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6-11-28 06:58薛丽卿淮海工学院体育部江苏连云港222005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技能职业体育

薛丽卿(淮海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连云港 222005)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薛丽卿
(淮海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连云港 222005)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与实践结合,专业与职业结合。在当今社会分工愈发精细的情况下,简单的生活技能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该文以职业能力为指导思想,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定位培养方案,确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二阶段+三平台+六模块”课程培养体系,创设职场环境教学,促进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

休闲体育 复合人才 职业能力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职业化,人的综合素养、职业能力越来越显现出其成功的高概率。职业能力就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能力特征和素质的总和。以接受与胜任岗位相关的知识传授,或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某项技能的培训职业教育为主要获得途径。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能力从实践中来,不需要专业教育。这个说法偏颇。对于简单的操作和工种,可以从实践中获得,但充其量只能说是谋生本能。在高科技时代,要想具备职业能力,必须接受能胜任岗位的职业教育。美国杜威认为: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是具有职业倾向、充满真正“自由”内涵的教育,包括训练有素的职业技术,技能,丰富的知识贮备,良好的修养,开启智慧,领悟职业的社会意义,热情从事该职业工作的信心、恒心和意志力。

复合型人才,是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休闲体育复合人才的培养,就要以休闲体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广泛、扎实能胜任岗位的相关知识,精通某些休闲体育项目,具有一般和特殊能力、再造和创造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

我国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在动手动脑、自己解决问题方面缺乏锻炼,缺乏主见和创新性思维。进入休闲体育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很少有人接受专业体育项目学习,不能精通某个项目。很多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没有职业发展方向,不懂得职业规划,更不知如何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因此,在大学阶段,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培养方案,传授特定的与特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确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1 制定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思想

职业能力是一种高级别的、区别于人的本能活动的、具有胜任岗位的职业活动过程。它需要知识、技术、技能作基础,在固定的场景、相关的人群、从容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是人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

休闲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职业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与职业岗位相称的休闲体育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才。

统一教师思想,强化职业教育,使教师授课、指导、辅导学生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职业,量身定制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耳濡目染,慢慢熏陶,逐渐使学生建立职业意识,促进职业习惯养成和职业能力的锻炼。

2 获得与职业相关的资质证书

职业资质就是从事该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该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资质是能力被社会认同的证明,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跆拳道、广场舞)、体育场馆管理员、救生员等就是一种资质。获得一定的资质是具有一定职业标准能力的外在证明。

休闲体育专业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健身会所、训练基地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对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定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整个大学的学习作为整体考虑,合理规划,制订不同阶段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习内容、实践项目、考证目标、考证类别、考证辅导、课外实践,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项目特长,考取相应的资质证书。

休闲体育学生是为社会从事休闲体育项目的人进行专业指导、培训、管理、组织等服务,在与人交流的同时传授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因而,学生在校内外要接受休闲体育专业的学习、锻炼和实践,获得3个以上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资质证书,如:户外领队、拓展师、导游证、船艇操作证书、休闲项目指导员或教练员证书、国家初级游泳教员和救生员证书、裁判证等。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拓宽途径,奠定基础。

3 “二阶段+三平台+六模块”课程体系

发展职业能力必须接受职业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强化专业内涵,凝炼综合素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课程体系,把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学习需要和本质的专业课程模型,该院制定“二阶段+三平台+六模块”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锻炼职业能力,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

二阶段是由大类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组成。包括三平台,六模块。

3.1大类教育阶段(1.5~2年)

(1)通识教育平台,是课程结构的基础部分。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道德与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自主学习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识教育平台设置“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拓展课程”两大模块。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军体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训练/大学语文。文理交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拓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公共选修、素质拓展学分。第5学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着重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规划,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鼓励、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将课外文体活动、科技创新、职业资格认证、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计入素质拓展学分,便于学生有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践活动。

(2)大类教育平台,“大类基础必修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两大课程模块。大类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为自然科学基础类和人文社科基础类课程,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是休闲体育专业的20门基础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基础性、支撑性和有效性,为学生后续进入专业学习打基础。

3.2专业教育阶段(2~2.5年)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两大课程模块。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23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有26门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供学生选择,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是为加深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设置,体现休闲体育专业特点,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和方向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职业能力。结合实际,倡导休闲体育专业自身优势及社会需求,开设特色方向课程。

4 创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人的职业能力不仅通过笔试检验,还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表现检验。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是否从课程模式中得到提升,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效果”检查模式。

“教学效果”检查模式,就是在课堂、课后、学期末检查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督促教师实行课程的改革,同时,又能以学生的最终就业环节的表现优劣为检验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

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职场环境教学,以此体现教学过程的职业化和教学效果的明显化。让学生分组模拟活动或比赛,分别担任不同的工作,判定其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各种活动的语言交际技能,临场裁判技能、比赛技能,组织和实施能力,训练学生在行业领域内的一般和特殊能力、再造和创造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就业、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同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1]项娟,海宇.关注动商,提高学生运动潜能[N].中国体育报,2012-05-14.

[2]林华雄.动商研究中心在宁成立[N].新华日报,2013-04-25.

[3]王宗平,张怡.动商——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支脚[J].体育学刊,2014,21(4):13-16.

[4]王宗平.“动商”能否成为青奥会最大遗产[N].中国青年报,2014-08-17.

[5]GardNer H.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8-43.

[7]Fischer A C.Sport iNtelligeNce[G]//Straub W F,Williams J M.CogNitive sport psychology.LaNsiNg,NY:Sport ScieNce Associates,1984.

[8]王刚.运动智力刍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4):74-78.

[9]张力为.运动智力——困惑中的思考与思考中的困惑[J].中国体育科技,1993,29(1):14,39-45.

[10]王洪彪,周成林.运动智力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2):148-153.

[11]Capute A J,Shapiro B K.The motor quotieNt—Amethod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motor delay[J].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1985,139(5):940-942.

[12]余乐.南理工开“爬树课”提高学生动商[N].现代快报,2013-07-2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riented leisure sports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Xue Liqing
(Dept. of PhysicalEducation, Huaihai Institute ofTechnology,Lianyungang Jiangsu,222005,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leisure sports professionals require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professional.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fro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angle location training program, determine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ix second stage + platform +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creation of teaching of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talents.

Leisure sports;Compound talents;Vocational ability

G80

A

2095-2813(2016)08(c)-012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12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4SJB651。作者简介:薛丽卿(1973,10—),女,汉,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休闲体育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技能职业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我们的“体育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