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推进跨国并购模式的做法及启示

2016-11-24 01:27刘海云李敏
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8期
关键词:普瑞跨国升级

刘海云 李敏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火爆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但国产汽车零部件资源消耗大、技术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高端零部件市场被少数几家国际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垄断,起步较晚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胜电子)于2011年成功并购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德国普瑞(PREH),随后复制“均胜模式”成功完成数次跨国并购,迅速成长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实现了其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其经验做法很有启示,值得借鉴。

一、均胜电子成长历程及其占领国际市场的概况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功能件为主业的零部件企业,注册资本68937万元。成立初期就与国际著名汽车主机制造公司(OEM)建立合作关系,在产品开发与制造方面同步发展并在细分市场上确立领导地位。2006年,公司开始为大众、通用、福特供货。随后几年,公司面临着业内同质化竞争、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支撑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均胜电子投入几千万元研发和制造费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业务。但由于汽车电子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证过程复杂且耗时,研发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 年金融危机使得世界汽车产业的重心逐渐转向中国,均胜电子以代工加自主研发的模式迅速崛起,然而均胜的竞争对手也随之增多,国内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紧随其后,但核心技术却一直掌握在世界500 强手中,此时的均胜电子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抉择。

2011 年,均胜电子虽实现了 20 亿元的销售目标,但在技术研发方面仍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明显差距,进军汽车电子前装市场成为均胜关键性战略选择,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进行跨国并购则是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捷径。2011年均胜借壳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上交所首家具备国际品牌的跨国汽车电子公司,上市融资为均胜电子加快全球化步伐提供了可能。公司于2011年并购了德国老牌汽车电子公司普瑞,2014年并购了德国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Quin GmbH,2016年年初又并购了美国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KSS公司和德国TechniSat汽车业务,不断完善其在汽车安全、智能、环保领域的全球战略布局。目前,均胜电子已成为一个在全球拥有约20个生产及销售基地、4个研发中心、7000余名员工的跨国汽车电子公司。独创性、先进性的生产技术和国际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均胜电子成为保时捷、奔驰、宝马等高端汽车制造商的A级供应商。公司还与伟世通、博世、佛吉亚等实力雄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7亿元人民币,并购整合效果凸显,实现了其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二、均胜电子“三步走”跨国并购过程与做法

近年来,均胜电子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是以跨国并购作为支撑。2011年至今,均胜电子在汽配领域进行了三次跨国并购,实现了其零部件生产业务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升级,创造了“均胜模式”。

(一)第一步:收购德国普瑞,实施“德国技术+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2011年,均胜电子斥资18亿人民币收购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普瑞74.9%股权,次年收购了剩余的25.1%股权。这次并购使得均胜电子成功进入国内汽车电子前装市场,改变了国内汽车电子领域被国外零部件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普瑞是全球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研发和制造驾驶控制系统、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普瑞的控股方DBAG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意出售普瑞股份,均胜电子凭借自己的诚信和专业成功并购普瑞,并获得普瑞 400多项专利,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普瑞的电源控制系统在未来可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具有光明的前景。均胜将瑞普公司核心电子控制单元(ECU)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纳入均胜支柱产品技术发展体系,与企业原有支柱产品技术协同有序发展。在收购普瑞之后,均胜电子在产品、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将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拓展至全球。均胜电子根据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重新进行了市场定位,将战略布局从原有欧美的成熟市场拓展至业务发展比较薄弱的中国市场,加大在中国的市场和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 年,均胜电子和普瑞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65亿元和 4.62亿欧元。2010至2012 年,普瑞、原均胜电子和合并后的新均胜电子的营收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27.4%、43.02%和 31.16%,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均胜集团并购德国普瑞,是实现双赢的战略。

(二)第二步:收购德国Quin GmbH公司,实施“面向全球市场+高端客户”的发展战略

成功收购德国瑞普后,均胜电子复制“均胜模式”成功经验,跨出了其汽车零配件业务转型升级的第二步,于2014年以9000多万欧元成功收购德国Quin GmbH公司。通过市场资源共享、产品系列互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方面显著增强了公司业务的协调效益,巩固和深化了第一阶段的合作。

德国Quin GmbH在高端方向盘总成与内饰功能件总成行业细分市场中排名全球领先,而均胜在 HMI(人车交互系统)以及空调出风口等功能件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并购 Quin GmbH 能够使双方产品系列互补,增强产品生产协同效应,为国内外整车厂商提供 HMI(人车交互产品)、内饰功能件、高端方向盘总成。均胜电子还将Quin GmbH产品线从高端天然材质和复合材质件扩展至铝制和碳纤维等多种新型和环保材质的领域;其次,收购 Quin GmbH可使双方市场资源得到共享,扩大高端客户市场。并购前双方主要客户均为大众、奔驰、宝马等德系厂商,但针对的业务各不相同,并购瑞普后均胜功能件事业部的市场拓展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从对重要客户的地区级供应走向全球级供应,市场也从欧洲拓展到中国及北美市场等全球市场。

(三)第三步:收购美国KSS公司和德国TechniSat汽车业务,实现汽车4.0时代的战略升级

为实现汽车“安全、智能、互联和新能源化”战略升级和突破,均胜电子于2016年再次并购了两家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美国KSS公司和德国TechniSat汽车业务,收购金额达到11亿美元。通过此次并购,均胜电子深度介入了全球汽车主、被动安全市场、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车联网以及信息处理等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成功跻身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领先阵营。至此,均胜完成了其在中国、欧洲、北美三个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

均胜电子与KSS和TechniSat在业务、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形成良好互补和协同效应。其中,与KSS公司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和经营方面,有助于公司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KSS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主动、被动安全技术整合能力的公司,目前拥有947项专利,并购KSS为均胜完善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全球化布局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KSS拥有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五大研发中心,地域上可以对整车厂商形成全球覆盖;与TechniSat汽车业务的协同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产品方面,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有望大幅提升公司车载信息系统的配套能力。TechniSat汽车业务主要研发及生产车载娱乐系统、车载导航系统、车联网以及信息处理领域的创新类产品及软件解决方案。并购TechniSat汽车业务后,将有效提升均胜电子在车载信息系统和智能导航系统等方面的竞争力,并通过协同效应为整车厂提供更加完整的人机交互系统(HMI)解决方案。未来,均胜的汽车电子部门将把HMI理念及TechniSat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和汽车安全部门的主动、被动安全系统进一步集成,抓住车辆全面网络化潮流中的新机遇,给客户带来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完美体验。

三、均胜电子海外并购之路带给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启示

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均胜电子已在汽车产业智能化这一发展趋势中快速崛起,有望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前50强。未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趋势是强者越强,弱者退之。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从均胜电子通过跨国并购完成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中获得以下五点启示:

(一)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是汽车零配件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均胜电子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汽车智能技术的创新者与领导者。通过三次并购,均胜电子逐渐实现其外向型、专业化转变。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作为追随者往往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在跨国并购前应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战略。在战略指导下,审慎且详尽的规划并购方案,有序高效的完成并购。另一方面,跨国并购目标公司必须符合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这样才能使并购双方的市场、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规避企业为 “抄底”而盲目并购的现象。

(二) 以发达国家优质、成熟企业为并购对象是汽车零配件企业转型升级的捷径

像均胜一样,我国汽车零配件企业迫切需要获得核心技术、管理经验来实现转型升级。但对于起步较晚的国内汽配生产企业来说,自主化转型升级受到国内人、财、物资源的的限制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并购发达国家优质、成熟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目标公司的核心技术、营销渠道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吸收和再创新迅速将研发、管理、营销能力本土化,有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三)并购后积极、有效整合是汽车零配件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证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频繁,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并购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购只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并购后的整合才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关键。积极主动地整合是均胜成功并购普瑞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应从采购、研发和生产等价值链关键环节着手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价值链再造。其次,要积极、有效整合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财务等公司支持性要素,建立国际化组织机构、制定包容性管理政策,巩固并购成果,增强企业合力。

(四)消化吸收并购目标的专利技术是汽车零配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汽车零部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然而其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博世、伟世通等外企手中。以往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以市场换技术、以股权换技术的做法并不能有效获得外企核心技术。跨国并购不仅能直接获得并购目标的专利技术,而且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增加企业知识资本。国内零部件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所获取的专利技术,加强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与企业现有研发体系和创新计划的衔接,不仅要会利用所获得的专利技术,更重要是学习外企创造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创新基因内化到企业自身的基因序列当中,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是汽车零配件企业维持国际竞争力的法宝

近年来,互联网、通信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深度渗透和融合后产生了智能交通、车网互联、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方向。汽车,已逐渐从工业时代的“产品”慢慢演变为互联网时代的“服务”,这对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均胜在智能驾驶 HMI 领域耕耘多年,但更多的偏向于硬件和底层软件,对上层软件和服务涉及不多,通过收购美国KSS公司和德国TechniSat汽车业务,保持了其在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时代的先进性。为此汽车零配件企业应抓住汽车产业“安全、智能、互联和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在汽车4.0时代加快其传统汽配业务的转型升级,通过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益增强其在汽配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光梅.跨国并购对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效应一一基于宁波均胜并购德国普瑞个案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3).

[2]寿建忠.均胜集团并购促成长战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5.

[3] 谢洪明,王悦悦,张光曦,程宣梅.基于全球价值链再造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研究一一以卧龙和均胜为例[J].软科学,2015,(3).

[4]张杰.国内汽车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郭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6]马涛.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基于汽车产业的国际比较[J].国际经济评论,2015,(1).

猜你喜欢
普瑞跨国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普瑞巴林在骨科手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气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自然资源丰裕是诅咒还是福音——基于跨国视角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师宗现代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