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16-11-29 04:02柴妲指导教师周建忠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会所高尔夫实训

柴妲指导教师:周建忠(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高职院校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柴妲
指导教师:周建忠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运动市场的迅速扩展,有关高尔夫运动的各项人才培养也在逐渐在教育界广泛地被关注与研究。作为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无论是招生规模、专业建设、发展创新方面都不断在踏入新的轨道。但是,仍可以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制约了高级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综合素养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尔夫运动;管理人才培养

一、课程改革

(一)整合以往纷繁复杂的学科内容。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尔夫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方面可谓是“淋漓尽致”种类繁多,这种宽泛的课程内容往往造成了教学难度大,学生接受程度低的窘境。学科内容的整合迫在眉睫。应当首先划分出教学内容大类,即分为高尔夫专业类课程和管理专业知识课程。在高尔夫专业类知识中和管理专业知识中再下设学科内容,这样既减轻了教师备课授课的负担,同时,也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直观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同时,在整合内容的过程,要注重更新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教学,目前比较基础类的课程,例如草坪维护与管理这门课程,几乎每一个高尔夫专业学生都在用大量课时进行学习,但是对于高尔夫管理人才来说,服务的是高级俱乐部与会所,其学习重点应当落在高级会所与俱乐部的运营与管理上,在课程的选择方面,应当有所侧重,要与其他类别的高尔夫专业课程有联系,同时又有区别。

(二)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

任何设计管理类的专业学生都应当把课程的重点落在实践,因为管理是一项实践中检验实践中完善的过程。而高尔夫会所的管理更加依赖于实践经验的累积,目前高职院校的高尔夫管理专业学生在空洞的书本教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他们甚至对高尔夫会所的运营概况了解甚少,运营管理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从一名优秀高尔夫会所管理人员培养的角度出发,只有充足的实践课程才能给予发挥的空间和检验完善修正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应当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展开更加情景化和生动化的模拟训练,这有赖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在不断的实践课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积累管理经验,熟悉运营模式,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铸造更加完善的管理知识经验体系。

二、综合素养的发展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目前的培养过程中,过多的把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测试中,忽视了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身处管理阶层,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威信建立的前提,并且,作为服务行业的高尔夫会所,其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也代表着企业的人员水准和企业品质。

第二、人际交往能力:目前的高职院校对于高尔夫人才的口才训练也进行一定的训练,但是,口才的训练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产生递进关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依赖于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实训,只有身处情景化的管理场景之中,才能更好的锻炼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一名优秀的高尔夫管理人员来说,既要面对高尔夫会所的基础服务人员,与他们的交往与沟通直接影响着内部营运环境,同时,对待客人甚至处理客户诉求时,都需要强大的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单单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处理各种事务过程反思,才能不断加强个人软实力,灵活应对各种情境。第三、外国语能力发展培训。目前高职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英语仍然是必修课程,但课程的内容与基础英语课程无异,在管理过程中,由于高尔夫会所的高端定位,面对外籍客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需要得到锻炼的是实际的日常口语训练以及相关高尔夫专业的专有词汇的积累,在发展外语能力方面,情境化的模拟口语训练,相信对于高尔夫管理人员的口语能力会具有长足的进步。

三、实训基地的建立

高尔夫会所的管理与普通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区别,作为高端服务行业的分支,同时也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组成部分,其管理与运营显得更为复杂。目前高职院校的高尔夫人才实习制度基本完善,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有相应的会所进行实习。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学生的实习基本上侧重点在于客户的开发以及会所的宣传,真正深入管理环节的少之又少,一方面出于内部管理机密的考量,另一方面出于会所管理的复杂,都使得管理人才的实训变成了“销售实训”。并且,真正全方位的管理人才实训不仅仅是会所与俱乐部的宏观运营,物品的采购,人员的考勤,场地的维护,方方面面都是实训的环节,那么实训基地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一方面,实训基地可以给予高尔夫各专业学生实习的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承担一部分的高尔夫教学和高尔夫练习工作。高尔夫实训基地的建立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植,一个学校配套一个实训基地并不切合实际,可以几所院校共建一所实训基地,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同时也加大了各大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的交流与学习。最重要的是,实训基地提供了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实训基地,无论是物品的采集,场地的维护,实训基地实习人员的管理,实训基地的运营,都可以完全模拟会所的运营,给高尔夫管理专业学生更加真实的管理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更深入的开展各个管理细节的模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暴露更加直接,教师的指导也更具针对性。这样使得高职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具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6).

[2]吴克祥.中国高尔夫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特区经济,2004,(9):136-137.

[3]刘文涛.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6] 吴克祥,张弛.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与实践[J].暨南大学学报,2008,(1).

[4]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1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49-01

作者简介:柴妲,女,吉林农业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

猜你喜欢
会所高尔夫实训
基于多元生活方式的全境式休闲空间建构——休闲餐饮&会所空间设计专辑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清朝军队中的“会所”
以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实训中的应用为例——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刍议中式传统元素在现代会所设计中的应用
清朝军队中的“会所”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