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2016-11-26 12:39李一兵邹德文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出师表蜀国陆游

李一兵 邹德文

论《出师表》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影响

李一兵 邹德文

《出师表》作为一篇著名的表文首见于陈寿的《三国志》,而后又被收录到《昭明文选》当中,它作为千秋名表不仅在我国为世代所诵读,甚至还驰名中外,日本、韩国都对这篇表文十分喜爱。其堪称佳作,之所以称之为佳作并非是其语言如何华丽抑或思想如何新奇,而是在整篇表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种坚定与忠诚。少时读《出师表》只将其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似乎只是一篇普通臣下上奏给皇帝的表文,但是当真正对三国文化进行了解,真的对诸葛亮其人进行了解之后才会发现,这短短的一篇《出师表》却包涵了太多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表,是后世敬仰的诸葛亮的主要缘由,也是一种坚贞不渝的信仰!可以说《出师表》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如今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而且历史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出师表 时代意义 历史影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对《出师表》的评价,也代表了历代文人墨客对于《出师表》的印象,世人崇拜诸葛亮,不仅是因为其有着杰出的智慧和超凡的才能,因为从古至今有着杰出智慧和超凡才能的人太多太多了,而智慧与才能的优秀是无法做到将一个人推向神坛成为万世景仰的存在。诸葛亮之所以让人无限地崇拜就是因为其具有着难能可贵的、甚至是千古罕见的忠诚与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战国策当中有“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智者不倍时而弃利”,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一个智者,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智者却为了一个承诺,一份责任将蜀国的千钧重担压在自己的肩膀上,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汉室的梦想!因此一篇短短的《出师表》是诸葛亮兵发祁山之前的表奏,也是他诉说衷肠表述心声的载体,他用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的坚韧与忠诚。今天我们就来对《出师表》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影响进行分析,来还原这篇千古不朽的表文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与情怀。

一、《出师表》的时代意义

《出师表》在开篇便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言,这里就牵扯到了另一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白帝城托孤。“嗣子可扶则扶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见于陈寿《三国志》当中刘备弥留之际对诸葛亮所言,被称之为白帝城托孤。在当时君臣有别,父死子继的年代,一个君王对臣子说出“君可自取”实在让人震惊,而这也让我们看出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也正因如此,在整个《出师表》当中诸葛亮21次提及先帝,那种对先帝的追思之情溢于言表。刘备曾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可惜对于诸葛亮而言,“如鱼得水”最终却变为了“水被鱼绊”,使得诸葛亮在面对如此强大的魏国时,依旧矢志不渝地执行着刘备“兴复汉室”的计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天下的太平、为了汉室的光复倾尽了一生的心血,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篇名垂万古的《出师表》。

(一)《出师表》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在当时吴、蜀弱而曹魏强,并且曹魏还占领着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如果不能快速的将其消灭,其发展的时间越长,蜀国与魏国的实力差距就越大,因此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加之当时刘备因为兵发吴国而动摇了蜀国根本,而蜀国内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以攻代守那么这些矛盾就足以让蜀国分裂,所以诸葛亮北伐其本身也有着政治方面的考量。除此之外,《出师表》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表明诸葛亮的心迹,曹操曾经有过《述志令》来表达自己的心迹,以此来看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是为了表达自己没有称帝野心,所做的一切也仅为了如《出师表》当中所说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可以说诸葛亮在当时上奏《出师表》的时代意义在于其可以表明心志,震慑宵小,并且名正言顺地继续完成刘备交给他的“光复汉室”的重任。

(二)《出师表》在如今的时代意义

《出师表》即使到了当代也是具有极强时代意义的,这种时代意义在于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矢志不渝的忠诚和人定胜天的勇气以及赏罚分明的理念。《出师表》当中对于自己与先帝的知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中仅仅是“驱驰”二字,但是却是一生未变的驱驰,这种执着的确是值得当代人所需要的,当代有太多人信仰缺失,因此才有滋生如此多的腐败现象,如果所有的官员可以如诸葛亮忠于大汉终于刘备一样忠于党和国家,那么笔者相信中国的富强之路将变得更加平坦,很多事与能力无关只与道德相关,无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才能,若是不能有忠于国家忠于党的坚定忠诚那么一切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哪怕到如今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忠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定胜天的勇气则更加容易理解在《出师表》开篇就有“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话,可见诸葛亮也知道蜀国弱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决心,因此蜀汉厉兵秣马,《出师表》中有“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话语。诸葛亮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如孔子明知道春秋无义战,礼坏而乐崩,却依旧要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其当然知道事不可为但是却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天下苍生只能义无反顾,孔子如是,孔明亦如是。这样的精神对于当下的时代而言也是难能可贵的,科研技术、创造发明哪一项都是需要饱经非议与苦难不断的,无论是伽利略还是爱迪生,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非议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却依旧为了梦想而义无反顾的,因此如今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就是应当提倡《出师表》中这种人定胜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至于赏罚分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出师表》当中“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段话当中体现出来,而后面由于北伐失败诸葛亮也兑现了在表文后面那句:“请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的承诺,在北伐失败后,诸葛亮自请降职,从丞相降为左将军。从这种种我们就不难看出《出师表》所要表现的赏罚分明的主张。赏罚分明这不仅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我国的社会学家一直都在强调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因此《出师表》当中的这种赏罚分明的主张,是极为值得我国当代社会学习的。

二、《出师表》的历史影响

诸葛亮作为一名军事家、政治家,对于历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而其文学作品《出师表》的影响则同样深远。并且越是在国家危乱的时刻,《出师表》对于历史的影响力就表现的越发明显。诸葛亮是一个连敌人都会钦佩的人,司马懿曾经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钟会灭蜀时却要先上定军山祭拜诸葛亮,甚至连三分归晋后司马炎都曾经感叹“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即使在诸葛亮病故,蜀汉灭亡之后,世人依旧将诸葛亮奉若神明,而他的《出师表》则成为了之后历朝历代必读的经典。对于后世而言《出师表》与诸葛亮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谈到诸葛亮自然会想到《出师表》,而说到《出师表》就必然会提及诸葛亮,若是说后世对于诸葛亮和出师表最为推崇的应当属杜甫与陆游了。万古凌霄一羽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对于诸葛亮的赞美,他将诸葛亮当作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似乎只有这位千古贤相才能给他那忧国忧民之心带来些许慰藉,而陆游是南宋的主战派他看到南宋国力渐微却依旧割地逃亡,将千里江山拱手相让,他就难免怀念那位哪怕以弱击强也毫无畏惧的诸葛孔明,也自然会想起他那名垂千古的《出师表》,陆游对于《出师表》的赞美是最多的,除了题头的《书愤》之外,他还曾有“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等等,我们从陆游的时代背景、政治抱负不难看出,陆游是企图用《出师表》来警醒昏聩的南宋朝廷,只有起身反抗,重整河山,对抗金朝才能有胜利的希望,否则南宋会与蜀汉一样灭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杜甫也好,陆游也罢,抑或是其他文人或者是政治家,当自己所处的政府昏聩无能,软弱可欺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位千古贤相诸葛亮,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篇万古流传的《出师表》,因此我们可以说《出师表》对于历史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它给了文人们一个“出将入相”的梦想,也给了他们一种“试手补天裂”的勇气与“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希望。

三、结语

《出师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忠义之魂,其对于时代具有着极大的意义,也对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我相信《出师表》在未来的时代依旧会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人们在诵读时,脑海中都会不禁浮现出一位身材伟岸,羽扇纶巾的智者,一个夙夜忧叹,在灯光摇曳下,身形佝偻,落寞的身影。

[1]李君惠.从<出师表>解读诸葛亮[J].文史杂志,2008(2):61~64.

[2]杨开飞.<出师表>中的儒家思想探析[J].作家,2009(16):127~128.

[3]王永龙,张业卫.<出师表>简析[J].江苏教育,1982(3).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李一兵(1990-),女,蒙古族,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昭明文选研究;邹德文(1964-),汉族,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出师表蜀国陆游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乐不思蜀
出师表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王洛勇朗读英文版《出师表》,网友:诸葛亮英语八级
除夜雪
初夏绝句
字是书的花
陆游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