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燕她的生活比电影更诗意

2016-11-28 15:57小花
都市丽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海燕生活

很多人了解秦海燕都是从电影《分手合约》开始的:小鲜肉彭于晏、清纯花旦白百合,悲绝人寰的爱情故事……这些经由秦海燕的妙笔一糅合,创下了当年冷清四月档里两亿元的火爆票房!但生活中真实的秦海燕却鲜有人知:窗外静谧的花园,膝边玩闹的孩子,一张窄书桌就足够她伏案一整天一她为电影着了魔,但最浪漫的电影桥段恐怕也比不上她的生活。

临危受命成就了《分手合约》

当初会接手《分手合约》这个电影剧本,完全是“机缘巧合”。有一天制片人火急火燎地找到秦海燕,说是有一部电影的演员刚刚敲定档期,但是距离开拍的时间已经不到三个月。这对于秦海燕来说,完全是距离交卷只剩十分钟时出现的一道命题作文。

原本制片方指明要拍摄一部涉及绝症的爱情悲剧,要观众“三秒落泪”。然而秦海燕觉得从观众角度来看,稍有不妥。她和导演、制片协商后,把剧本的调性往“浪漫喜剧”的方向上拽了拽:电影情节变成“男主角假结婚的喜剧”与“女主角因癌症去世的悲剧”相结合,从轻喜剧逐渐过渡到悲剧,让人先笑后哭,最后笑中带泪。没想到,这样的调整让《分手合约》出现了不一样的张力。

回望《分手合约》这部电影,有两点让秦海燕觉得值得:其一是这部电影的价值取向恰恰与她本人的价值取向十分吻合,“剥去浮躁的成功学的外壳,去肯定真切而朴素的感情”;其二是通过这部讲述生离死别的电影,秦海燕自己也在学习如何面对“分离”这场必修的人生功课。有个观众给秦海燕的微博留了私信,说看完电影后她联系了自己多年前曾经背叛过的初恋男友,对他说了对不起,双方都释怀了。还有个女士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她告诉秦海燕自己看了电影之后很宽慰,觉得遇到过此生挚爱已是幸运。

自律的写作,不崇拜灵感

高中时的秦海燕在北京四中度过了自由而充实的住校时光,周末时她经常去学校旁边一个很老的电影院看电影。有一次放映的是《花样年华》,整个影院里只有她一个观众。电影是循环播放的,中间并不清场,于是她就连着看了四遍。毕业后秦海燕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影视编导专业。“那时候我的精力很旺盛,而且求知若渴,不仅上了很多选修课,还到处去听讲座,甚至辅修了法语。后来自己看片子觉得很不满足,就参与社团活动,做了电影协会的会长。”

秦海燕的社团放映的都是一些独立电影和实验电影,其中就有很多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一次她在播放章明导演的作品时就结识了章明本人。章明对秦海燕的剧本非常欣赏,热情邀请她一起参与自己的电影创作——于是秦海燕的剧本处女作《结果》就这样诞生了。当时只有21岁的秦海燕初生牛犊,在创作上完全没有条条框框,剧本写得极具个性色彩。正是这部电影,后来入选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东京FILMEX电影节、洛杉矶独立电影节等诸多国际电影盛宴。从此之后,秦海燕真正开始了编剧之路,一写就是十几年。

“我并不崇拜灵感,我的工作方式很规律,每天早晨开始坐到电脑前连续写好几个小时。”编剧是一项极其依赖天分的职业,但同时匠人的技艺却也必不可少。为了不断磨炼自己的编剧手法,秦海燕保持着很高的产量,甚至还故意突破自己的安全区域,不断尝试各种新类型的写作:悬疑片、喜剧片、警匪片……几年下来,多种类型的剧本规律对于秦海燕来说都已经驾轻就熟。

秦海燕虽然不是一个一鸣惊人型的作者,但“一万小时定律”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她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手是你的,也不是你的。写久了,有些东西就会经由你的笔自然地流淌出来。”

与他相遇,才是最浪漫的电影桥段

“我和先生的相遇,让我相信真的有缘分这么一回事。”19岁的秦海燕坐在公交车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多看了对方一眼,就是觉得很想笑。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眼万年”——这么“苏”的桥段并不是发生在电影中,而是发生在秦海燕自己的生活里。

如今秦海燕与公交车上偶遇的“他”已经结婚多年,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但就在前几天晚饭时,她与孩子们闲叙自己初中的往事,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很久远的秘密:初中时她每周末需要坐公交换地铁去学画画,每次放学的时候都很饿,会在换乘的地铁站边买一个汉堡吃。可是有一回掏钱的时候发现就差一块钱,这时旁边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给了她一块钱——正说着,一旁的丈夫惊呆了,他说自己九几年的时候,曾经在地铁站给一个背画夹的女孩子付过一块钱买汉堡,甚至还清楚说出了车站的名字和女孩的发型。“这样看来,我和他在公交车上也并不是第一次相遇。”

秦海燕的书房窗外有一个心爱的小花园,四季芬芳。“我的先生手很巧,也很有耐心。北京的天气太干燥,土质也不好,他愣是堆肥改造土壤,每日精心浇灌修剪,打理出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花园。”园子里有迎春花、薄荷、蔷薇昭示春天的到来,有杏儿、桃儿给炎热的夏天打打牙祭,有美人蕉和银杏在秋天里招摇,有绿竹藏在冬天的白雪里。“先生不是那种会甜言蜜语的人,可我心里清楚,他弄这小院儿,就是爱我的方式。”

秦海燕爱写作,爱花花草草,但都比不上她爱做饭。“在做饭方面我的确有天分,也喜欢尝试新菜,只要是吃过的菜我都能做出来,而且不会失手。”她经常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做客,戏称“海燕食堂”。“有时候累了,脑子打结了,在做饭这样简单机械的手脑配合运动中,我就会平静下来——这某种意义上倒像是一种修行。”

宁静的生活和繁忙的写作,如何取舍是秦海燕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虽然需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和料理生活琐事,但是她十几年来从来都没有一天间断过创作。“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衡术问题,而是我对事业和家人本来就都没有控制欲。我从根本上把写作、恋爱、结婚、家庭都看作是我的老师,认为生命的旅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创作也好,生活也罢,都是追求终生成长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生活本来的样子。”

Q&A

Q:最近喜欢看什么书?

A:马修-理查德的《僧侣与哲学家》、耶茨《十一种孤独》。

Q:最近喜欢看什么电影和电视剧?

A:电影有《青春的三段回忆》、《心房客》、《家族之苦》;这两年看过最好的电视剧是《请回答1988》,每一集都看得泪流满面。

Q:快乐工作的秘诀是什么?

A:保持“赤子之心”,敢于“挑战未知”。

Q:工作中遇到困境时会怎么办?

A:我在创作上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不会玻璃心。

Q:男编剧和女编剧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A:很多女编剧都可以写很硬的题材,文字也铿锵,而描写女人最恰切动人的有时却是男人。

猜你喜欢
海燕生活
Friendship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