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与校企合作的互动关系

2016-11-29 04:02陈令艳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陈令艳(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高职院校发展与校企合作的互动关系

陈令艳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高职院校与校企合作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同时期,高职院校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这导致校企合作的形式和范围都有所不同,本文具体论述了高职院校在不同发展阶段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其互动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动关系

高职院校要想不断发展提升,就应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互动模式,把双方的利益诉求有机连接起来,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完成培养目标,有利于校企双方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一、合作就业

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就业岗位,院校为企业输入人力资源,这种“合作就业”的校企合作互动模式出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高职院校刚起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且面对着激烈的竞争环境,其主要解决的是从中专到高职的转型提升问题,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各方面都处于白百废待兴的状态。这样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此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办学,完成升级。

之所以这阶段的校企合作把重点放在了就业这一块,就是由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与普高差别较大,它改“低学费,包分配“为“高学费,自主就业”,学生交付高额学费来到学校自然是想毕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得与学费成正比的经济收益。所以,为学生提供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是学校能为此所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就业顺势而兴起。各高职院校纷纷在各相关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培训基地等,把临近毕业的学生统一送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工作素质,为将来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而企业会请企业内部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员工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讲课教学和实习指导,辅助学生的实习。这样,校企双方就达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互动合作关系,学校通过输送学生前往企业实习工作,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满足了学生要求的基本经济回报;企业通过吸入学生进入企业培训实习,获取较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

二、合作教学

进入21世纪之后,高职院校开始有所发展,进入了扩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学校的专业类型、学生人数都在大幅度增加,办学资源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不能满足规模扩张的需求。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用地等各方面的需求加大,校企合作不再局限在就业这一点上了。企业开始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专业方向的设置到毕业实习工作都与学校进行互动,共同设置专业、制定育才计划和方案、置办教学资源、承担教学任务等。此时校企合作形式变得不再那么单一,主要形式有:由企业的专业技能扎实且经验丰富的人员与学校老师组成一个新的教学组织和平台,企业以此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另外,人力资源进行互帮互助,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时,学校提供高水平教学帮助解决,企业也提供企业人才帮助学校开展培养人才工作;企业对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或给予一定资金援助,帮助学校置办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学校针对企业的特殊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提供对口人才;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共同投入到科技研发事业中等。

这一阶段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宽度,企业深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同心协力,建立了各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三、合作办学

到了2010年,国家启动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大批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能力、办学条件等都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校企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已经趋于成熟,开始在科研、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一种全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开始运行。学校不再只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增加输出专业服务和科学技术,合作进行科研,提供学校服务的利用率,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进行企业改革和创新。

当高职院校进入到内涵发展阶段,这种模式才真正意义上全面展开,更加深入,并很快成为一种常态。校企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合作开办专业和学院,出现了一种特色的“园中有校,校中有园;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现象。

四、合作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各方面发展都成熟起来,但社会地位仍与普通高校差距甚远。虽然高职院校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已远超中专、中职院校,但人们依然习惯于把两者混为一谈,并不看好高职院校。可见,高职院校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这就促使高职院校进入到品牌提升阶段。

这时期的校企合作进入一个全面创新的阶段,合作将更加深入、更高层次,校企双方共同创新机制,开展各种创新活动,达到各自的目标。校企共同建立创新平台,通过平台整合统筹各方各种资源和要素,为双方的合作项目提供优质的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条件,打破各主体间存在的壁垒,各方共享信息、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各项资源,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模式。这样一来,学校成为优质创新人才的主要输出地,企业则能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化技术和机制,促进新技术研发工作和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校企合作走过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以后也将会继续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校企合作的发展水平,寻找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积极探索和尝试,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形式,提升学校实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黄汝群. 高职院校互动融合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4(3):15-18.

[2]张百川, 张义勇, 常月梅,等. 高职园林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7):13680-13681.

[3]乐永辉. 浅探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与校企合作的互动关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2):9-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48-01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