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的品种形成、特征特性与品种保护

2016-11-27 08:54李沐森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湖羊母羊吉林

●李沐森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1)

●高 兵 常 彤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

(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湖羊的品种形成、特征特性与品种保护

●李沐森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1)

●高 兵 常 彤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

(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湖羊是中国特有的皮肉兼用、多羔型白色羔皮用绵羊地方品种。它适于生活在南方地区,也可于西北、华北地区舍饲。这样做一是可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可提高养殖效率,便于标准化管理,实现生产、生态双赢的目的。

湖羊分布于新疆、湖北、贵州、江西、四川、河北、福建、安徽、湖南、广西、重庆及云南等多个省区。由江苏、浙江引进的湖羊都能保持其优良特性。另外,苏州开展的湖羊杂交组合试验和推广应用,证明以湖羊为母本、以国外著名的品种绵羊(杜泊羊、夏洛来羊、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克寒尔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可大幅度地提高杂种绵羊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获取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湖羊皮从1923年开始出口,已历经90余年。主要出口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和港、澳特区。

浙江省长兴县的湖羊产业自2012年以来按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建设、生态化发展”的要求,重品质、拓市场,整个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湖羊养殖量达到13.2万只,规模羊场20家,其中千只以上的养殖场有8家,年产值达91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湖羊产业已经成为长兴县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长兴县鼓励和扶持工商资本投资湖羊产业,目前,已经有11家工商资本进行投资,总额达7050万元人民币。

长兴县充分发掘湖羊文化。在2012年、2013年顺利举办两届湖羊美食文化节的基础上,2014年长兴县又顺利承办了浙江省湖羊产业振兴计划启动仪式暨长兴(吕山)“第三届湖羊美食文化节”,吕山乡被授予“浙江省湖羊之乡”荣誉称号。2015年结合吕山乡湖羊美食文化一条街举办长兴(吕山)“第四届湖羊美食文化节”,吕山湖羊获评CCTV2014年度“中国十大农产品”。

1品种形成和群体数量变化

湖羊源于蒙古羊,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最迟也应在唐代。早在晋《尔雅》上就有“吴羊”的记载。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黄河流域的蒙古羊随居民大量南移而被携至江南太湖流域一带。宋《淡志》旧编云“安吉,长兴接近江东,多畜白羊……,今乡间有无角斑黑而高大者曰胡羊”。当时临安羊肉馆已经很有名。清·同治年间《湖州府志》:“吾乡羊有两种,曰吴羊,曰山羊,吴羊毛卷,尾大无角;岁二八月剪其毛为毡物……,畜之者多食以青草,草枯则饲以枯桑叶,胃桑叶羊;北人珍焉,其羔皮可以为裘。”当地方言“吴”、“胡”、“湖”同音,故吴羊即为湖羊。湖羊来到江南,因缺乏放牧地和多雨等因素的影响,由放牧转入舍饲,终年饲养在阴暗的圈内,局促于一隅,缺乏运动和光照,经人们长期的风土驯化和饲养选育,逐渐形成了今日闻名于世的独特的品种。

目前,众多学者通过血液蛋白酶遗传检测法,证明湖羊是由蒙古羊演化而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湖羊存栏数254.0万只,为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存栏数呈快速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中期,湖羊生产方向由皮肉兼用转变为肉皮兼用。进入21世纪,饲养数量稳中有升,2006年末存栏数112.7万只,其中浙江92.65%,江苏7.35%。

2产地和分布

湖羊主产区在环太湖流域,分布在浙江湖州(原吴兴县)、桐乡、嘉兴、长兴、德清、余杭、海宁和杭州市郊,常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也有饲养,其中以苏州的吴中、常熟、太仓、吴江等地为中心产区。

3生活习性

湖羊合群,适于舍饲圈养,当饲养员进入羊舍,如饥饿则发出“咩咩”叫声求食。它食性广,喜食阔叶饲草,但夜间食量大,约占日需草量的2/3,俗称“白天缺草羊要叫,晚上缺草不长膘”。

湖羊母性好,不仅喜爱亲生小羊,还让非亲生羔羊吮乳。

湖羊嗅觉灵敏。喜欢干燥凉爽,但厌高湿、高温、严寒。因此,应保持圈舍环境干燥,并采取防湿、防暑、防寒措施。

湖羊喜欢安静环境,管理中不能高声吆喝、鞭打。对临产母羊,切勿围观喧闹。羊只如不采食、不饮水、不反刍,则应观察其行为,若发现鼻吻处颜色变红,则可能发热,应及时就诊。

湖羊性温顺,胆小怕惊,管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惊吓,以防妊娠母羊流产。

4品种特征和特性

4.1外貌特征

湖羊被毛白色,头狭长,鼻骨隆起,公、母羊均无角,但有角窝。眼大凸出,多数耳下垂。颈细长,体躯长,胸狭窄,背腰平直,十字部稍高于甲部,腹微下垂,四肢偏细而高,母羊尻部略高于鬐甲,乳房发达,下腹部及四肢毛稀短,上翘。公羊体型大,前驱发达,胸深,胸毛细长。尾扁平而尖。初生羔羊被毛呈波浪形变曲。

羔羊的初生重和断乳重,见表1。周岁羊和成年羊的体尺,见表2。

表1 羔羊初生重和断乳重

表2 周岁羊和成年羊的体尺

(丁鼎立 方永飞测定)

4.2生产性能

4.2.1 产毛、皮性能

4.2.1.1湖羊毛柔软有光,毛丛短,用作织制粗呢和地毯。湖羊毛淡黄色,强度低于美利奴羊毛,细度离散系数大于美利奴羊毛。由于湖羊自身的特性,织物手感差,无细腻感,但其织物较挺。

4.2.1.2湖羊羔皮又称“小湖羊皮”。指生后3天以内的羔羊屠宰或者死亡后所剥取的毛皮。皮板轻柔,毛色洁白,花纹呈波浪状,花案清晰,紧贴皮板、扑而不散,有丝样光泽,光润美观,享有“软宝石”之称。根据羔皮波浪状花纹宽度分为大花、中花和小花。以羔羊出生当天宰剥的皮板质量最佳,随着日龄的增加,花纹松散、品质降低。湖羊羔皮经鞣制后,可以染成多种色彩,供制作时装、皮帽、披肩、围巾或衣领。

4.2.1.3袍羔皮又称“浙江羔皮”。指湖羊2~4月龄时剥取的幼龄羊皮板。袍羔皮毛股洁白如丝,毛长5~6cm,光泽丰润,花纹松散,皮板轻薄,保暖性能好,是良好的制裘原料。

4.2.1.4大湖羊皮又称“老羊板”,为剥取10月龄以上的大湖羊皮板,毛长6~9cm,花纹松散,皮板壮实,既可制裘,更是制革的上等原料。大湖羊皮革以质轻、柔软、光泽好而闻名。

晒干的羔皮经边毛修剪和毛面梳理后,毛对毛、板对板相叠贮存保管,仓库力求阴凉、干燥、通风、下设地板,或贮放在货架上,切忌直接放在泥地或水泥地上,避免地面返潮而引起羔皮变质。

4.2.2 产肉性能 8~10月龄羊屠宰性能,见表3。

表3 8~10月龄羊屠宰性能

注:2007年1月在嘉兴、湖州测定。

湖羊肌肉中含粗蛋白18.71%、粗脂肪2.38%,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的含量均较丰富,其中赖氨酸含量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31.7%。

4.2.3 产毛性能 湖羊每年剪毛两次,春、秋季各剪1次,剪毛量公羊1.65kg,母羊1.16kg。其羊毛属异质毛,毛被纤维类型重量百分比中无髓毛占78.49%,其余为有髓毛和死毛。

4.2.4 产乳性能 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测定,湖羊泌乳期为4个月,120天产奶100kg以上,高者可达300kg。湖羊奶浓稠,乳汁主要化学成分为粗蛋白6.58%、乳糖5.65%,矿物质0.97%。

4.2.5 繁殖性能 湖羊繁殖生理指标,见表4。

湖羊性成熟早,四季发情、排卵,终年可配种产羔,泌乳性能好,年产2胎或2年产3胎。产羔率:初产母羊180%,经产母羊25%。

表4 繁殖生理指标

5保护

湖羊在浙江、江苏建有湖羊保护场和保种区,开展湖羊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在保持湖羊羔皮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肉用性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湖羊1989年收录于《中国羊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国1984年发布了《湖羊》国家标准(GB/T4631-1984),2006年9月份发布了修订的《湖羊》国家标准(GB/T4631-2006)。2008年建立国家级湖羊保护场,现以活体形式保种。

猜你喜欢
湖羊母羊吉林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