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的第一道防线

2016-11-28 07:41中共稷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纪峰
支部建设 2016年30期
关键词:谈话纪律重点

■ 中共稷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纪峰

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的第一道防线

■ 中共稷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纪峰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第一种形态是关键。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按照省、市纪委的安排部署,稷山县纪委明确方向,持续发力,抓早抓小,教育在先,通过广泛深入谈话,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的第一道防线,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逐级谈话 层层深入

我们实行逐级谈、重点谈、提醒谈、诫免谈四种谈话方式,针对不同情况,力求通过各有侧重的谈话让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

一是逐级谈话全覆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组织隶属关系,坚持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实现逐级谈话全覆盖。通过层层谈话的方式,一对一传达,面对面强调,让党规党纪成为党员干部的“底线”,坚决不能触碰。

稷山县四套班子成员与98名部门单位“一把手”及7名乡镇党委书记逐人进行谈话,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强调工作重点;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人人谈,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股站所长个个谈,股站所长与一般人员面对面谈;70名乡镇班子成员与20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逐人见面、逐人谈话。层层谈话传导的是压力,嘱托的是责任,强调的是纪律。

二是重要部门、关键岗位重点谈。把医院、住建、民政、交通、人社等30个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列为重要部门,同时针对重点部门的150余个关键岗位以及廉政风险点较高岗位作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谈话,强调部门重要性,指出廉政风险点,督促其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强化履职尽责自觉性,通过警示在前,预防在先,为杜绝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打好“预防针”。

同时,坚持重要节点前早打招呼,早提醒。县纪委五个纪检监察室包联115个县直单位,在端午、中秋、国庆等每个重要节点前,由纪委副书记、常委或检查室主任与所包联单位“一把手”面对面提具体要求,签订承诺,全面压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的责任。

三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对群众有议论,有反映的苗头性问题;对反映问题笼统,或者反映问题不实而予以澄清的线索;对道听途说、主观臆测,难以查证核实的线索,开展提醒谈话。让被反映的干部讲清问题、认识错误,让犯错误的干部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努力实现惩前毖后“矫正歪树”的目标。今年以来,共谈话函询157人,其中123人主动交代问题。

四是轻微违纪诫勉谈话。对构成违纪但未造成不良影响,或虽构成违纪但情节轻微,根据有关规定可以免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正视问题、认识错误,悬崖勒马、汲取教训。对问题较为严重的,按程序给予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在给予纪律处分后立即移送司法机关。特别是对拒不配合谈话、不珍惜组织给予机会的对象,一旦发现有问题,就会成为“少数”甚至“极极少数”。今年以来,先后诫勉谈话25人。

环环相扣 有的放矢

把握火候、掌握温度、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才能把话谈到点子上,谈到心坎上,才能让党员干部“有心结”的放下思想包袱,打开心结;“有小过”的清楚问题所在,小错即改。在谈话中,突出“四讲”内容,从提要求、谈问题、谈重点、交心思几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突出了谈话的针对性。

一是讲好纪律规矩。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把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抓在日常,通过逐级层层谈话全覆盖,从按时上下班到认真履行请销假手续;从上班不串岗到不玩手机;从党章规定到准则、条例都要讲,而且要讲清楚、讲明白。从各级党组织书记、纪委书记(组长)、班子其他成员都要当好“管家婆”,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通过经常性的提醒确保党员干部心中有戒、行中有界。

二是讲准具体问题。紧盯问题不放,准确把握分寸,对具体问题线索进行深询细问,严肃指出问题,深剖产生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使谈话对象守高线、知底线,真正把问题谈清谈透。一旦发现问题,“婆婆嘴”就要跟上,让当事人明晰自己是不是越界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纪律要求,自觉以“六项纪律”为戒尺,守纪律、讲规矩,切实做到底线不能越、高压线不能碰。

三是讲实重点要点。一锤定音,把问题谈到根上,谈到重点上。根据被谈话人的职务身份开展针对性谈话。对单位“一把手”及班子成员重点谈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及廉洁从政等问题;对乡镇股站所及部门单位关键岗位人员重点谈推诿扯皮、吃拿卡要、落实惠民资金缩水走样等问题;对村“两委”主干重点谈作风不民主、决策不公开、财务不规范、克扣扶贫领域资金、优亲厚友等问题。

四是讲清党的政策。把强化“两学一做”“四个意识”等内容纳入谈话范围,讲党性、讲政策、讲纪律、讲出路,引导谈话对象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交代组织尚未掌握的问题。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确保红了脸,出了汗,包袱没了,心结解了,既能感受到纪律的严肃,又能感受到组织的关爱。

跟踪问效 保障效果

谈话能否取得具体成效、达到预期目的,保障措施是关键。 稷山县纪委积极实践,总结出“一规范五强化”保障措施,有效杜绝了话谈了、心交了,谈话对象依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的顽疾,确保谈话取得实效。

一是规范谈话地点。为确保谈话工作安全性,体现谈话严肃性,县纪委在办案基地高标准设立了纪检监察“谈话室”,同时, 逐步在全县7个乡镇及重点领域和重要部门单位推行建立专门谈话室,配备安全设施、谈话记录册、登记簿等,并将谈话程序、谈话内容、跟踪问效等相关制度在醒目位置向谈话对象公示。

二是强化跟踪问效。为防止“谈话结束、交差了事”,要求谈话工作全程留痕,对谈话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定专人督促谈话对象及时把问题纠正彻底,整改落实到位,确保让谈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发挥谈话的警醒教育作用。

三是强化执纪问责。把问责作为推动谈话工作的重要手段,对谈话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将涉及“四风”问题的、谈话后群众仍不断重复举报的、或存在重大疑点的问题线索,作为督查核实的重点。对发现轻微问题后未开展谈话或者对谈话材料作虚假证明的党组织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坚持边谈话边总结边建制度的原则,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基层党委负责报告制,建立日常信息工作定期上报制,坚持每月上报谈话工作日常信息,及时总结推广有效经验做法,树立标杆,推动工作。

五是强化结果运用。把开展谈话工作情况纳入年终重要工作目标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范畴,单列分值,并将其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实践“四种形态”任重道远。正面引导和高压惩治相结合,不仅保证了谈话效果、处置了问题线索,也使更多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和感召,为预防党员干部由触纪走向碰法搭起“保护屏”,同时也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常态中让监督无处不在,持续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使全面从严治党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责编:许树坪)

猜你喜欢
谈话纪律重点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存在感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重点推荐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纪律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