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其重要性①

2016-11-28 06:58李梦林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教练员竞技

李梦林(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其重要性①

李梦林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该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文化修养不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与社会就业机制的矛盾突显;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加,现有教学体系难于适应;低龄运动员初级教育难以落在实处等现存问题,对比参考美国、德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以改革并完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主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发展。

文化教育 运动员 高校竞技体育

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在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竞技体育不只是体能、技能的比拼同时也是科技、智力、心理等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运动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制初步形成于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紧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运动健儿在国际各大赛事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伴随运动训练体制的运行,培育出一批批高竞技水平却基本脱离文化教育的运动员。不尽完善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制本身是导致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员是体育表现的载体,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失文化教育。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体育事业在不断地发展中展现出了不俗的成绩,但也确有制度性瓶颈存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加强和高校竞技体育制度的发展将是体育事业改革的突破口[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立足于亚洲及世界体坛。尤其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共获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居世界金牌榜第一名,使我国在国际体坛赢得骄人成绩。然而,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为契机,体育事业整体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行进,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始终存在着运动员文化教育素质低下,知识修养不足的问题。从社会整体发展需求来看,当下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凸显,需要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制进行审思。

1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中的主要现实问题

1.1运动员文化修养不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与社会就业机制的矛盾突显

近年我国社会劳动就业形势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退役运动员也必须在人才市场上参与就业竞争[2]。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低,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弱,与非运动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无优势可言。当前现实状况显示许多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待业,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素养偏低,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2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加, 现有教学体系难于适应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多元化,使广大运动员群体对文化学习产生了深度认识和迫切诉求。对于那些退役后没有从事教练员职业的专业运动员而言,他们缺少其他就业技能的后续发展。同时在训练期间虽有大专学籍, 但学习的科目太少,不利于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1.3低龄运动员初级教育难以落在实处

为了使运动员从小打下运动技能的坚实基础,于是从低龄阶段便开始专业化训练,这使许多运动员在低龄阶段就荒废了学业,文化学习基础非常薄弱,致使入队或进入高校后的文化课程学习十分困难,出现课业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日渐消退等不良现象。非常不利于运动员知识文化体系的初步构建以及未来接受中高等教育。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规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体制改革的正确导向,才能够满足运动员在役期间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才能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生活的保障起到促进作用。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体坛佼佼者,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构建竞技体育体制的国家,同时具备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竞技教育一脉相通。美国非常注重用法律手段来管理高校体育,运动员遴选法制化,各大学的学分制保证了运动员学籍的严格管理从而保障学业顺利完成,同时美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要求与普通学生是同一标准。大学成为培养全面发展运动人才的沃壤,使运动员发挥竞技运动的天赋,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全面价值。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同等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市场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功效。美国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对美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NCAA科学的决策力和坚实的执行力有效的推进了高校竞技体育体系。

美国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体制中重要的角色是教练员,受聘的教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运动经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迫于严格的招聘制,教练员不得不加强自身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证明高校在美国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是高质量体育科研服务的有力保障。完善的联赛体系作为资金保障无疑推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美国各种体育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是高校体育的财力支撑。然而,2011年的“滨州大学丑闻”却让美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蒙羞。但要认可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与美国不同,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基础,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最高管理机构,其最重要的体育政策是经济资助,同时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创造优惠条件。虽然德国高校没有高水平运动队,但德国高校与竞技体育同样有着密切联系。

若使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首先,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改革并完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使高校竞技体育培养体系成为运动员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当前形势下,提高高校竞技体育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使其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培养出不缺失文化素养又拥有自我个性的高水平运动员。

其次,全面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严格要求教练员专业水平及文化素养,要求教练员必须持有专业执教资格的同时,还应建立对教练员的多方面评聘体系。教练员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训练质量和竞赛水平,甚至影响运动员人格和个性塑造。在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角度考量,必须加强对教练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

再次,科学完善竞赛制度,多渠道筹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经费。美国高校的联赛制度和德国的俱乐部赛制确实发展的完善且成熟,但欧美国家与我国社会体制不同,我们在参考欧美赛制优势的同时,要建立既满足我国体育竞赛市场需求又适应世界竞赛市场规则,同时服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竞赛管理体制。

最后,建立高校体育运动科研机构,完善运动科研服务。一支优秀的运动队除了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外,还必须依靠优秀的科研团队的紧密配合,运用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科学训练提出相应的服务。提高我国高校的体育科研服务水平,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国家体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对高校的投放,以及对高校运动科研机构建立的支持等。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内部生物、生理生化、医学等院系之间的学术沟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学术互动,高校与国际运动科学组织的合作等,从而切实提升高校体育科研水平,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科研助力。

2 结语

运动员是竞技运动的主体,是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体育事业的主要角色,在如今全民运动状态下优秀的运动员甚至是运动项目爱好者们的偶像,所以,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展现的是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水平,但在竞技比赛之外,运动员还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好地拓展人生版块。

[1]胡小明.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打开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性瓶颈[J].体育与科学,2013(1):20,26-27.

[2]邹国忠,陈韶成.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保障体系构建优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5-99.

[3]杜登明.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杰凯.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及改革的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1-4.

[5]李晨峰.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6]虞重干,刘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7):26-36.

[7]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美德澳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9(8):95-98,105.

[8]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149-150,159.

G83

A

2095-2813(2016)08(c)-01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139

李梦林(1987,11—),女,内蒙古锡盟东乌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