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总理对上海自贸区的四次大“考”

2016-11-27 12:43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48期
关键词:李克强试验区改革开放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克强总理对上海自贸区的四次大“考”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上海自贸区设立前后,李克强总理以每年一次的“高频率”到那里调研考察。在中国的经济棋局中,上海自贸区这步棋,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从这几年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自贸区从酝酿到诞生再到进一步推进,始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它作为总理施政方略的一枚重要“棋子”,引领着整个经济棋局之“势”。究竟有什么具体的点吸引着总理?总理“再次回来”又发现哪些新亮点?IUD政务舆情监测中心为读者梳理。

2013年3月底

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到地方调研考察,就选择了江苏、上海。正是这次考察催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崭新事物——半年后的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李克强考察期间鼓励上海建立自贸区

●考察全国首个同时是最大的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李克强李克强勉励上海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龙头的作用,辐射带动沿江港口和中上游腹地发展。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自贸区试验区,积累经验,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机制。

●在调研现场召开部分企业座谈会

李克强强调,我们要立足内需,面向世界,深耕亚太,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运营中心来华落户,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引进来要放宽领域特别是服务业领域,走出去要注重形成研发、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总理说

“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试验这件事。”

2014年9月18日至19日

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前夕,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到上海考察。同样的地点,但这里已不再是传统的保税区,而已经“升级”为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试验田——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区建设的两个关键举措

负面清单

●上海自贸区刚成立即开展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负面清单”模式。李克强在调研时强调,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负面清单要更加精细化,而不能像之前那样大而化之,这增加了政府的责任,要求政府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所谓“责任清单”,体现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相应的还有“权力清单”,即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自贸账户

●自由贸易账户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被视为自贸区为金融改革创新、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所探出的一条新路。李克强在了解了自由贸易账户的发展情况后,指出,自由贸易账户改革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举措。

总理说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政府自身革命。”“成立上海自贸区,是为了探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市场‘让’出更大的空间,也是为了探索处理好发展与开放的关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这里要建成改革高地、创新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税收洼地。”

2015年11月25日

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也从28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11月,李克强总理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明确提出,要把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尽快向其他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推广。

以上海自贸区为支点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外推广

三个清单

●自贸区以“三个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突破口,大胆地试,使权力做减法,给责任做加法,为市场做乘法,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李克强在了解了“三个清单”改革举措后指出,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管、服”三个字一个都不能丢。

总理说总理说

“上海自贸区要把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更紧结合起来,做改革开放新标杆。”“希望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勇啃改革硬骨头,挺立创新最前沿,深耕国际大市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自贸区要勇于承担先行先试的职责,当好推进改革的掘进机、扩大开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要砍掉束缚发展的荆棘,继续努力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

证照分离

●为了简化办证环节,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上海自贸区尝试通过采取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李克强在听取汇报后对上海市负责人说,你们提出开展“证照分离”试验,要尽快给国务院报方案,在一些易操作、可管理的领域先行展开。简政放权就要放开手脚,把束缚创造力、阻碍生产力的羁绊统统砍除掉。

备案管理

●为了提高境外投资的便利化程度,上海自贸区尝试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自贸区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的企业参与投资境外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即项目无需经过审批,仅需向管委会备案即可。经过改革,过去需要两周才能走完的程序如今只需两天。对此,李克强称赞,这种“只备案不审批”的模式创新,是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016年11月21日至22日

今年是李克强连续第四年来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今,这一“改革高地”不仅从最初28.78平方公里扩大到今天120.72平方公里,更在全国复制出10块“改革开放试验田”。在全面听取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情况汇报后,李克强对三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总理考察上海自贸区创新改革新进展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

第1站

李克强听取了实施工商、质量、食品药品和价格等“四合一”综合执法监管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对各部门行政审批开展网上督查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效果,他指出,改革不是简单的监管职能合并,而是强化净化市场的功能,催生市场活力。这既靠人,更靠体制的力量。

公共诉求处置信息平台

第2站

李克强对信息平台整合服务热线、更及时回应和处置群众投诉、维护市场秩序的做法予以肯定。他指出,有力有效的监管不仅为简政放权创造条件,也为优化政府服务搭建平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更多企业诞生和成长,进一步解放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通用电气中国科技园

第3站

李克强详细了解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并与企业的创客团队互动交流。他指出,大企业开展“双创”是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新模式变革形势的需要,也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你们持续坚定投资中国的行动表明,中国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地。

上海自贸区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第4站

该公司运营上海电子口岸,目前已经建立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李克强在了解了上海电子口岸的运行情况后指出,要把上海取得的经验加快推广到全国各口岸,特别是要有力推动改革开放,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借鉴国际领先经验,不断升级通关信息系统,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培育外贸新的竞争优势,打造新亮点。

在亿通公司,李克强专门听取自贸区工作汇报。上海自贸区挂牌3年来,不仅在通关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上迈出实质步伐,还先行先试100多项改革措施复制推广到全国。总理说,上海自贸区要把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更紧结合起来,做改革开放新标杆。

猜你喜欢
李克强试验区改革开放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强调: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简历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深圳中医药综改试验区建设十大亮点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