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2016-11-24 16:58郭磊
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8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出口责任

郭磊

20世纪末期,以“反血汗工厂运动”、“清洁成衣运动”等为标志,全球兴起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运动潮流。现代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已成共识,各种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亦随之而生。截至目前,国际贸易领域中涉及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已多达数百项,发达国家声称拒绝漠视企业社会责任厂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通过某种标准认证常被跨国公司作为交易条件。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责任标准问题对众多出口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必须谨慎应对。

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主体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自愿性阶段,制定主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多边自贸区和跨国公司。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IGO)。制定标准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首先,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儿童权利公约》等,构成了所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人权基础。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专门的企业人权报告指南。其次,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和推广的国际劳工标准,涵盖了劳工权利、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劳动报酬等多方面内容,基本建立了国际劳工标准的体系框架。再次,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各自以不同方式推进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例如世界银行专门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多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社会责任问题。2012年世界银行建立了关于社会责任的国际合作机制(GPSA),促进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援助项目的受益团体、民间组织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非政府国际组织(NGO)。从法理上看,社会责任标准的形成根源于市民社会的造法运动。非政府国际组织作为全球市民社会形成的主要推动者,也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者。社会责任国际(SAI)制定的SA8000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26000是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专门标准。1997年发布的SA8000是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标准和标准管理体系,SA8000在欧美发达国家颇受支持,大型跨国公司如福特、耐克、通用、家乐福等均要求其供应商遵守该标准。2010年发布的ISO26000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指导性标准,适用对象为包括企业在内的大多数社会组织,但其既不是组织管理体系,也不适用于认证目的。截止到2015年,全球已有75个国家将ISO 26000转化为国家标准。

(三) 多边自贸区协定(MFTAA)。在WTO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多边自贸区的重要性正在凸显,其所制定的责任贸易规则具有很大影响力。如TPP协定中至少涵盖了人权、劳工、环境、消费者和公平运营等5类社会责任标准。在劳工条款中,TPP要求缔约方采取和维持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所有核心劳工标准,注意不得降低出口加工区的劳工保护水平,禁止进口强迫和童工劳动产品等。在环境问题上,规定了臭氧层、能源、海洋、渔业、林业、生物多样性、环境产品和服务等诸多内容,义务内容比较具体,并且强调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和国际合作。公平运营方面则包括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强调反垄断、国企和私企的公平竞争等。

(四) 跨国公司(MNC)。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被媒体曝光存在“血汗工厂”后,迫于社会和市场压力,在全球率先制定了公司生产守则。随后诸多跨国公司顺应社会呼声,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造就了影响一时的“企业生产守则运动”。例如由惠普、IBM和戴尔等企业联合发起的电子产业行为准则(EICC),内容包括劳工标准、健康与安全、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和商业道德,基本覆盖了各类社会责任类型。苹果、三星等对中国代工厂的工时、工资、童工等问题都有严格标准。这些带有明显商业目的的自我约束标准,从性质上看属于企业内部规章,内容主要是劳工权利、生产条件和环境方面的标准。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扩张的步伐加快,因为直接影响交易的特性,生产守则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客观上改善了部分关联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二、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涉及范围越来越广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致包括5个方面:一是作为市场主体对所有者、交易对象、消费者的责任;二是作为雇主对雇员权益的保障和促进责任;三是作为社区成员对所在社区发展的促进和回报责任;四是作为社会成员对政府承担的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等责任;五是作为环境享有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随着对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逐步清晰,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涉及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从侧重某个责任领域的单一性标准,向涵盖多种责任类型的综合性标准转变。

单一性标准一般聚焦于特殊的社会责任领域,规定比较深入细致,但未涵盖所有的责任类型。例如SA8000主要制定的是雇主责任标准,涵盖了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报酬和管理系统九个方面。ISO14000系列标准专为促进全球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制定,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估、术语和定义、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等。

综合性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涉及的责任类型比较全面。如商界社会责任倡议(BSCI)提出的行为守则,以劳工标准为主要内容,兼具环境保护和商业道德要求,包括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不歧视、公平报酬、体面劳动时间、职业健康与安全、不雇佣童工、保护青年工人、无缺乏保障就业、无强迫劳动、保护环境和道德的商业行为。被认为在社会责任领域集大成者的ISO26000,更是系统总结了社会责任的7个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以及社区参与和发展,非常综合全面。

(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每隔数年,各大社会责任标准都会公布新版本,以增加新的内容或就原内容提出更高要求。以SA8000为例,目前其已推出4个版本即1997版、2001版、2008版和2014版,在童工、强制劳动、工作时间、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歧视、惩戒措施、薪酬等问题上,后两版均明显比前两版规定的内容更加细致全面,标准要求更高。

例如在童工问题上,四个版本均采用十五周岁或当地法律规定的较高年龄,但后两版取消了例外规定。此外,前两版仅规定“童工和青少年工人的每日交通(来回工作地点和学校)、上学和工作时间加起来不得超过十小时”,后两版增加规定“未成年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且不可以安排在晚上上班”。还有在强制劳动问题上,前两版仅规定“不可要求员工在受雇之时交纳押金或存放身份证于公司”;2008版增加规定“不得扣留工人的部分工资、福利、财产或证件,以迫使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2014版又增加规定“应确保工人不用承担雇用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和花销”,以及“不能参与或支持贩卖人口”。

(三)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实施措施越来越严

首先,对企业管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严。SA8000自2008版开始细化对企业管理系统的要求,与之前版本相比,对透明度、管理评审、计划与实施、监控供应商和分包商、对外沟通、核实渠道等的要求明显更加严格。如增加要求企业必须以合适语言向员工公布社会责任和劳动条件政策,要在非管理人员中选举1个SA8000工人代表参与管理评审,为员工举报违反标准行为提供保密手段等。

其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检查措施越来越严。如苹果公司2007年仅对供应商进行了39次审计,2008年进行了83次, 2010年进行了127次,2012年进行了298次,2015年则达到640次。在此过程中,除了审计规模扩大,苹果还增加了重复审计(repeated audit)、突击审计(unannounced audit)、现场审计(on-site audit)和后续追踪(follow-up interview)等手段,并引入美国公平劳动协会(FLA)和当地专家等第三方参与审计。

最后,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一是披露数量增多,越来越多企业选择通过专门报告披露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从2006年到2015年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总量逐年增加,已从32份增加到1703份;二是披露标准提高。全球报告倡仪组织(GRI) 编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是国际上大多数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的参考标准。该指南2014年已发布到第四版(G4),每个新版本对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更加严格、该版尤其强调企业对实质性信息的披露,避免以往回避问题的不良做法。

(四)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实施成本越来越大

首先,很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费用高、耗时长、复查频繁、有效期短,给企业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据统计,SA8000标准认证过程包含16个步骤,全部流程走完需时约1年。通过后证书有效期为3年,但每6个月需复查一次。认证的收费标准较高,仅监督员的人工费即为每人每天750美元。因此以500人左右企业为例,不算其它前期投入和整改费用,仅认证程序费用约为10万元,通过后每年还需支出3万元左右。认证企业规模越大,程序费用也相应越高。

其次,要履行日益提高的环境、劳工等标准,企业需要支付的整改成本也在增加。例如,苹果自2008年开始责令供应商退还员工招聘费,2013年退还390万美元,2014年退还396万美元,2015年则退还了470万美元;华润集团2014年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投入的资金高达24亿元。此外,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成本支出较大,如中石化2015年投入扶贫资金1亿多元,宝钢集团的社会捐赠额2012年为6439.8万元,2014年增长为9493.5万元。

三、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对策

(一)要树立社会责任的国际意识

出口企业面向的是国际市场,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国际标准,要树立社会责任的国际意识。首先,出口企业要意识到,在买方市场下要争取交易机会,保留或增加国际市场份额,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是各国政府的长期施政方向,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盼,是不可抗拒的大势。所有出口企业,顺势而为者才能生存发展,逆势而动者迟早淘汰出局。

其次,履行社会责任是出口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低价竞争的出口策略弊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为继,出口企业普遍进入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阶段。在新经济模式下,人的的重要性大大提升,提高劳工标准、保护环境等不再仅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出口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出口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团队应该正确认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准确分析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标准内容和要求,尽早实施并全面评估履行标准的各种影响。

(二)要把提高职工权益放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首位

劳工标准是社会责任标准的主要内容,出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职工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体面劳动”。职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创造者,提高职工权益虽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整体来看有利于企业发展。一是可以增强企业岗位吸引力,招聘到素质更高的员工,间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二是可以帮助企业避免生产事故、职工伤病、诉讼纠纷等负面事件;三是能够倒逼企业转变发展模式,重视创新创造,提高盈利能力。此外,中国劳动法律法规对职工权益的保障水平并不低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要求,侵害职工权益问题的根由其实多半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出口企业提高职工权益,既是在履行社会责任,更是在遵守基本法律义务。

出口企业要建立有职工参与的管理体系,采取适当方式告知职工权益内容,执行合乎标准的工时工资制度,保障职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维护职工职业健康与安全,不雇佣童工,不强迫劳动,不歧视等。在此过程中,不能仅依靠资方的自觉行为,而必须强调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尤其要维护和加强工会的独立性,发挥工会在职工维权方面的作用。出口企业还必须看到,提高职工权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切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三)要履行更严格的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标准

企业生产活动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保护环境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社会责任,破坏环境是社会公众最不能容忍的企业行为。2015年,美国环保署(EPA)指控大众汽车在尾气排放测试中造假,事件得到证实后,公司股价暴跌,大众公司和德国制造的声誉受到巨大损害。可见,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企业要履行更严格的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标准。出口企业要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塑造绿色企业文化,保证环保投入不缺,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在产品性能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地点选择、工艺流程、包装回收等各方面注意保护环境。

宝钢集团虽处于传统高能耗、重污染的钢铁行业,但其从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两方面履行环保责任的做法值得借鉴。在绿色制造方面,宝钢致力于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重视能源环保管理,加大节能减排投资,主动接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注重清洁生产,尽力使用新能源,并进行厂区环境绿化与生态保护。在绿色产品方面,宝钢根据环境绩效将全部产品分为BASE、BETTER和BEST三类,重视绿色产品研发,主动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经过这两方面,宝钢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绩效,并帮助下游产业提高了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较好地履行了环保责任。

(四)要建立高标准的行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

不同行业的出口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有所差别,但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较为一致。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某一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较高,新进入的企业也会更倾向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般是依托行业协会整合企业资源,制定行业性的社会责任监管规则,并实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考核、激励奖惩、档案记载等工作。

建立高标准的行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能够给出口企业公平合理的外部规范压力,帮助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2016年,在相关行业协会的努力下,首届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年会等行业交流活动陆续举办,《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指南》、《饭店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试行稿)等行业社会责任标准不断出台,《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5》等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相继发布。这表明当前行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往下应该进一步扩大出口行业协会覆盖面,增强其组织协调能力,专门强化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和服务能力。

(五)要严防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变为贸易壁垒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不只具有正面作用,除了能在客观上促使出口企业改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可能成为隐蔽的贸易壁垒。随着传统边境控制型贸易壁垒被逐步破除,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找新型替代壁垒。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披着道德的外衣,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具有一定欺骗性和迷惑性。一是能有效拉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消除其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二是其主观性较强,标准设置可以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三是其直接针对出口企业而非单一产品,比之关税等手段影响更加广泛,实施更加灵活。

壁垒性社会责任标准使出口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减少了正常的交易机会。很多出口企业盈利能力较差,资本积累不足,难以履行恶意拔高的社会责任标准,只能设法造假应付,或无奈被排挤出国际贸易市场。出口企业要积极参与制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努力使标准内容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在遇到社会责任壁垒时,要及时向政府通报信息,尽力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在我国政府参与贸易谈判时,相关出口企业要大力配合,准确提供各类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清.2011.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产生和影响[J]. 对外经贸实务(4).

[2]卢代富.2002.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

[3]《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1997版、2001版、2008版及2014版.

[4]《商界社会责任倡议行为守则》2009版、2014版.

[5]苹果公司《Supplier Responsibility 2016 Progress Report》.

[6]宝钢集团《2014社会责任报告》.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出口责任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期望嘱托责任
最新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