成为现实和统治辩护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典型做法就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大众文化具有了强制性,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一方面,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市人民在精神上能够得到解脱和放松,但这只是劳作的延长,人们追求它只是为了从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恢复精力而再次应付机械的劳作。另一方面,文化消费者的需求是受到文化生产者的影响,文化商品变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这就使得文化变成独裁主义者控制公众舆论的强有力的手段,独裁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大众变成他们的追随者。

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表现在文化方面就是:大量现代传播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人们了解周围一切情况的能力,但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媒体对大众的控制。因此,以媒体为传播工具的文化工业是意识形态行使其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此外,大众文化还通过宣传某些“虚假的需要”,使人们迷醉与图像和符号的世界里,放弃了理性,将“虚假的需要”当作真正的需要,成为文化工业的牺牲品,具有欺骗性。

三、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现状及社会信任缺失问题

(一)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现状。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士农工商”把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文化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身份象征。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原有的等级受到了冲击,文化不再是被士阶层独占,而是回归到民众中,为广大民众所掌握。大众文化的悄悄兴盛,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现代化进程。首先,大众文化代表的是占社会主流的大众的意识,能够体现出民主的思想,进而能促进民主的推广。大众文化中也包含有许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但它不是简单的把这些思想拿来用,而是对这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如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在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发展将会变成一种历史的潮流和趋势,一味地囿于现状只会停步不前,不同的文化只有经过碰撞和交流,将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融合和对话,才能实现我国大众文化的真正繁荣。在现在这个民主的时代,如果依然是像封建社会一样强制社会大众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只会引起大众的反感与反抗。大众文化的先进之处,正是在于它遵循了文化的发展规律,在加快文化发展世俗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它独特和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文化垄断必然走向灭亡,文化共享才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这就是大众文化的作用。

大众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存在大众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与北京、上海等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且外来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相对闭塞的中小城市、乡村的文化发展就出现了滞后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地域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如东西部地区的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等等,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文化歧视、民族间矛盾等严重后果。另外,市场规范不够健全、完善,会使许多水平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流入市场,许多不法商家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利润而迎合市场,大规模的推行暴力、色情、凶杀一类影视作品,对社会大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文化市场走向低俗化。

(二)社会信任缺失问题。

在当代中国,人们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标准呈现多元化趋向,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冲突。市场经济不断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作用,同时人们又不断受到来自西方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使得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认同和道德标准取向,反射到具体的行为表现之中也是各不相同。在面对扶不扶摔倒老人这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上,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有的人上前搀扶,并送往医院救治;有的人会打“120”电话求救;有的人只会在一旁观望;有的人若无其事,视而不见;甚至还有人站出来对施救者指指点点,对其救人善举产生质疑,如此等等。每一种行为都反映出一种价值取向,显示了不同人的价值认同差异。

多元的价值认同标准必然会导致冲突的发生。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把道德责任、公平正义抛诸脑后,对一些采用道德缺失方式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给予肯定,却对坚守道德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产生怀疑。这种行为无疑会加重不信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信任他人的风险。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社会信任正面临着严重的风险。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传统社会的信任观难以向当代社会转变。

四、对当代中国信任缺失现象的启示

(一)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信”是中国社会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兒,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言必行,行必果”。孔子将“信”视为修身做人的重要标准。汉儒帝尊“信”为“五常”之一,孟子也主张:“君子不亮,恶呼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把“信”作为思想、行为的准则,把修身立德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诚实守信被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标准。

大众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当今社会中受众面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将传统文化中“信”融入到大众文化中,使其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并能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能起到影响百姓日常生活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的目的,我国社会信任缺失问题的解决才具有可能性。这是因为大众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它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塑造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二)建立规范、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信任缺失处罚机制。

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相结合,只是用一种道德约束力去解决社会信任缺失问题,没有一套适应社会发展变迁的惩罚社会失信的体系和机制,要想彻底处理社会信任缺失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信任缺失处罚机制是当前我们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首先要有理性的制度安排来为社会信任缺失处罚机制提供法律保障,让失信的人受到处罚、付出代价;守信的得到保护、奖励和表彰。

我国关于诚信方面的立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征信方面的立法还停留在地方和部门规章的阶段,系统的社会信用服务还未形成,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欺诈行为,增加失信成本。失信行为发生的原因就是由于一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失信行为的发生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才会导致失信行为越演越烈。另外,还要建立起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全面记录和高效传递信用信息,动员社会力量对失信行为加以惩治,对失信者形成全民联防机制。

注释: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Adorno: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New German Critique,6,Fall 1975,pp.12

③霍克海默、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④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71页.

参考文献:

[1]许纪霖著:《第三种尊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889年版

[3]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4]霍克海默、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5]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

[6]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徐崇温著《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三联书店.1980年版

[8]江天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版

[11]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任祎静(1991—),女,汉族,河南确山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公共组织治理。易涵琪(1992—),女,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管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