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层出不穷,交行提醒注意“现实版”

2016-11-24 15:36蒋浩易月
金融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通银行号码汇款

蒋浩+易月

“领导”短信要求汇款?小心现实版电信诈骗

还记得前段时间火遍微信朋友圈的“王总换手机号了”电信诈骗案例吗?近期,交通银行衡阳分行接待的一位客户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所幸银行员工及时发现,提醒并帮助客户识破了骗局,避免了大额资金损失。

当天中午,李女士匆匆来到交通银行衡阳分行华新支行,向大堂经理询问跨行汇款及手续费等方面的问题。交谈中,大堂经理得知客户是应领导要求给他的一个朋友汇款。出于职业敏感,工作人员进一步与客户沟通了解汇款原因及用途等。原来,几天前,李女士接到单位“领导”的短信,称换了新手机号码,于是把“领导”的新号码存了起来。几小时前,她接到“领导”的短信,称“在外办事不方便打电话,请汇4万元给XXX朋友”,短信附朋友的收款账号。见是“领导”发来的短信,李女士没有多想,来到银行准备汇款。

为避免上当受骗,大堂经理提醒客户拨打领导的电话,确认后再付款。李女士接受了工作人员的建议拨通了“领导”电话,无人接听,然而,“领导”却通过短信催促她赶快付款。大堂经理让李女士再拨领导的旧电话号码,结果得知,领导根本没有换号码,更没有给她发过付款短信。客户这才如梦初醒,为自己的大意捏了把冷汗,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谨慎负责感激不已。

如果说过去的电信诈骗多针对老年人和陌生人,那么这种骗局无疑已经“升级换代”,针对的是精英和熟人。

事实上,在这起骗局之前,很多客户也曾接到多条类似的“领导换号码”的短信,所幸骗局均未成功。

这种骗局融入了黑客攻击、心理学、数据分析等技术,其缜密程度远远超过了过去“猜猜我是谁”、“法院传票”之类简单行骗模式,很容易中招。其主要手法为:第一,骗子通过某途径,向某单位领导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使得该领导手机自动向通讯录里名单群发“换手机号码”的短信,有的人回信表示收到信息,并存下新号码,这就为骗子的第二步行骗提供了条件;第二,骗子根据回复的短信进行身份分析,挑选上下级关系的下手行骗,因为下级对上级有敬畏心理和求表现心理,对上级所发的“汇款”短信执行力度较大,而且不会轻易打电话求证,所以极易上当。

有的受害人接到领导换新号码的短息后,可能会打电话侧面求证,而骗子则将新号码呼叫转移到领导的原号码上,这样,拨的是骗子的号码,却仍然是领导本人在接电话,从而打消了很多人的怀疑,获取受害人对“领导”新号码的信任。

交行工作人员提醒,如果是短信要求付款,汇款前一定要通过电话等能核实身份的方式与本人确认无误后再操作,如汇款数额巨大,最好当面询问。另外,若手机接到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千万不要轻易点击,因为链接很可能是木马病毒,能够盗取手机通讯录,并群发诈骗信息。

据了解,交通银行在各营业网点摆放了网络安全知识介绍、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资料,主动向客户介绍网络、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防范措施等。网点工作人员还会不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高网络、电信等诈骗手段的识别、防范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识别风险、堵截诈骗。

课堂之外的“必修课 ”:学生族谨防校园诈骗

长期处于校园环境的在校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而容易上当受骗,这让学生群体成为诈骗分子垂涎的“香饽饽”。因此,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免遭财产损失、确保人身安全,便成为课堂之外的另一门“必修课”!

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广大学生,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教育单位人员、银行人员等打着“缴学费”、“发放助学贷款”,或者是借着开学季“改签机票、火车票”之类的幌子,要求学生把钱转至指定账户或者提供账号、密码等信息。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冒然照做,而应先自行拨打官方电话确认。不仅是陌生人的电话短信要警惕,来自于老师、同学的微信或是QQ消息也要多留个心眼,起码要以语音、电话等方式与其本人确认真伪,以免因为对方手机丢失或聊天软件账号被盗而使自己上当受骗。

学生群体一方面要提防各类诈骗陷阱,另一方面也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免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近年来,各类非法小额贷款广告频繁出现在大学校园内,这些产品往往收取高额的服务费、押金或延期还款利息,实际资金借贷成本已经远远超过银行同类产品,却以“零门槛”、“超高额度”等字眼吸引学生,导致不少大学生非理性申请。靠借贷消费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一旦逾期还款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令学生不堪重负的违约金,甚至还有各种威胁人身安全的极端催讨行为。

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建议,在校生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能力理性消费,谨慎对待盲目的超前消费行为,更不要因此轻信非法的民间借贷渠道,以免落得“人财两空”的境地。

新骗局:想要补贴?先存3000元

最近,交通银行长沙青竹湖支行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事件。骗子自称政府工作人员,要给客户发放财政补贴,需要客户先按他的要求到银行开卡,再存3000元。所幸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制止,避免了客户的财产损失。

当天中午,一男性客户走进交通银行长沙青竹湖支行开办银行卡,银行工作人员与其核对身份信息及电话号码,并询问办卡用途,客户并没有正面回复,只说要在卡上存100元现金。开卡后客户匆忙走出大厅,边走边拿出手机拨打电话,将银行卡号等信息一一告诉对方,引起银行工作人员注意。工作人员立即上前了解情况,询问客户是否认识对方,为何要将卡号告诉对方。客户表示政府有补贴要打给他,需要银行卡号。在随后的通话中,对方要求客户在卡上再存3000元,并告知必须马上存,不然补贴不会到帐,于是客户答应马上存钱。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制止,并接过电话询问,对方自称是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话语却带着明显的沿海口音。当银行工作人员继续询问其是财政局哪个科室时,对方显得非常不耐烦,怒称要与客户本人通话,且威胁如果政府补贴到时没有到账,一切责任由客户自己负责。经银行工作人员再三劝说,客户方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受骗。

交行工作人员提醒,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或银行都不会要求市民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市民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尤其不要轻易点击可疑短信链接,要高度警惕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如遇可疑情况,可及时到银行网点咨询或报警。

猜你喜欢
交通银行号码汇款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
说号码 知颜色
一个号码,一个故事
猜出新号码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史》述评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
这个号码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