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腊月话“腊八”

2016-11-26 08:45刘绍义
走向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先祖腊八粥松子

文/刘绍义

说腊月话“腊八”

Talking about Laba Festival

文/刘绍义

先说“腊月”吧。腊月之称由来已久,早在《礼记・郊特性》中就曾经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也引《礼传》上的话说:“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同时还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总的说来,腊,有猎的意思,打来野兽祭祀先祖、祭祀百神,由于这些祭祀都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时间长了,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腊月腌制的猪肉叫“腊肉”,腊月制作的香肠叫“腊肠”,就连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所降的雪,也称为“腊月雪”了。

古人经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到了腊月总算有点清闲的日子,为了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祈求天地保佑,他们在腊月就祭祀祖先和百神,腊月祭祀之神共有八种,故称“腊八”。一为先啬神,祭神农;二为司啬神,祭后稷;三为农神,祭古时田官之神;四为邮表畷神,祭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五为猫虎神,祭其吃野鼠野兽,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祭堤防;七为水庸神,祭水沟;八为昆虫神,祭以免虫害。

汉代以前,这种祭祀虽然在腊月,但日子并没有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上说:“汉以戌日为腊,魏以辰,晋以丑。”后来,人们为了好记,就把戌日定为祭祀百神的日子,戌日是腊月的第八天,正好应了上面祭祀的八神,所以到了六朝,就把祭祀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南北朝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说:“十二月八日为腊。”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是春节的序幕,从这一天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所以腊八又称小年。每到腊八这一天,人们就熬制各种各样的腊八粥,祭祀诸神,迎接新年,养生益寿。南宋周密《武林纪事》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制作“腊八粥”的原料:“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由于各地风俗的不同,制粥的原料也不尽相同,如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就记录了北京地区腊八粥制作所用的原料:“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品种这么齐全,营养肯定丰富,谁抓住商机制作“燕京八宝粥”,销路肯定看好,生意一定发财。

不论腊八粥是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关,还是与明代的朱元璋有关,亦或是与中国的古代防疫有关,它都形成了一种习俗,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等到腊八粥喝过,就是祭灶的小年二十三了。“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到了二十三祭过灶,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大年三十了,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新打锣鼓另开张”,该过去的就过去了,该留下的要留下。让我们留下美好,忘却不快,去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吧。

猜你喜欢
先祖腊八粥松子
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一起喝腊八粥
大河村奇遇记
腊八节
松子和小鸟
过年啦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北美星鸦知道松子藏在哪儿
小松鼠的松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