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色彩意义问题

2016-11-26 21:07都笑笑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语体词义感情

都笑笑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色彩意义问题

都笑笑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色彩意义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对词汇的色彩义进行释义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应加强包括辨别词语的色彩意义在内的词汇知识教学,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逐步具备文化比较能力并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指出现阶段外国留学生在几种词汇色彩义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现存问题的具体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词汇;色彩意义;解决策略

1 词的色彩意义

词的色彩意义是附着在词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反映到词义中就构成了词的色彩意义。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文化色彩。

1.1 感情色彩。不同的用词反映不同的感情,也反映了不同立场,所以词汇必然具有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喜欢或厌恶。如“孩子”和“宝宝”,同样可以用来称呼自己的小孩,但是第二个称呼分明显得更为亲昵,更能体现对小孩的一种疼爱,相比之下,“孩子”这个称呼就比较冷静些。这两个词语形成的就是亲疏有别的情感差异了。词语的褒贬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词本含贬义,后在使用中渐渐变成中性。如“瓜分”这个词,原特指若干列强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领土。强国欺凌弱国,占领他人领土,当然是不能赞同的。但是,如今“瓜分”这个词似已没有贬义色彩了。

1.2 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是指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口语语体又分为说话体和演讲体。

1.3 形象色彩。词汇的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往往给人—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往往充分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身临其境的生动感。如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的描述:“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段文字中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形象感,让人置身其中。语言的形象色彩可以暗示作者的情绪,诱发读者的情感。

1.4 文化色彩。汉语的文化色彩特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突显出的汉语词汇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文化"意义。例如:狗、龙、个人主义、知识分子等词在中外文化背景影响下就体现出了的不同的色彩义。下面我们将分别就这些类别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 在词汇色彩义方面的理解问题

2.1 感情色彩义方面。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有关词汇色彩义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

2.1.1 同一个词存在两个或两组附加色彩相反的义项。如“骄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自豪(3)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三个义项具有两种相反的感情色彩,一项是贬义,其余两项是褒义。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加以准确解释,就会给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还有许多这种兼具几种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包袱”等。

2.2.2 近义词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效果、结果、后果”都有“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事物最后的状态”之意,但效果多指好的结果,是褒义;“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多指坏的方面的最后结果,是贬义词。

2.2 语体色彩义方面。词语的语体色彩是词语在特定的场合表现出来的,留学生在学习时由于疏忽了这一点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会造出这样的句子:“第一次来西安,我下榻在西安饭店”、“开学第一天,我会晤了很多新同学”、“我请老师修改一下我的拙著”。这由于他们不知道下榻, 会晤, 拙著是书面语,要用在郑重场合,且通常用在大人物身上。

2.3 文化色彩义方面。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态或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理解而导致的。如“龙”一词由于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使其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具有明显的褒义色彩。而在西方基督教及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下,“龙”(dragon)一直被视为邪恶与灾难的化身。一个不具有色彩义的词语因此而具有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的文化色彩。又如“个人主义”是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 则是褒义词。因此当一位留学生夸某中国学生“你这完全是个人主义的做法”时难免会引起误会。

3 解决策略

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言语中的、动态的、全面的词汇,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对汉语运用得体。下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3.1 认真掌握词的基本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对比。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词的理性意义与词的色彩意义是密不可分的。大概分为三种关系:

3.1.1 组词所反映的感情特征是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并不是人们主观附加的,是完全客观的,是理性意义本身的主要内容。如“高兴”(愉快而兴奋、喜欢;有兴趣做某事)、“悲伤”(极度伤心、哀痛)等。

3.1.2 组词的理性意义中包含了带有是非、好坏等评价色彩的内容,这些评价性内容使该词具有了某种主观上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是附属性的,与理性意义同时产生,且完全受理性意义的影响。如“吹嘘”(夸大或者无中生有地表扬优点)、“野心”(对领土、权位、名利等的强烈的非分欲望)等。

3.1.3 组词的理性意义中并不包含感情成分,词的感情色彩并不附属于理性意义,而是人们主观上另外附加的。如“半斤八两”(旧制1市斤是16两,半斤就是8两,现比喻彼此相当,不分高下<多含贬义>)、“得宠”(受到上级、长辈、主人等特别的喜爱<多含贬义>)等。

因此,在学习词语的色彩意义的同时要理解词汇的理性意义,由此来加深对色彩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3.2 结合语境,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附加意义。了解词不同义项的用法,要避免孤立的去速记硬背单词,要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运用掌握词语。如动词“打”有十几种用法。“打人”、“打酒”、“打游戏”、“打电话”中的“打”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在“听说,昨天在办公室小李打人了”这句话中“打”为“打架”义,在“孔乙己拿了两文钱到酒店里打酒”中的含义为“买”。这些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被人们理解。

有些词造句后可使整个句子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朋友”本身是中性词,在“谢谢你帮我这么多,你真够朋友”这句话中,“朋友”就产生了褒义的感情色彩。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语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大量的语言接触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这种言语交际条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请学生自己来表演,在运用中提升能力。

3.3 注重词义与文化结合,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词的色彩意义。要了解汉语词汇的附加意义,不得不去学习中国文化。对文化词汇的界定有两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就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且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含义,如:“龙、凤”等;有的是间接反映,如“红、白、绿”等颜色词与“松、竹、梅”等;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如来自佛教的“六根清净、五味杂陈”等。

这些词语只有在了解中国文化之后才能体会其色彩意义,如“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为花木中的四君子。

3.4 学习词汇理论,重视系统化教学。重视词汇的系统性教学的目的是提示教师不要局限于课文的注释,要有“词汇系统”的全局观念。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是一个包含很多概念的纵横交错的有联系的集合,是一个词汇语义网。留学生在学习生词同时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语意网,这个网的准确性、丰富性是留学生汉语水平和教师词汇教学效果的体现。如义项相同的词教师要进行总结和梳理,还有同义词的辨析,这都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系统性的体现。

4 结语

对外汉语词义教学的研究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 如何形成一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具体探讨了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词汇色彩义的词义问题, 希望对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

[1] 王红梅“汉语热”与对外汉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2)

[2] 胡明杨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1997 , (1)

[3] 孙新爱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 (2)

[4] 李如龙, 杨吉春 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 , (4)

[5] 杨爱芬, 冯丽娜, 毛俊萍 词语的形象色彩与词汇教学[J].天津大学学报, 2002 , (4)

[6] 兰宾汉, 邢向东 现代汉语(上册) [M].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H195

A

1672-5832(2016)06-0063-02

猜你喜欢
语体词义感情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共产党人的感情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感情强烈的叹号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