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酬令”缘何而来?

2016-11-23 20:22徐文龙
投资北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天价影视明星

徐文龙

继“禁韩令”后,广电总局出台的“限酬令”再次引起公众的热烈讨论。

8月26日,广电总局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关于电视剧行业的通报提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要求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定倡议书,加强对市场的引导。

那么,演员们的片酬究竟是不是过高?限酬令有没有必要?这一纸“限酬令”会起到何等作用?有必要探讨一番。

一秒千金

截至今年上半年,除去李连杰、成龙这种国际级巨星,中国影视明星片酬过千万的林林总总有几十位。其中包括葛优、周润发、周星驰、甄子丹、刘德华、李冰冰、范冰冰、章子怡、巩俐、黄渤、徐峥等在内的老牌巨星,也不乏吴京、吴秀波、吴亦凡、鹿晗、李易峰等一应新老明星们。凡名单在列,不管哪一位拿出一部片子的片酬,都大致能顶上一位普通工薪阶层一生的收入了。

其实无论是从我们对“明星赚钱多”的一贯意识,还是从“中国影视市场爆棚导致的影视明星片酬水涨船高”来看,这个现象都不算太夸张。可公众们也还是吃惊于明星在银幕上献出一场电影或电视剧表演,就获得如此高价片酬的事实。

古人有一字千金之说,说当下影星一秒千金,实不为过。

“天价”是怎么来的?

中国影视明星片酬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粉丝经济逐渐强势,导致了明星号召力本身可以影响甚至超越作品本身。以吴亦凡、鹿晗等一线新晋明星为例。粉丝的狂热追随是有目共睹的,而粉丝为了支持偶像而堆垒票房,也是司空见惯。可见明星个人号召力的强弱,切实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这就导致了明星片酬高。

其二是我国电影市场以演员阵容主导的市场现状,决定了明星的强势。几年前人们还在讨论中国电影是大导演市场,然而现在人们的共识已经悄然改变,因为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是演员主导。宣传过剩和炒作过多导致人们在未观影前实在难以分辨好坏,那么人们选择一部电影的最简单的理由就是通过阵容去判断。影星强势,片酬自然强势。

其三是因为实力派演员的数量递减。即使粉丝经济再强势,也有一批观众是演技追随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偶像派明星拥有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体,但电影之路走得还是十分艰难;葛优虽然在影视圈比较沉寂,但一出现还是从者云集。人们选择电影本就由卡司主导,而实力派演员们又确实相对较少,二者相互作用下,有演技的演员自然就有了天价片酬。

其四是资本灼流的冲击使得中国电影市场泛起了泡沫。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一路高开高走,各方资本纷纷注入。打快牌挣快钱、快速回收票房的例子不在少数。当缺少好的故事和细细打磨过的剧本时,高票房就只能依靠明星支撑。此外,这种效应是延续性的,当今天一位明星收了8位数的片酬拍了一部众所周知的影片,明天有人再来询价,经纪公司或者经纪人就绝不会开出比它低的价钱。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其五则是明星本身的原因。一个明星等同于一部巨大的印钞机,他身边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依靠他生存的人,包括经纪人、化妆师甚至保姆等等,排场越大,消费就越高。此外电影圈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不断,攀比片酬的坏现象也是造成“天价”的原因之一。

“狗拿耗子”?

有很多人在发声,说限酬令是“狗拿耗子”,他人的薪酬与广电总局无关。可事实是恐怕并不如此。

关系其一是“天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人酬劳当然与己无关,但这是在道德底线内而言的。我们从前不久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事件的质疑声中似乎听到了哀鸣。那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哀鸣,人们觉得一个演员动辄千万片酬是自然的,而对世界乃至人类前进有贡献的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学者们却苛求至斯。这难道不可悲吗?限酬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就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而言,我们需要它。何况限酬令也仅仅是抵制虚高的“天价片酬”,而非夺去演员们的活路。

其二是对电影市场进行矫正的良好意义。限酬令中提及的不只是演员片酬问题,更有禁止虚假宣传、明星炒作、粉丝与网红炒作等一系列内容。其后果势必是让人们将注意力从那些过剩宣传和虚假不实的炒作,以及从那些与电影内容无关的花哨噱头上移开,从而能够真正关注电影本身,关注内容,关注艺术。

其三是则是影响到了平时人们很难了解到的层面——电影资本层面。

明星片酬过高的影响除了我们刚刚说的那三点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并不普遍,只有个中高手才能涉及的领域,电影公司的利润操作。

众所周知的一部分明星拥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或者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而人们不知道的是随着电影市场强势走高,影视公司相应就有了新的“资本玩法”。影星们和导演自己成立公司,将项目放在公司名下,电影上映后明星所得的票房分成和高额片酬就通过明星本人和导演,流入了这些影视公司。既定原则上,影视公司参与项目是有固定分成的,而如果按照以上的操作方式,那么公司盈利就会大大超过原本的盈利预期。这样的情况下影视公司的财务收益瞬间膨胀,而本益比也瞬间扩大了数倍。在资本市场中,低投资高回报的公司炙手可热,于是乎这些公司再次转手时,暴涨的利益就凭空出现了。

这并不是个例,行业内甚至有同时运作着三四家公司的案例,而这些消息观众却从来不知道。限酬令在很程度上抑制了这样的问题,将片酬限制住,虚高的片酬导致的相应泡沫就能随之有序破裂,让电影市场一定程度上更加坚实稳定。

如此看来,广电的限酬令不仅不是“狗拿耗子”,而恰恰是正宫好戏。

一点信号

随着广电“禁韩令”、“限酬令”的相继推出,我们也感受到了国家对电影市场的调控。而随着今年的电影市场回归理性,以及市场中文艺片和情怀片收获票房的案例逐渐增多,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在虚高后的资本冷静。而通过近一两年又屡屡上演的口碑逆袭的好戏,我们就更能发现观众正在对内容和艺术的呼唤。

人们开始慢慢回收高涨的空虚的热情,而逐渐冷静下来,认真对待这件只占我们人生中90分钟的小事。而政府也同时在大局上展开了有形的壁垒,把电影市场规范化。二者相加,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市场下一步的热情一定投注在故事,在内容。虽然卡司不能放弃,但空有大卡司的电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让金钱流向虚高的卡司市场,不如把资本流向那些有演技的演员,有内涵的导演,以及有内容的故事。这是一点信号,一点启发,一点星星之火,但更是资本流向的分轨,是一缕大潮来袭前的潮湿海风。

猜你喜欢
天价影视明星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天价彩礼
扒一扒明星们的
影视
天价足浴盆
谁是大明星
Facebook 为何天价收购 WhatsApp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