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的心理描写

2016-11-29 04:02贾志宏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圣经恐惧心理学

贾志宏(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 银川 750021)



《圣经》中的心理描写

贾志宏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 银川750021)

摘要:从《圣经》中发现,一些人物如加因、若瑟、伯多禄等人的描写,与现代心理学有很多契合之处,可以当做心理现象的案例。按照心理学解释与矫正要求,对照《圣经》描写进行阅读,对读者来说是有趣和有益的。

关键词:圣经;心理学;心理描写;嫉妒;恐惧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从领袖到乞丐都出现过。对各种人物的刻画,人性的揭示,心理的描写,都很经典,其中的人物,成为很多文学作品人物原型,引发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从几段《圣经》的人物心理描写,与现代心理学论述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嫉妒心理

1.加因。

《圣经》的《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有一天,加音把田地的出产作祭品献给天主;同时亚伯尔献上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又是首生的羊;天主惠顾了亚伯尔和他的祭品,却没有惠顾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头丧气。事后,在田间袭击了弟弟亚伯尔,将他杀死。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嫉妒案例,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上级,领导,父母,爱人等喜欢自己,得到更多的爱和其它益处,看到别人被喜欢,心里就会嫉妒。如果能够正确对待,会给自己增加动力,使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就可能伤害别人。加因没有正确对待,走了错误的道路,杀死了对手。这在现实中也有,案例不胜枚举。《圣经》中天主说“你若做得好,岂不也可仰起头来?你若做得不好,罪恶就伏在你门前,企图对付你,但你应制服它。”就是要人们正确对待,制服罪恶,不可因嫉妒犯罪。

2.若瑟。

《圣经》旧约中另一个人物,也是因为嫉妒,被自己亲兄弟贩卖:

若瑟因是雅各伯老年所生,故很受父亲的宠爱,而激起哥哥们的嫉妒,更加上有征兆表明,若瑟将成为人间领袖,更使家兄们心生嫉恨。当兄长们一起放羊时,若瑟遵父命前来探望,他们就密谋要杀掉他,看到商队过来,又改变主意,将他卖掉。商队将若瑟带往埃及,而若瑟因其智慧才干,得到法老重用,掌管朝廷和整个国家。家乡闹灾荒,他不计旧仇,解救父兄全家离开家乡,住进了埃及。(《圣经·创世纪》)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就内心感受来讲,起先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然后是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最后可能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嫉妒是有比较复杂的感受,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学这样劝解嫉妒者:

提高道德修养,理性对待周围人和事。正确认识对待嫉妒心理。要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消除损毁别人的动机和念头。应该肯定自己、接受自己,也要客观看待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提高自己。要找出自己长处。寻找和开拓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新领域以增强自信。要学会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嫉妒心重的时候可以转移注意力,想别的事,想对方的好处。也可以设法宣泄,可以自我宣泄,包括痛哭,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也可以能找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还可以摔枕头,打被子,但不要伤害别人和自己。

二、恐惧心理

一般而言,恐惧是面对危险时为了生存而进行防御或逃跑的本能行为,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是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

伯多禄(彼得)的本名是西满,他的弟弟安得烈带领哥哥去见主耶稣,当耶稣看见他时便说: 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称为伯多禄。(伯多禄是磐石的意思)(《圣经·若望一书》)。

《圣经》记录了伯多禄的成长过程。先是普通渔民,然后和弟弟一起跟随在耶稣身边,耶稣给他起名伯多禄,要他做教会的磐石,因为他是一个坚定的门徒,然而最后的晚餐之后,他却三次不认耶稣。

耶稣被俘,伯多禄远远地跟着。他们在庭院中间生了火,一起环坐,伯多禄也坐在他们中间。有人三次说伯多禄是耶稣的人,他矢口否认了,他还说话的时候,鸡便叫了。耶稣转过身来,看了看伯多禄,伯多禄就想他说的话来:“今天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伯多禄一到外面,就凄惨地哭起来了。(《圣经·路加福音》) 这里表现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冲突:自己是耶稣的门徒,迫于当时的氛围,又不敢承认。

现代心理学认为:恐惧反应的特点是对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如果威胁继续存在,恐惧个体的活动减少,目光紧盯,耳朵凝听危险的事物,随着危险的不断增加,可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惊慌状态,严重者出现激动不安、哭、笑、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伯多禄哭泣的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怕自己和耶稣一起被捕,被杀;另一方面也怕背叛耶稣受罚。

对于恐惧的调整,心理学有以下建议:

(1)强化训练直接动作。自己主动的、积极的去接触恐惧的东西达到消除恐惧,例如,如果害怕在人前讲话,那么偏在人前讲话。

(2)学习有关知识。人对有些景物产生恐惧心理,是与缺乏这方面知识,不明白"其理"有关,如打雷、闪电。当你知道这是自然界正常现象,恐惧情绪就会缓解。

(3)回避可怕情景。碰上能引起恐惧的景物时,要尽量避开或排除,恐惧的情绪很快会缓和下来。

伯多禄正是这样做了。

耶稣被害后成立教会,他积极进行宣传、组织,管理,不再退缩。五旬节时很多人围观,伯多禄就站起来,高声宣讲。他还去非犹太人家里讲道,使基督教传到了以色列之外的民族和种族。伯多禄还撰写《圣经》中的《伯多禄前书》和《伯多禄后书》。

伯多禄是一个矫正恐惧心理的典型例子。

《圣经》对人的心理描写有很多,这里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圣经中描写居多,没有评述。由这些描写的例子,与现代心理学研究和矫正方法对比,可以看出其吻合度很高。由此可知,在心理学方面,《圣经》就很值得研究,其它方面也是。古代有很多优秀著作,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12-01

猜你喜欢
圣经恐惧心理学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爆笑心理学
恐惧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