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第一书记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2016-11-26 16:38赵刚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州领头雁党工委

◎文/赵刚



让第一书记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文/赵刚

从2015年8月末开始,大连金州新区选派12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新区党工委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后进村、难点村的转化工作,着力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使其成为村级党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

夯实“着力点”,建立工作运行机制。金州新区统一建立了第一书记工作群,便于沟通联系、指导、汇报和交流工作。统一印制了“民情日记”,要求第一书记做好日常记录。统一印发了《第一书记学习工作手册》,收录了上级相关文件、重要会议领导讲话等。实施“周调度、月汇报和月考勤”制度,督促指导第一书记深入开展工作。实施经费使用事前请示制度,保证每人配发的5万元工作经费合理使用。建立关爱机制,要求街道负责解决好第一书记的生活和办公用品保障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大连市挂职锻炼期间补贴标准的有关意见》,对第一书记给予适当补贴,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找准“切入点”,持续开展载体活动。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全区统一开展了系列载体活动,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进驻伊始,为帮助第一书记了解掌握村情、迅速进入角色,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四必谈”活动,第一书记分别与村党组织书记谈、与村“两委”成员谈、与本村党员谈、与村民代表谈,增进了与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的感情。从2015年10月开始,组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活动,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让第一书记走进群众中间,直接了解社情民意。12名第一书记先后与700余名党员、群众谈话,入户走访100余户,搜集汇总问题50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86个。从2015年12月开始,将利用6个月的时间,开展“建账立诺,践诺销账”活动,聚焦所在村的难点、重点、群众关注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挖掘“闪光点”,持续搭建工作平台。“不完成任务不撤离”是每名第一书记向组织和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全区统一组织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共同制订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对基层和群众的承诺,不仅要得到派出单位、新区组织部和所在街道党工委的认可,还要向本村党员群众公示。工作中,第一书记每完成一项重点任务,都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向新区组织部汇报,部领导的每次批示都要在工作群里及时展示,在第一书记中形成了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1月初,全区在《开放先导报》专题报道了部分第一书记的事迹,展示了工作成果,不仅增强了第一书记的荣誉感,还激发了新区年轻干部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

(作者单位:大连金州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金州领头雁党工委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州龙舞保护研究
金州大黑山文献录
兄弟联手“上演”贪腐戏——长沙市雨花经开区党工委原书记杜旭辉兄弟腐败实录
青年妇联干部成农村姐妹脱贫“领头雁”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金普湾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流动项目上的党内政治生活
“金州”的梦想与现实
宜宾召开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