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2016-11-29 04:02董明英仝青山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再就业产能过剩一带一路

董明英 仝青山(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董明英仝青山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摘要: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我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转型中的重要工作。化解产能过剩对政府来说是一个难题,政府部门不仅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和财政税收减少的压力,更是面临着需要安置过剩产能行业大量的失业人员的压力。为此,我省在去产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作用,利用国际产能转移,减少失业人员的数量,维护河北省的经济繁荣与稳定。

关键词:产能过剩;再就业;产能国际转移;一带一路

一、河北省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2015年12月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中中国占比为49.5%,中国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为67%,显著低于欧美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的均值水平69.7%。2013年,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五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71%—75%之间,显著低于欧美国家79%—83%的平均水平。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我省到2017年,将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3000万吨标准重量箱玻璃,钢铁压产任务占全国的75%。

河北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涉及职工54.7万人,其中钢铁42.6万人、水泥6.5万人、平板玻璃5.6万人。其中,唐山钢铁到2017年计划减产4000万吨粗钢、2800万吨铁,经测算将直接影响10万人就业。可以明显看出去产能的过程,将会涉及到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如果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不能安置好这些失业人口的话,在引发经济下行的同时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故此,河北省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参加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要决战决胜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攻坚战。2015年2月29日两会开幕前,中国政府明确了解决设备过剩的改革方针,也提到了可能会对就业造成的影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最近表示,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预计将出现130万煤炭系统和50万钢铁系统的剩余人员。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用于失业人员的安置。

对于产能过剩情况来说,学术界一般认为产能过剩与财政分权的体制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经常会采用税收优惠的政策进行招商引资,而受到这些对某一行业利好政策的影响,往往会有好多投资者会进行投资,这就引发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因此,从整体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省的产能过剩是整体的综合性过剩,而不单单是某几个行业的过剩,且呈现出长期性趋势。

二、河北省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一致的社会共识导致产能过剩。从企业的角度看,一致的社会共识会使得企业的投资集中到某些相关行业,也就是说企业作为理性人,其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但是数目庞大的理性企业人都向一个行业进行投资,就会产生市场的不理性,也就是产能过剩的出现。从经济学角度看,居于垄断或是领导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占据行业地位,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会生产更多的商品,别的企业跟风效仿追赶,这必然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

(二)低进入、高退出壁垒会造成产能过剩。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粗放型生产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差异性小,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但是这类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沉没成本较大,一旦破产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在这样的退出壁垒面前,不论是企业还是当地政府部分都不愿选择破产,继续生产必然导致更加过剩的产能。

(三)金融机构大量提供贷款资金是产能过剩的推手。金融机构出于盈利目的或是在和其他金融机构争抢客户资源的同时,较容易忽略掉企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为大型企业、重点行业和优先发展的地区提供大量贷款,资金流集中涌向这些地区和行业,那必然会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出现过剩产能的情况发生。

(四)GDP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不仅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而且会加大去产能的难度。一直以后,中央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查指标中最为重要的就是GDP,因为我们一直把生产、把发展放到第一位,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但是一味的强调GDP,而不是更长远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可能会为增加财政收入而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重复建设,加剧产能过剩的情况。

三、河北省产能过剩行业失业人员面临的问题

(一)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机会较少。

在当前形势下,面对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省的污染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去产能已成为势在必行之举,但去产能必然会加快调整经济机构和推进产业升级,这在一方面必然会把河北省的经济推向健康发展的方向,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原产业链条上的职工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或是工作岗位的减少带来的大量的失业问题。更为艰难的是,这些职工本人由于长期从事单一工作,社会适应性偏差,技术能力较差,学习和应变能力不足,自主摆脱失业困境的意识弱,大部分职工存在依靠政府解决困境的想法,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二)失业人员很难实现自主创业。

长期从事一个工种的职工,其思维定式现象普遍存在,极度缺乏思辨能力,对待突发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不强,除了自己从事的行业,对别的行业几乎认识为零,所掌握的技能也较为单一,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各种知识的储备与运用不足,缺少自主创业的想法,受思维惯性影响,不容易改变其思维模式,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自主创新创业难问题突出。

(三)失业人员的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去产能的过程中的失业人员往往年纪偏大,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一旦下岗失业的话,可能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的沦丧,可能使得整个家庭的生活无法支撑与维持,不仅关系到这一代人,也很可能影响到下一代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产能过剩行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北省的社会稳定问题和民生问题。

(四)政府对再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GDP往往成为考察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为重要的指标,因此地方政府为保持GDP的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和长远的经济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去产能势必会影响GDP的增速,所以地方政府去产能的动力明显不足。由于化解产能过剩带来的失业人员众多,安置这些失业人员耗资巨大,地方政府在各方面上的扶持力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据悉河北省2017年完成的6000万吨钢铁压减任务,涉及60多万就业人员的安置,每年需支付社保资金20亿元。去产能一方面使税收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又使得财政支出增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去产能的动力明显不足,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扶持力度更是薄弱。

四、河北省应对产能过剩过程中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企业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企业应该认真学习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切实结合自身情况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发挥自身的相对优势,向国际市场转移过剩产能,引导过剩产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变产能过剩为经济繁荣,既减少了员工的失业问题,又使河北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当前企业的薪酬体系不尽合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加大职工薪酬体系改革,尽力避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薪酬体系的层次波动来调动职工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热情,依靠职工的力量推进企业加速转型,同时要注意加大职工的技能培训与创业知识培训,使得职工掌握更先进的技能,避免其在技术能力方面被社会淘汰,扩充其在创业方面的认识和知识储备,经常设计相关项目训练,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

1.河北省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由河北政府相关部门引导,河北省产能过剩企业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部分应本着为本省企业谋发展、为河北省经济谋出路的务实态度,积极为我省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一带一路”的引导下,积极发展和周边贸易伙伴的往来关系,寻找合适的承接地,寻求中央政府的支持,尽快把我省的过剩产能转移出去,化废为宝,推动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省政府的努力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规划,帮助我省企业走出去,帮助我省产能走出去,实现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我省经济更好的发展。

2.政府部门应对产能过剩企业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或是创业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并做好后备工作。一方面,积极为产能过剩企业的失业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其完全可以胜任的公共服务职位,作为对家庭负担特别沉重的失业人员的救助,不至于让其丧失生活希望。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新的技能,寻到到新的工作机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重塑信心和思维模式,对于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政府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金进行扶持,帮助失业人员实现成功创业。

但是在鼓励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市场容量问题,不可过高的估计市场容量,使得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问题。鼓励的措施最后随着市场进行调节,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鼓励政策,让企业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未来政策的变化,只有能快速研发出新产品且实习雄厚的公司才能享受到鼓励政策,而实力较差的企业随着市场的快速转变可能分享不到政策好处,这样实力较差的企业就不会盲目的跟风研发生产,避免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问题。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产能过剩企业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或是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积极为产能过剩企业的失业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其完全可以胜任的公共服务职位,作为对家庭负担特别沉重的失业人员的救助,不至于让其丧失生活希望。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新的技能,寻到到新的工作机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重塑信心和思维模式,对于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政府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金进行扶持,帮助失业人员实现成功创业。

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王建优.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战略[J].经济学家,2000

[2]霍海燕.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政策选择 [N].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 (2)

注: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018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21-02

猜你喜欢
再就业产能过剩一带一路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