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禅宗韵味
——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

2016-11-26 21:07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驹子岛村幻境

刘 颖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文学作品中的禅宗韵味
——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

刘 颖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凝聚着对人性的思考,对艺术的探索,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他的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对植物景致的描绘,充满纯粹悲凉孤寂之感。本文认为,川端文学与“禅宗”中追求的“开悟”、“修心”的体验世界的方式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禅宗”中认知世界的方式,即讲究从每个人的内心出发,对外部的世界万物进行观照,讲究从本心出发,从而摆脱理性的先验的束缚。主张内心与世界万物共鸣,直接体会世界万物的本质。

雪国;纯粹;禅意;宁静

1 文字中的禅意流露

1.1 人物风景描写中悲凉之美。川端康成在《雪国》中的景物描写都有了人的魂魄一般,不只是视觉的,还有感觉。结尾处的描写,本应该是非常可怕的火灾景象。但是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却透着一股脱离世俗的美,地上是冰冻的雪,冲天的火光,以及天上的银河,都隐隐的映衬着,叶子从二楼跌落下来……在这样的情景下,白雪、银河、火光与叶子构成了一幅极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而那一瞬间,生死仿佛都定格了一般,岛村寂然的看着,作者正是用岛村的眼睛,为读者映出了这样一幅华美又悲哀的画卷。在这样的画卷中,冲天的火光,似乎是要把叶子燃尽,又似乎是要把整个“雪国”燃尽,在这个美丽的幻境中,人物都是仿佛透明的美好的映像,而景色则是月色下的朦胧的暗流,人物与景色相互衬托,互相依存,达到了天人合一。

1.2 颜色渲染中空幻之美。在川端康成看来空虚和幻觉中存在着更多美好的东西,他在文中写道:“我在梦中写作,似乎比醒来在现实中写作更富有美感。”他致力于在作品中“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而雪国更是将他这一主张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了烘托出这种虚无感,川端康成在《雪国》这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白色,如开篇时“白茫茫的一片”在这片白茫茫之下,山峦也似乎变成了白色的,透明的,“管山峦是黑压压的,但不知为什么看上去却像茫茫的白色。这样一来,令人感到山峦仿佛是透明而冰凉的。”“远处的重山叠峦迷迷蒙蒙地罩上了一层柔和的乳白色。

2 深沉含义里的禅意表达

2.1 人物心灵的虚无之美。《雪国》之中,已有妻子的岛村试图在雪国中寻找另一种爱情,他曾经对驹子有情,可是当驹子真的爱上他的时候,他又想要放弃,从本质上来说,他的内心深处孤独又缺乏安全感。而驹子将一腔热情都付给这个本就是以虚无为基调的男人身上。这种爱情本身就带有一种凄凉美丽的虚幻。

这便是为雪国本身定下的基调:虚幻的,不真实的。川端康成用其高超的文字技巧,描写雪国是一个晶莹剔透又纯白的世界。而这种美,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似乎会消失的淡淡的忧伤。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岛村的心理变化,雪国又呈现出不同的美好来,如描写初雪时,“远山的红叶已呈锈色,日渐黯淡,因了这场初雪,竟又变得光鲜而富有生气”、“杉林覆盖着一层薄雪,一棵棵立在雪地上格外分明,峭楞楞的指向天空”。他和驹子在山林中谈话是,衫林又是另一种样子“杉树亭亭如盖,不把双手撑着背后的岩石,向后仰着身子,是望不见树梢的,而且树干挺拔,暗绿的叶子遮蔽了苍穹,四周显得深沉而静谧。

川端康成所构建的这个美丽的幻境中,人物都是仿佛透明的美好的映像,而景色则是月色下的朦胧的暗流,人物与景色相互衬托,互相依存,达到了天人合一。而最后的描写,则是艺术之美超越了生命的短暂和虚无。

2.2 生命的徒劳之美。《雪国》写作期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段时期,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多变,而川端康成对日本战争的态度可以说是不积极亦不反对的状态。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川端康成写出《雪国》这样既脱离现实又带有深刻喻意的作品,《雪国》反映了川端康成作为一个真诚的作家执著追求理想和美的艰苦历程。全文意蕴深远,人们被文中那神秘朦胧的雪国之美而吸引的同时,不禁还会领悟到作者向我们传达的“生命不过是一场徒劳”的感悟,与此同时又一定程度上激起我们要在“徒劳”之中努力地活着的积极力量。

在雪国这个非现实的世界里,川端康成实践自己双脚离开现实的文学主张,努力塑造非现实中的人物。川端康成试图用这样的人物命运去阐释他在禅学中的感悟,无论是岛村闲寂的生活态度,还是驹子认真努力执着的爱,还是叶子的清冷脱俗的美好,无不和禅学中的意境相互呼应。在雪国中,岛村的见异思迁,驹子的一厢情愿,叶子的一闪即逝。三种情感像射线一样,虽有同样的起点,却不可能交叉。这样的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充满了“徒劳”的暗示。

3 人物命运象征意义的思考

《雪国》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来自东京从事舞蹈艺术研究的岛村三次去雪国看望驹子,以及和驹子之间的爱,在看望驹子的同时,他又爱上了另外一个女孩子叶子,而叶子又爱着行男。刻画了驹子和叶子两位美丽女子的形象,故事以岛村的感觉开始,列出了他的所见所闻。

川端康成曾称《雪国》为带有宗教主题的小说,人物的塑造与情节的设定可以说是一部小说的灵魂。而《雪国》的灵魂——驹子、叶子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命运,以及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岛村的设定,都是煞费苦心,带有象征意义的。

在雪国的最后,川端康成用一把大火洗净了尘世的烦扰,使得整部作品有了一个涅槃式的升华,叶子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而岛村也在最后的一瞬间参悟了生命的本质,“觉得叶子没有死,他的内在东西在变形,变成一种别的什么”,而驹子,她怀抱着叶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般”,这似乎也暗示了这一场幻境的结束,又似乎是另一场幻境的开始。川端康成从小的经历,让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即生是虚空,而死是必然。生是无常,而是死是永恒。

[1] 李光贞.试析川端康城小说中的“女性美”[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8,(30)235~237.

[2] 有光隆司.执拗的爱美之心川端康城传[J].上智大学国文学论集,2007, (39):1~15.

[3] 叶渭渠.浅析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3).

[4] 赤羽学.川端康城《雪国》与徒劳之美[J].日本研究,2010,(2): 68~69.

B946

A

1672-5832(2016)06-0016-01

猜你喜欢
驹子岛村幻境
真实幻境
恐龙河谷:幻境乌托邦
《雪国》:一首美的颂诗与爱的哀歌
不赚钱的玄机
“镜中花影”
漫游藤蔓幻境
燃烧的冰棍
尹晓丽国画作品
《雪国》:不畏徒劳只为美
吃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