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016-11-28 00:19王奎英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5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小羊课件

王奎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环境。”的确,语文教学中教育技术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图文并存、声情并茂的特点,帮助学生积极学习、突破重难点,主动建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有看见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想亲眼目睹桂林山水的欲望已经产生。此时,教师打开计算机,播放桂林山水的画面,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山峰,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同置身于其中,这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音乐缓缓而起,将学生带入意境中,使学生由文字到画面,由画面到音乐,在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缩短了学生与文中景物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的距离,那种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惊赞之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2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利用多媒体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背景,帮助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的事物生动化,陌生的事物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发现学生对地球的地貌、地壳、地幔等知识知之甚少,但又对此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选用清晰的、可视性强的图片制作课件,课件上显示出茫茫宇宙群星璀璨的画面,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旋转着出来了,它就是地球。蔚蓝色的地球美丽壮观,然而在茫茫宇宙中它却成了一叶扁舟。通过文本、动画、声音,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如此教学,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体会到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3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是小学语言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的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时,按顺向思维定式,弱势的小羊是狼的美餐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采用求异法,边用投影演示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把小羊吃了吗?”有学生说:“狼向前跑的时候,掉进了陷阱里。”有学生说:“被树后的猎人打死了。”有学生说:“狼撞到了石头上。”由此可见,同情弱者是人类善良的本性,学生在挽救小羊时,展开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课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想法制成课件,在第二天上课前演示,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在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激情。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方面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巧妙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小羊课件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毛茸茸的小羊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狼和小羊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