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意人谈习俗

2016-11-26 21:45朱仲南
今日文摘 2016年24期

朱仲南

和生意人、搞产业的成功人士谈生意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太喜欢和穷书生谈生意,谈做实业的事情,挑明了说,他们是看不起书生,瞧不起读书人的。笔者和这些生意人、搞产业的人也是很难聊天的,很难达到互相理解,互相信任。除了一些对笔者过往的威水(厉害)经历十分了解的人,但他们又会因此过于客气,过于敬重,会使交谈变成一种笔者的居高临下,很不自然。

在笔者眼中,不少地方都有一批不善于做生意的生意人,这些人也会报名去读什么总裁班,什么高级培训班,学费昂贵,但不知学了什么,时常使笔者感到困惑。更为诧异的是,笔者对讲授者十分不理解,为什么那么贵的一个班,却学不致用,更谈不上活学活用,教一堆枯燥乏味的,或者哗众取宠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呢?

在这里举若干事例,证明笔者的担忧。笔者亲人购车,喜欢上了某个型号的车,下决心买。但一看内饰,不喜欢里边皮革的颜色,要求更换。车行老板一听,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他说他多年没听过有人有这种“刁钻而又有个性”的要求。但他理解,东奔西忙,终于换了一种颜色。其实,车行的人与车厂的人必须明白,个性化是一种要求,一种渴望中合理的需要,体现了一种文俗,理所应当备有多种皮革让客人挑选。这一来,生意必然会和谐顺当许多。

其二,笔者每次去饭店吃饭,都发现广州的饭店那些青菜是整条上的,除了根部切除外,原则上整条原生态青菜放在碟子里、菜盘子里奉上。笔者发现老人、小孩,筷子功夫不好的人,穿衣比较高档的人特别怕吃这长菜。尤其有一次看见一位大妈,菜比较老、比较硬,吃不下、吞不下,于是整条从喉咙里拔出来的情景,便觉得要善意提醒这些饭店。于是找过不少楼面经理,可得到的解释要么是“是吗,从来没有人反映过”,好像是无理取闹;要么就是“哦,不怕,有围巾,可以把衣服挡住,所有饭店现在都是长菜”。反而觉得你见识太窄,眼界太低俗,还在启发你,让人哭笑不得。

其三,广州人喜欢吃肠粉、粉条等,可现在大大变化了,那粉的颜色晶莹透亮,像透明白银塑料般。你去善意提醒市场的店老板,说:以后进货时提提意见,不要搞那么些晶莹透亮的肠粉、粉条等。要用回那种自然的“米色”。市场店老板一听:“你是外省人吧,就是这样的了,这是香港进口的。”笔者说:“哪里人不要紧,用哪种颜色才要紧,太白了,太晶莹了,证明漂白粉太多,添加剂太多,味道就不正宗了。而且这类东西根本不需要香港进口,香港的餐厅还要用广州沙河粉的牌子呢。沙河粉才是正宗的。”店主看着笔者,说:“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又是说这一句,以此证明笔者是多嘴多舌的人。

其四,笔者附近有新开的理发店,男的去理发要330元理一次。你自带焗油同样是330元。有一次笔者问收款员,说:“我是乡下人,就随便整一下,能便宜点吗?”收款员大声说:“乡下人、城里人全部一口价,330元。”这时,凑近一个像是理发店负责人模样的人,庄严地走过来了。笔者笑着说:“330元理一个发,我完全可以‘打的去黄埔区、去东莞、去萝岗,打出租车算花掉两百元,再用20元理发,再用50元买菜,买土猪肉,再买点水果,330元还有剩余。你看哪个办法好呢?”那经理理一个鸡公头,像“冠”一样留一撮毛,盯着笔者,想了几秒钟,说:“打出租车花时间啊。”就说了这么一句荒诞的话,笔者随即陷入了深思。是啊,330元理一次发,450元理一个什么“负离子”的头发,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试一试,为悦己者容,如今成家立业的人,开支渠道多了,谁去理一个330元的头发呢?这些店老板、师傅们,知道社会的社情、民情、人情吗?知道“民俗”的精髓吗?

现在不少的人,文凭高、学历高、雄心大,但存在一种基本功很不扎实的倾向,事实上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问题,无一不是基本功的问题,无一不是师傅草率教学,学员草率办事的典型。

因此,学一点文化习俗吧,学一点民俗事吧,它会教你怎么学一行,爱一行,教你怎么拜师学艺,怎样“偷师”,怎么把手艺学扎实,才能“讨饭”吃,才能有饿不死的手艺。文化习俗、民俗常常有一些如何做人做事的约定,一些善意的提示,会使人脚踏实地,知道做人的原生态。而不是那种狂妄无知、急功近利、利己不利人,幼稚无知的冲动。

侯宝林是我国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大儿子有一次录了一个节目,送给侯老看,侯宝林在医院看罢,说了几个字:“这手艺饿不死人了。”你看,这就是乡土味,这就是哲学的归真,这就是文俗的语言,是民俗的体现。一句华丽的话都没有,但朴实的话“刻”在你的心里,挥之不去。

就像一些老板在低收入的蓝领居住地搞咖啡店、卖雪茄烟,能行吗?

就像个别老板在廉租房附近办理发店,300元理一个发,负离子要450元理一个发,谁去呢?现在那些老板每天都脸上蜡黄,却不明原因。

就像有的商人、土豪,赚了钱发达之后回乡联谊,办晚会,搞时装表演,有气功,还有钢管舞,以为乡亲们很喜欢。搞完后和乡亲们说,花了大价钱才请来这些名人来演出,一台晚会花去100多万元。村长、乡亲们听了之后说:其实50万元就足够了。老板说,“可能吗?”村长说:一万元布置灯光,在篮球场开晚会,8万元请一支县市的歌舞队,两万元请他们吃本地鸡、本地菜、本地鱼,大家满意。剩39万元,全部买米、买油、买白砂糖送乡亲们,这样百姓更喜欢。乡亲们一听,欢欣鼓舞地说,是啦,是啦,这样才是真正的好!

什么叫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我们的文化习俗、民俗会告诉你,你不必瞎猜瞎干,吃力不讨好。有些文化习俗、民俗良序,是积累了千年百年的精华,植根于生活,植根于民众,千万不可低估其影响力。

(陈志贤荐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