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11-25 04:36戴莹莹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戴莹莹

摘 要:笔者从事多年物理化学教学工作,根据高职院校专业需求及学生的特点,阐述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79-01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公式多、公式条件应用苛刻等特点,又涉及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本科物理化学教材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公式的导出过程,而高职的物理化学教材与本科教材相比,更像是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思路清晰,去掉了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注重公式的应用,便于高职学生学习。虽然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要讲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需要思考以下几点。

一、精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衔接

物理化学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了解本门课程在学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教师讲好本门课程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参照专业课程体系的需求,精选教学内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关联,站在专业课程的角度讲授本门课程,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更好地衔接,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和知识的连贯性。同时充分发挥基础课的作用,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必需,够用。

例如,在相平衡章节中,二组分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相图中有两个方程,分别描述了压力与液相组成的关系和压力与气相组成的关系。而在《化工单元操作》课中,这两个方程分别被称为露点方程和泡点方程。若物理化学教师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此处即可向学生进行说明,便于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中应用。

二、讲授要讲究技巧

首先,讲授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化学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到多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在教学环节,教师不仅需要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给学生,还要具有灵活性,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注意设计教学实施结构和讲授技巧。物理化学知识抽象,教师需要选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述。巧妙运用类比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更清晰,知识记忆变得轻松并且深刻。以下列举示例加以说明。

在热力学章节中,对于某一物质,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二者的定义方式完全相同,用二者分别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和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的公式形式完全相同。

在相平衡章节中相图比较抽象,难理解,但是不同系统的相图中有一定规律。例如: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气液平衡相图与二组分固态完全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相似;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与二组分固态部分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相似;二组分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与二组分固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相似。

此外,不同章节中也有形式相似的公式:如相平衡中的克劳修斯克拉贝隆方程、化学平衡中的范特霍夫方程和化学动力学中的阿伦尼乌斯方程。三者分别描述了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和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在分别学习了这三个公式后,为同学们进行对比讲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基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只依靠学生课下的自学与复习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每章讲授结束后,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为学生构建好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清晰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能解决的问题。

三、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对高职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差别,学习速度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理解并掌握学习的内容,学习情况较好;一部分学生,开始时还能跟上教学进度,但是当教学难度提升后,就出现了跟不上的情况,逐渐放弃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听讲,根本无法融入教学过程。因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近几年职业教育中提出了模块化、行动导向和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及当下非常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慕课等辅助教学手段。

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方法和模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发挥最大优势。

四、结束语

物理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都是与时俱进的,顺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使授课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并能应用于实际。

参考文献:

杨丽霞,冯彩婷.增强教师责任感,创新课堂教学——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32).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