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定点帮扶贫困地区的途径研究

2016-11-23 02:24卢建宇
资治文摘 2016年7期

【摘要】扶贫是高校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本文就高校如何秉持人本思想,促进贫困地区物质与精神双效脱贫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归纳研究。

【关键词】定点扶贫;资源短缺;高校优势

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施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11—2020年)》,扶贫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转入新的阶段,国家确立了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高校定点扶贫的主要特征

高校定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尝试,属于社会扶贫范畴,具有计划周密、目标突出等特征。

1.高校扶贫的属性。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全面施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综合脱贫举措。在社会扶贫范畴中,鼓励和引导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大型企业、科研院校和军警部队等与偏远落后地区建立协作结对关系,帮助其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高校扶贫的模式。“输血”和“造血”即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是高校服务社会,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的两种主要模式,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多数高校以后者为主。高校对定点帮扶对象实施的救济式扶贫,直接向扶贫对象提供资金、物资等,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帮助贫困农村改善基础设施,也可以称为“输血”式扶贫。

二、制约高校定点扶贫对象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新的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常态,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人力资源仍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1.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我国贫困农村往往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复杂,远离城市和乡镇。尤其是偏远山区道路交通条件相当落后,个别村寨几乎与世隔绝,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主流的客观现实,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极度失衡,不断拉大农村人口收支差距,加深了我国农村的贫困危机。此外,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大部分地区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2.耕地资源匮乏,收入结构单一。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仅占世界7%的土地需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全国土地利用数据预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人均耕地约1.5亩。不仅如此,耕地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贫困农村村民大多是靠天吃饭,耕种简易的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部分地区虽然也出产特色农副产品,但多数停留在初级加工和小规模经营上,产业链条不够完整,经济附加值不强。

三、高校优势帮扶途径

围绕教育做文章斩断贫困根源即是高校参与社会扶贫的责任初衷,也是合理使用社会扶贫资源配置,保持教育扶贫健康、长效的必由之路。

1.提供综合科教支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的两项主要社会职能,高等学校面向扶贫对象大力推广科研技术,进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实现前沿科学和文化创新的成果转化,逐步培养起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行业产业项目。同时,要注重人力资源培训和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主动降低经营风险。在大众教育方面,定期开展科普、法律、医疗等知识宣讲,向广大群众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医疗常识等,助力科技兴农和文明乡村建设。

2.加强村民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服务群众,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对于物质扶贫而言,高校从精神扶贫入手,帮助贫困地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有可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向帮扶对象选派驻村干部,帮助完善组织架构,做好党员发展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二是完善工作载体,创新服务平台。将高校成熟多样的党建工作载体嫁接到乡村党建工作中来,运用“党员先锋工程”、“党群结对活动”、“转作风、优服务”等载体和平台开展服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保持长效机制。党员的组织生活上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保持党内生活有活力;村民事务管理上要以“四议一审两公开”为原则,坚持民主办事,有章可循。

我国高校学科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数量和深度上为高校参与社会扶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而高校定点扶贫途径也将不止于本文介绍的几种方式。动员全社会教育力量,彰显教育行业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必将加速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月瀛,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期刊论文]-学习论坛,2009,(7).

[2]张玉珠、李杨、朱晓林,高校农村扶贫发展模式探析,[期刊论文]-职教天地,2010,(4).

作者简介:卢建宇(1979--),男,辽宁大连人,满族,硕士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