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徒的酬唱
——记刘晓山的师徒情

2016-11-26 18:57劲驰
唐山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大师书法

劲驰

大师之徒的酬唱
——记刘晓山的师徒情

劲驰

大师是对至圣先师极为崇敬的尊称。然而,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门类真正能够称为大师的毕竟人数不多,而能够成为一位较有影响力大师之徒,且为入室弟子的,无疑是恩师对徒弟的赏识与厚爱。刘晓山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幸运儿。

在国人的心目中,李铎是书坛上名副其实的大师,而大师的大是非同小同可的,大师的师更是有分量的。“天地君亲师”,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浭阳印社社长,浭阳书法院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艺术委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世界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书画院院士的刘晓山,早年拜师于著名书法大家李铎,成为入室弟子。大师的风范和亲授与点拨一直熏陶和影响着他。在书法创作上一直牢记恩师“临、立、变、创”的谆谆教诲,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正表达大师对文化的认知和徒弟对知识的渴求。也彰显所负荷书法创新的重任。刘晓山师从大师李铎获益匪浅。最大的收获是大师教导学生做人要低调、正派,艺术追求要执着、纯粹。刘晓山有名人指路,解疑释惑,又有名帖窥古观道,明法超然,他把心中的情感与思考寄情寓理于笔墨中,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精神境界,肆意在墨海腾波,追梦前行。

孩提时代的刘晓山,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描摹颜体,在全县中、小学举办的书法大赛中,他书写的“碧草春晖”榜书荣获一等奖。从此他便与书法结缘。后被县文化馆书法家陈继增,画家刘福生发现,每到周末都义务培训和教导他书法创作的技巧和经验。为步入艺术殿堂奠定良好的基础。自幼酷爱书法的刘晓山,从唐楷入手,博涉古今书法碑帖,加之名师指教,精心研习,擅长行、隶、楷、篆,经过多年苦练,形成神韵气清,性情自出,天然独具的书风。1985年,一次偶然机会有幸拜访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谈吐间,老人被眼前这位对艺术追求、执着、投入的小伙子所感动。当时,刘晓山忐忑地请冰老为他题写“听蛙堂”斋号时,老人当场考了一把刘晓山问道:“为什么叫“听蛙堂”,他胸有成竹地回答:“家居田畔,每到入夏,总是耳闻蛙声不断,从阅稼轩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名句中受到启示。冰老闻听惊人之语,二话没说挥毫写下“听蛙堂”斋号,令刘晓山激动不已,彻夜难眠。从此,“听蛙堂”书房简陋而不失大雅,狭窄而不失庄重,就这样诞生了。梦寐以求的书房成为他遨游艺海的天地,与先贤心灵沟通对话交流的驿站,放飞梦想,杨帆远航的起点。

自打冰心老人为刘晓山题写斋名以后,文坛大家臧克家、胡絜青、周汝昌先后为其赐匾指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学家周汝昌放下大师身架与其通信共商、切磋,建议把原来的“听蛙堂”按照平仄改为“听蛙丰舍”。意在身居农舍,喜闻蛙声,乐见丰景。表达了胸怀大度,视觉高远,睿智老者别样情怀和对后生的厚望与关爱。恩师李铎挥笔也为刘晓山提写“沐堯书屋”表达大师们心系来者,寄予厚望,企盼弟子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精品佳作。也正是这些大师的辛勤播种、栽培、耕耘才使名不见经传的刘晓山如沐春风,得意地在书坛上有了骄人业绩。

时下,从事书法创作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谈论书法继承传统延续文脉的话题,打开文化想象的边界,不断创新理念也是面临的一大课题。但身体力行将书法艺术还原于生活,彰显大情怀,开掘书法艺术源泉的人是不太鲜见的,大多还处于议古仿古,循着常规走路的状态中。刘晓山认为,深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因而他不仅虚心向古代书家学习,还认真的向当代艺术家学习、请教;走探索、求变、求新之路。在感悟书道常态化精华真谛中,把笔耕龙跃,情动行言,浓舒淡雅,心手应合,融入于墨迹之中,力求以诗情激发创意,以文魂创新书法艺术,形成情真意切的文采与高古雄浑的气场。令观者在墨香藏韵,字奇骨感,赏心悦目、兴味悠长中,使内心之河荡起缕缕思绪和畅想。

刘晓山在书道上一直播洒着汗水,也收获着希望与快乐。出自于他笔下的书法篆刻作品曾荣获河北省第二届书法艺术大展一等奖;中日韩书画联展一等奖,其榜书作品在日本美术馆展出并被馆藏;2010年4月,参加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李铎师生书画展,其作品被全国政协、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华慈善总会、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和国内外人士收藏,作品和学术文章在国内报刊发表。2011年、2014年、2015年度曾先后三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年鉴》,“城市艺术家风采人物”;2016年春节前夕,受邀为中央电视台书写50幅大福字,用于新春贺礼;曾圆满完成为国家领导人篆刻任务,并受到唐山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近年来,刘晓山秉笔如椽写人生,他将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与慈善文化有机结合,致力于行动。汶川、玉树发生大地震以后,除个人积极捐款外,还主动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各项慈善笔会,多次参加义卖活动。2014年,刘晓山在家乡成立了“浭阳书法院”,旨在发扬、光大、传承书法文化,普及书法知识,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先后开展了书法进机关,进学校和书法公益大讲堂活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平台。同时,建立起书法文化交流群,为机关干部、职工和在校学生以及书法爱好者提供咨询、交流、学习书法的媒介。不定期发表优秀作品,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更主要的是为了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晓山以此名言为座右铭,他不论是在书法创作上还是参与公益活动中,总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努力践行。他的每幅充满笔情墨趣作品和培养的每位书法爱好者,都深情地表达着一位大师之徒的酬唱和独具匠心的风雅与情怀。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大师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王必成红色书法艺术欣赏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书法欣赏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