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铁凝小说中的儿童视角

2016-11-27 00:09李莎莎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铁凝异化经历

李莎莎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浅议铁凝小说中的儿童视角

李莎莎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自20世界80年代以来,许多当代作家都注目于儿童视角的运用,铁凝作为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儿童视角创作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方法,从铁凝作品中儿童视角创作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两个方面切入,对于铁凝的儿童视角创作进行进解读,以期发现其内在的独特性。

儿童视角;原因;意义;技巧

纵观当代文学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形象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的儿童形象较之前的更加生动形象,形成了独具特的儿童形象谱系,儿童叙事视角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视角之一。铁凝作为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儿童视角也受其钟爱,儿童视角的运用也为铁凝的文学创作增添了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所谓“儿童视角”即将儿童作为观察者聚与焦者,通过儿童的观察和叙述,讲述成人感知到的外在经历,但表现的内容是和儿童相联系的生活内容,同时整个讲述过程带有极强烈的儿童思维特征和情感倾向。联系到铁凝这一具体作家,即铁凝在其作品中采用儿童视角,塑造了一系列的儿童形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形象谱系,展现了或是天真纯净或是充满磨难的儿童世界,表达儿童眼中世界的真实面目以及儿童视角下的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陋,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刻画出区别于复杂成人世界的儿童世界。铁凝自创作伊始,便对儿童视角的运用情有独钟,在其创作中呈现了丰富的儿童世界。

众所周知作家的创作往往与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铁凝之所以在其作品中倾心于儿童视角的创作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首先,难以规避的童年创伤。铁凝称自己是“五七”女儿,出生于1957年的铁凝,与大部分成长于“文革”时期的作家一样,有着深刻的童年创伤性记忆,以至于在其作品中执着于对童年创伤性经历的书写。“文革”使得年幼的铁凝离开父母,远赴北京和生性冷漠的外婆开始生活在一起。外婆四合院的生活更使得铁凝过早地目睹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残酷,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更在在尚且年幼的铁凝心中留下了终生无法磨灭的印记。纵观铁凝的作品,可发现铁凝大量描写过文革时期儿童的生活经历,以真实形象的笔触勾勒出孩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及孩童眼中真实的成人世界。其次,无法割舍的怀旧情结。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紧接着铁凝迎来了四年的农村插队生活,那段艰难的农村插队经历为铁凝后来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宝贵的素材与灵感。所不同的是农村插队的生活经历反应在铁凝后来的创作当中,非但不像许多同时期的作家那样充满了痛苦与伤痕、色调灰暗,反而是充满了美好与温暖。铁凝以温暖人心的笔触展现了农村女儿真善美的本性,儿童视角下的农村世界充满了温情,一系列美好的以农村女孩为主人公的文学创作,深深流露出作者对于农村人性的赞美之情。

铁凝在其作品中执着于儿童视角的使用,塑造一系列的儿童形象,形成色彩纷呈的儿童世界。深究其内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女孩成长的关注。铁凝塑造过众多女孩形象,其中有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女孩,也有从未接触过城市文明的农村女孩,这些女孩的成长问题成为铁凝的关注点所在。铁凝的处女作《会飞的镰刀》便展现了城市女孩到农村劳动的感人经历,实力代表作《玫瑰门》更是一部关注女孩成长的典型性作品,其中眉眉的成长历程成为该部长篇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铁凝不但对于眉眉的心灵成长历程作者倾注诸多笔墨,对于眉眉的身体成长过程变化,也有深入细致的刻画。除此以外,《大浴女》中的尹小跳姐妹,《午后悬崖》中的韩桂心等人都经历了孤独成长与发育的过程,而作者对此赋予深刻的关注与怜悯之情,女孩子的成长问题成为女性作家铁凝的创作焦点。

其次,对于儿童教育的反思。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描写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姐姐安静大方得体,深受欢迎与喜爱;妹妹安然则是个叛逆女孩、问题女孩。然而,安然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她面对质疑大胆证明自己,面对误解极力解释,面对社会的阴暗勇敢揭露,她不畏惧淫威,不受世俗眼光的束缚,勇敢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幸却遭到大人们一再的阻拦与质疑。《午后悬崖》中的韩桂心从小在母亲对于父亲的抱怨下成长,贫穷与极端的家庭氛围使得韩桂心在面对一只玩具铁猴子时居然将自己幼儿园同班的小男孩从滑滑梯推下致死,以至于在其之后的心灵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与创伤。《错落有致》的佳生长在一个没有关爱与温暖的家庭,母亲的离弃,父亲的毒打,使得年幼的佳恐惧家庭与婚姻,长时间走不出童年的阴霾。儿童的教育问题不论在任何国家与时代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铁凝通过独特的儿童视角扑捉到特定时代儿童成长教育的真实图景,无不令人振聋发聩。

再次,对于文革的反思。铁凝的儿童视角作品大部分以“文革”为时间背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儿童视角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于时代的深刻反思与书写。比起诸多反应文革时期的宏大叙事,铁凝选择的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为叙事对象,儿童世界的建构就是其中之一。父母的身份缺失,孩童的弱小无助,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性的冷漠疏离,无不通过这些孩子的眼睛展现得淋漓尽致,比之直接的揭露与批判,通过儿童视角的间接展现反而愈发能够体现作家的独特的反思,其力度与真实性更加强大。

最后,对于儿童世界“异化”的质询。文学是人的文学,对于人性的挖掘与反思是文学的任务之一。铁凝创作中的儿童世界深刻展现了对于儿童世界异化的质询。童年的创伤经历使得儿童在成长路上发生异化,对待世界对待人事的想法发生异化。儿童的世界在大社会环境和小的家庭环境下发生了异化,童年充满了创伤经历,儿童的心里发生了异化,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与人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悲剧性影响。

综合以上,对于铁凝创作中的儿童视角创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更加全面认识铁凝的文学创作,发现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将有一定的作用。

[1] 铁凝:《铁凝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 铁凝:《笨花》,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 铁凝:《玫瑰门》,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4] 孙建江:《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李莎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I207.42

A

1672-5832(2016)09-0011-01

猜你喜欢
铁凝异化经历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铁凝三谢张守仁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一声姥姥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孙犁与黄豆
从精神生态学角度看《白噪音》中后现代人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