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抗日游击战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016-11-26 19:15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游击战人民战争

高 宁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高 宁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作为最为典型的游击战争,将游击战争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着重分析毛泽东抗日游击战思想的理论渊源: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游击战军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中国兵家游击战思想的批判继承和丰富,毛泽东熔古今游击战思想于一炉。

游击战争;人民战争

1 中国传统兵家游击战理论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兵家智慧的熏陶,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在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思想中,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兵家智慧:

首先,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兵学中战争认识论上的可知论,巧妙运用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游击战争。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出了战争认识论上的可知论。如孙武提出:“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①;《孙殡兵法·客主人分》中也提出了战争“胜有道”的观点。毛泽东吸收中国古代兵学中的“战道”和“胜有道”等观点,他强调,战争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被用来指导战争。毛泽东提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个具体战略问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的执行作战,一切行动立于主动地位,一切行动具有计划性。战争的可知论保证了战争有规律可循,可以依照客观条件允许的程度,采取尽可能的计划。

其次,毛泽东批判汲取了中国兵学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游击战法,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游击战战略。

《孙子兵法》提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之形,避实就虚”等游击战的战法原则;汉代开始出现“游击,、“游兵,、“游军”等关于游击战和游击武装的专门概念;宋朝初期“游击”则成为特定的战术名词;晋代,马隆在《握奇经》中对游击武装及其作战方法进行了规律性的总结,指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阵趋地,断绕四经,后贤审之,势无常定。②

《孙子兵法》主张:“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这,攻也。”对于敌人,可以“利而诱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些极大的启发了毛泽东,毛泽东“十六字诀” 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与《孙子兵法》的用兵原则相一致。孙子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之哉。”毛泽东吸取了“奇正相生”的策略思想,在理论上使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三种作战形式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有主有次,互相结合,互相变换,可谓炉火纯青。

最后,在人民战争问题上,批判了愚兵政策,提出了游击战与人民的关系。

在人民战争的这一问题上,毛泽东还批判了《孙子兵法》愚弄士卒的观点。《九地篇》声称:“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些愚兵政策,是《孙子兵法》的糟粕所在,扭曲了正当的官兵关系。愚兵政策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士兵不了解作战的目的,从而不可能自觉地投入战斗,士卒的战斗力就不可能提高。《孙子兵法》提出了一些提高士卒战斗力的对策:“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己则斗。”孙子由于其所处的阶级和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看到只有正确处理官兵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士兵战斗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游击战的真谛,就是依靠人民而进行“游击”,如果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便无法取得游击战的胜利。毛泽东认为,“游击战争,有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游击战争通过建立根据地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的目的,没有这种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就失掉了依托。

2 马列的游击战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抗日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摸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抗战之路,游击之路。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理论中,从以下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游击战思想:

第一,在人民群众与游击战争的关系上,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明确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首先,恩格斯首次提出了人民军队的思想,但却只是将人民战争与一般的战争加以区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列宁、斯大林强调要依靠群众的觉悟和英勇战斗的精神去战胜敌人,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

毛泽东从革命战争的性质上指出人民战争的历史必然性,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毛泽东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真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这是毛泽东游击战争乃至整个军事思想的核心,充分认识并肯定群众的主导作用,这是对人民群众与游击战争的关系上的发展。

其次,毛泽东在人民与游击战的关系问题中,对如何组织人民参与到游击战中进行了完善。

列宁提出进行革命战争,必须动员民众,组织人民军队。毛泽东强调,要进行战争的政治动员,即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战争的正义性质,深刻了解为什么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毛泽东明确指出游击战争要全方位且持续不断的组织和动员群众,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社会动员组织体系,为人民游击战争奠定坚实牢靠的基础,使中国的游击战争成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效果最强的游击战典范。

同时,提出建立游击战争根据地,毛泽东提到游击战争的领导者必须彻底克服以往游击战争中普遍存在的“流寇主义”,在敌人后方建立各种形式的根据地,以此来建立游击战争自己的后方,支持游击战争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第二,系统制定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方面,毛泽东将以往游击战在战略战术上的诸多经验主义的内容,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构建起更加丰富、完整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游击战问题,揭示了依靠人民和运用人民这样两个原理;列宁和斯大林提出了实行人民战争要有充分的准备、各项工作服从前线、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实行坚壁清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等。

毛泽东指出,我们无法回避敌强我弱客观现实,因此必须“采取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避免一切被动呆板的战法”,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出来,要坚持主动性、灵活性和能动性的原则,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创造性的理解和处理好一切战略战术问题;在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上,虽然抗日战争在战略上和整体上具有防御、持久和内线作战的性质,但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游击战争必须坚持进攻战、速决战和外线作战的方针“要力戒消极防御,力戒拖延”;在游击战争的力量运用上,游击战争在整体上是分散的,但在执行具体的作战任务时,“仍须集中大力,打敌小部”,要按照情况灵活地分散、集中和机动兵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消灭敌人的问题上,毛泽东强调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独特价值,就在于“集合许多小胜为大胜”,就“在于力求每战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战解除敌人的一部分武装,损伤敌人一部分人马器物,把这些部分消灭敌人的成绩积累起来,成为大的战略胜利”。

第三,在游击战争地位作用的认识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开展游击战争。

几乎所有论述都将游击战争看成是正规战争的辅助手段,都是在如何更好地配合正规军作战的框架里去谈论游击战争重要性的。这种将游击战争定位在从属地位的认识,实际上低估了游击战争的能力,限制了游击战争作用的充分发挥。而毛泽东则摆脱了这种局限性,认为游击战争可以是一种辅助配合的战术手段,也可以是一种独立发挥作用的战略行为。在幅员广大的国家里实施的持久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就“不能不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就从战术范围跑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从战略高度去认识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是对以往游击战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观点的提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在游击战争问题上的思想,等于给游击战争松了绑,使游击战争得以摆脱从属地位,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毛泽东对游击战争理论的发展是全方位的,达到了有史以来游击战争理论的最高水平,毛泽东有选择地继承和汲取发展前人有益的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超越,熔古今游击战思想于一炉。

注释:

①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兵法新注》,第102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年版.

② 转引自贾若瑜主编《游击战》,军事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28、 29页.

高宁(1992.02-),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湘潭大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

D64

A

1672-5832(2016)12-0216-02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游击战人民战争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855周年论文评选揭晓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东北抗日联军遭遇重大挫折的客观性分析
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新形势下对人民战争的思考
刘少奇抗日游击战争思想述论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红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