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用”课堂模式下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6-11-29 04:02黄丽华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福建宁化3654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黄丽华(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学·导·用”课堂模式下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几点尝试

黄丽华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福建 宁化365400)

摘要:英语是国际化语言,是走向世界的交流工具,因此,英语的学习首先要突破口语能力。结合当前“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我尝试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组建学习小组、营造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对于当前英语口语教学和“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激发积极性;组建小组;营造学习环境

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交流,在英语教学中就应重视口语训练。然而,我们很多学生学到的却是“哑巴式英语”。传统教学的英语成绩高达90多分,但学生在用英语交流的时时候,却一脸茫然。我们英语教师深知“说”的重要性,但我们国家衡量一个教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最高,是否第一。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尤其如此,分数是越来越高,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却越来越弱,已经完全脱离了语言教学应有的目的和意义。

“学·导·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模式转化成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设计英语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英语,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要改革,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读写能力,更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我在尝试“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中是如此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的:

一、激发学生说英语积极性,培养讲英语的兴趣

1.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英语已经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使用双语教学的学校,欧洲的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在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并且还联合美国等英语国家一起培养世界需要的各类各级人才。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的工具,也是时代特征的趋势。只有掌握了英语,我们才能走出中国,冲向世界,更有效地参与国际舞台竞争,才能立足于世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2.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开始,因此激发学生爱说英语,敢说英语,培养学生英语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一定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学习兴趣的前提,也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改革所必须的;其次,在七年级开始上课时,就要抓住他们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他们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自信。比如我在第一节英语课时,我就用英语亲切的对他们说:Hello,everyone. Welcome to our school!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My English name is Limy. Nice to meet you!……然后让他们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问候,学生之间互说英语,可以好生带动薄弱生,还可以让胆小的学生忘记害怕,忘记羞怯,放开来说英语,越来越敢说英语,这样就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3.通过活动让学生品尝英语交谈的乐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进行英语“学·导·用”课堂模式改革,就要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激情,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从而提高英语口语。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他们更愿意将课外时间投入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等形象、直观的活动中,孩子对相对枯燥的对话活动往往缺少热情。要想使口语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需要不断地帮助他们明确英语交流的动机,需要让他们不断地品尝到英语交谈的乐趣,需要指导他们把课内展示表演与课外精心准备结合起来。诸如“游戏激趣法”、“情景引趣法”、“榜样激励法”、“表演展示法”、“评比促进法”等,活动可以灵活多样。

二、组建小组,进行英语口语学习

“学·导·用”教学模式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打破传统课堂,建立高效课堂。要构建高效课堂,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创建学习小组。所以没有学习小组,就没有新的教学模式,就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英语的学成。

1.成立小组。

“学·导·用”教学模式特点之一就是建立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而小组的学生是如何划分的呢?我按照学生的成绩优异、性格特点、性别、通学生和寄宿生等情况,根据“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每班5或6人为一组,把学生分为四类,即有组织能力且成绩中上的——小组长、优生——策划委员、中等生——计分委员和纠错委员、待优生——纪检委员。有9个小组,竞赛时大组为单位竞赛较好,讨论时以6人小组来讨论。小组成员一个学期中相对固定,适当调整,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组长既是老师的小助手,又是小组的核心、领导,老师要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效果,带动全组成员自主学习。

2.培养组长。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是小组的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她)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

(1)组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执行小组内制定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且高质量完成,要带头维护小组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2)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英语口语合作学习,每天组织检查,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

(3)在课堂表演展示中,组长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三、前置学习,提高口语,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课前根据小组学生的心理特点,布置让小组学生课前在家循序渐进的听一些英语短剧、小故事、歌曲、歌谣,而在学校,让他们带来学校小组共享,并把他们认为好的,最喜欢的分角色饰演,表演给全班看。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样氛围中,他们就会不自觉的跟着自己的同龄人、老师说,起到提高英语口语的效果。这样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语言环境,培养了兴趣。

如: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C,我在上节课快结束时发下下一课的前置学习单,布置全班同学课后观赏电影The Sound of Music,小组长分配任务,分配角色。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播放The Sound of Music的主题曲音乐,让学生感受一下。然后,让小组长组织各小组分角色饰演他们准备的影片片段,并进行竞赛PK,对于胜出小组加分鼓励,月尾小奖,期末大奖。接着,老师就可以提问,What is your favorite movie?Why?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ound of Music ?Where wasMaria from ? How did she make the family happy again?

通过这样不断营造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学生接受英语速度快了,兴趣也提高了,自然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当然,我还在前置学习单中布置小组搜索一些双语标志的警示语,如Be quite!Don’t throw litter away! Don’t walk on the grass! No smoking!等等。小组分任务,把它们做成警示牌,放在在教室、宿舍、走廊、橱窗等一些显眼地方。这些牌子既起到警示作用,又保障学生的英语信息量,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此外,建立英语图书角,英语手抄报、举办英语文艺晚会、英语辩论能力竞赛、英语诗歌朗诵比赛等,都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既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又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的运用。“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学习模式。总之,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娟.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05.30;

[2]黄丽华.小议“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4(46):97-98;

[3]吴连英.浅谈初中英语“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合作共学”[J].校园英语.2015(13):145-146;

[4]刘萍萍.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几点尝试[J].实用医技杂志.2005 (10下):2978-2979;

[5]黄小红.先学、共学、导学、再学——浅谈英语“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的“学”[J].校园英语.2015(10):151-152;

[6]朱小兰.浅议“学·导·用”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好家长.2015(11):154-155.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4-02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
浅探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浅谈“自主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课程教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浅议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构建高中数学 “五环导学” 教学与小组学习合作课堂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