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理论在基层管理中的运用

2016-11-26 21:07丁雪涛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归因官兵管理工作

丁雪涛 周 津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浅谈激励理论在基层管理中的运用

丁雪涛 周 津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文章对激励理论和激励理论运用在武警部队基层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的作用进行了简单论述,重点对层次理论、归因理论、公平理论与官兵激励之间的关系以及激发官兵需求动力的方法提供了基本理论。

激励理论;基层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武警部队警官、学员和战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一元化管理模式和一刀切的管理理念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越来越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类似非权力的管理模式,在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式管理基础上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激励理论发挥着重要的运用。

1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就是指激发鼓励的意思,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的心理过程是:需求引起动机,动机激发行为,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激励的核心问题是动机是否被激发。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但最常用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1 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根据激励手段的指向性不同,可以把激励的方式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种。外部激励就是通过强化官兵劳动和工作的结果,以强化其劳动和工作行为;内部激励就是通过改变个体内在心理和知识水平或倾向来激发官兵的工作动机,也就是通过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水平,使部属工作业务能力、职业兴趣、心理水平得以提升,从而达到激励其工作动机的目的。

1.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激励手段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激励的方式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指运用金钱、物质财富作为刺激手段,影响和改变人的行为,激发官兵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精神激励是指运用精神性的奖励或惩罚(例如认可、表扬、通报、晋升、批评等等),影响和改变官兵的工作行为,激发其工作动机。

1.3 正激励和负激励。根据激励手段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激励方式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就是一种正面强化,即运用物质或精神奖励,使官兵有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得以不断巩固和加深;负激励则是一种负面强化,即运用物质或精神上的惩罚(如批评、教育、降低物质收益等等),使官兵的那些不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得以不断削弱、减少,直至消除。

2 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理论的必要性和作用

有人会有疑问,基层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那么激励理论对于基层管理有那么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2.1 从党中央提出部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上看,有必要加强激励理论在基层的运用。只有正视现实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科学解决,才能够使基层管理工作持续良好发展。

2.2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的社会大环境上看,有必要加强激励理论在基层的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对新一代青年人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冲击。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上级文件指示,加强精神奖励,更要加强对官兵物质需求欲和价值理念的教育和改造。

3 激励理论在基层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

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激励理论呢?笔者认为,以理论指导实践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基层管理者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官兵的需要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需要。

3.1 层次理论与官兵激励。按照马斯诺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即使在同一时期的需要也可能存在程度上的不同,而从需要的发展趋势来看,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依次递升的层次,每一种需要都可能在特定的时期表现为显性或潜在性,潜在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被提前激发。各个层次的各个需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成功进行激励,必须分清官兵主导需求,合理运用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等现代管理知识。

3.2 归因理论与官兵激励。海得、罗斯等人的归因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自我认识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人们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对过去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一般人可以做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

归因理论给基层管理者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当官兵在工作学习中遭受失败后,如当选骨干、入党、考学、提干、晋职晋衔、提拔任用等愿望未能达成时,作为管理者应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归因),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努力行为,争取下一步的成功。基层管理者可用归因理论来增强官兵的坚持性,提高工作学习的热情,对保持和巩固基层管理工作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3.3 公平理论与官兵激励。亚当斯公平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总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作比较。如果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与他人相等,他们就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将公平理论运用于基层管理的前提,是注重培养官兵的集体荣誉感,为基层建设而甘愿奉献自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3.1 公平合理地奖励有突出成绩和表现的官兵。公平实施奖励,可以使受奖励者受到鼓舞,使其他人受到激励。公平施奖是维护组织团结向上的良好气氛和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需要。如果施奖不公平,必然使先进受到打击,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影响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使其他人未受奖。因此,基层管理者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此形成良好的激励风气。

3.3.2 制定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奖励是以公正科学的

评价为基础的。因此,在基层管理中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措施,同时要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发扬民主,除此之外,施奖也应该大张旗鼓的进行,从而起到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推动工作的作用。

笔者认为,通过运用激励方法三大理论,即层次理论、归因理论和公平理论,对照官兵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运用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丁雪涛,男, 新疆奎屯人, 大学本科,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教育训练系战术基础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周津,女,四川隆昌人,硕士研究生,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训练系大学语文教研室讲师。

F272

A

1672-5832(2016)06-0271-01

猜你喜欢
归因官兵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为何越来越爱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