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策

2016-11-26 14:24李晓丹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立德孔子儿童

李晓丹



论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策

李晓丹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亟待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严峻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成为关键。回归教育经典可以给予我们理论指导,在教育思想者的点拨下,相信会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教育改革 困境 解决策略

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一)当前有些学校出现了“教育懈怠”现象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性认识不足,职业倦怠,少数教师甚至出现师德行为[1]。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书过程中失去了热情,加之自身面临诸多压力,表现出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将这种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破坏。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面对有些学校出现的“教育倦怠”现象,在忧虑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到2500年前,回到孔子的时代,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二)当前出现了学校与家庭的矛盾

家校之间的矛盾问题,古已有之,只是在新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独生子女问题、隔代老人教养问题、单亲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造成大量的教育问题,这种矛盾的产生不足为奇,家长观念陈旧、落后,不懂得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孩子思想品德、生理心理、学习能力全面健康的发展,学校与家长又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教育思想与方法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三)培养的人才缺乏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特别受应试教育“干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课程改革形成巨大阻力。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们被沉重的课业所束缚,身心得不到放松,思维僵化,久而久之,追求都变得简单而功利。泱泱大国,物质上日益富有,而精神上却问题层出,创新精神受到扼杀,创新能力无处发挥,以致到最后失去开拓创新的意识,沦为平庸。教育的失败值得国人深思。

二、运用立德树人理念探寻教育改革策略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基本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运用,对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指导意义[2]。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灿烂文化的国家,在立足国内背景下不断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并不断探索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全新的时代特征,教育经典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中具有自身独特价值魅力。

(一)古为今用

通过研究孔子教育的活动和教育思想,从中发现对现实有意义的理论指导。《论语》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概括梳理,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教育优良传统的典范。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论,扩大了教育对象。对学生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在当时那个阶级化盛行的社会,真可谓一缕清风袭来,其意义重大无需赘言。其教学方法论对当今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与思结合、身体力行等几个方面反映的都是孔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造。每一种教学方法背后都深藏着孔子对学生浓浓的爱意与殷切期望,其伟大之处不言而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境界论也同样反映孔子的伟大。

(二)洋为中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只有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处于儿童时代的儿童,应当被看作儿童,应得到儿童时代的欢乐。其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中出现上述矛盾有启发作用。学校与家庭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发展规律,切勿“揠苗助长”,用高强度的课业负担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扼杀其兴趣爱好,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家庭要避免对孩子过度溺爱,给予他们足够的独立空间,让心灵自由驰骋,使他们有机会给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教育经典里的观念可以引领当代各国课程改革实现突破困局的力量。有了变革的思想信念,加之与现实情况相连接,相信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改革创新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即生长”、“兴趣观念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主动作业在教育上的地位”[3]。这一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我国教育要想在积重难返的压力背景下解放出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根深蒂固的思想框架是当务之急,也是改革大势所趋。因此,学校要为每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考虑他们的兴趣,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夯实基础。只有下定决心,探寻改革发展的新路,才会勇往直前,把教育经典作为信念支撑,会稳步走好改革实践的每一步,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革新是睿智的选择,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扎扎实实开展好课程改革新航向。

以古圣先贤为楷模,不断激励自身,真正做到虚怀若谷,抛开世俗名与利的牵绊,挣脱荣辱沉浮的藩篱,一心奉献给教育事业,体悟生命本真的快乐。在阅读教育经典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濡染,人格得到提升,精神境界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心态之下,培养出来的定是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定是有人文情怀的博爱之人,定是未来社会发展所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资源。

[1]于宏亮.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重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田慧生.深化我国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15.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立德孔子儿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