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狠批官员“竞选院士风”

2016-11-25 07:44汪嘉波
环球时报 2016-11-25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学院通讯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汪嘉波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既当官,又当科学院院士,一些俄罗斯官员的这一美梦就要破灭了。”俄罗斯《观点报》24日点评说。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总统科学与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严厉批评部分俄国家机关官员不久前当选俄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一事,认为“这既影响本职工作,又对科研无益,该刹刹这股风了”。

据俄新闻社报道,普京表示,他去年年底曾要求官员不要参加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评选,因为国家机构官员为完成本职工作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花费大量精力,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去全身心投入科研。“结果呢?今年10月底俄科学院举行院士及通讯院士选举时,俄总统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内务部、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和其他部分机构的某些负责人仍然参选,其中一些人已经当选。如果这些‘大科学家认为科研工作比担任公职更重要,我准许他们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不用在国家机构工作了。”普京直接责问科学院院长福尔托夫:“科学院难道离不开他们这样的‘大科学家?”普京最后强调,所有俄官员都不得获取俄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等学术称号,这是工作纪律问题,俄国家机构官员应遵守相关纪律。

24日,俄科学院立即对今年的院士选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有25名高官申请,14人当选俄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这些官员包括俄联邦上院议员,国防部、安全局、内务部等政府要员。俄总统事务管理局随即表示,将根据总统指示做出人事调整,批准该局内当选院士的官员将来只从事科研工作。也有一些政府部门表示,许多官员从政前就成为院士,并没有再参加新的院士竞选。

俄院士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只有在本人申请并获得科学院全体大会多数成员投赞成票的情况下方可当选。据俄《生意人报》24日报道,今年的俄院士选举大会是俄科学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2273人提交申请,最终选出176名新的科学院院士和323名通讯院士。俄科学院院长福尔托夫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解释说,“我们选出的每个人都通过复杂的程序,其学术成果要在11个不同的部门进行讨论,并要进行6次无记名投票。”可以看出,俄科学院担心的重点是院士选举本身是否受到质疑。

普京亲自过问官员入选院士一事在俄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据俄新网24日报道,俄议员、科学院院士阿尔诺利德·图洛霍诺夫表示支持普京的这一要求。他说:“官员不应参选院士。但法律规定,在立法机构工作的人,包括议员可以将科学与立法工作结合在一起。”他称,他时刻准备重返自己的专业科研工作。俄高级经济学院教授奥列格·马特维切夫称,科学院的工作是与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还要大量阅读和写书及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要在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在我们国家,官员工作十分繁忙,未必能够找到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因此,他们获得院士称号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行政资源的工具,多数是为了一种虚荣。我们国内有许多真正的科学家都选不上科学院院士,因此不应当让官员们再占据这些名额。他们享受院士待遇,却不从事科研工作,严重影响国家的科技发展。我们许多年轻有为的科学家由于无法在科学院占有一席之地,被迫到国外发展,帮助我们的地缘政治敌人。”

其实,官员喜好学术名号是俄罗斯社会的传统现象。俄罗斯位居欧洲与亚洲的结合部,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种种“特色与精华”。俄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历来严重,但相比之下,读书人的声誉似乎要比官位更加重要。在俄罗斯人看来,官位只能陪伴一时,职称才能留存一世;相比之下,职称更有吸引力,更加重要,所以才有那么多官员争先恐后地竞选院士。但俄舆论认为,违规获取学术职称也是一种官员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民众对官员的信任,同时也对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应该严惩违反禁令参加院士竞选的官员们。▲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学院通讯
鹅可能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鸟类
防止蚊子叮咬的新方法
On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cept Photograph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oems and postscripts
科研院所横向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兴趣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