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016-11-29 04:02王凯娜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唐县07235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爱国主义美的

王凯娜(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王凯娜
(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 唐县072350)

摘要: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要求一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通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等。并且,在当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高校中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就是对此进行的浅析与探究。

关键字:阅读教学;学生;文化素养

前言

社会的进步和和人类的向前发展都需要人文教育。我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要在各个方面都满足人的发展和需要,并且要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这时我们做任何事的出发点,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要不断的将人们的精神生活带上新的高度,两者相辅相成,社会才能正常发展。人文教育是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培养的,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上,要通过语文教育,通过阅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就阅读文学素养的培养展开讨论,在分析素养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行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能够对文化素养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通过阅读教育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1.阅读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高。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阅读可以分为课上和课下两部分进行,在课上,老师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教授我们如何阅读的方法,课下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在文章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深深体会作者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生阅读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的优雅,会使学生的外表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观不断的增强,学生之间是需要进行交流的,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适应,阅读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感知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文精神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

文章中是作者对社会的感知与深刻的总结,是作者在生活的时候,对生活阐发的情感抒发,在文章中,学生可以充分的感知社会上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真实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中生活,使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自身的魅力。

二、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精神感召,激发爱国热情。

在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的是爱国英雄的伟大事迹,通过对任务的分析与剖析,为了爱国主义精神,不顾个人生死的故事,使人在阅读之后,激情澎湃,不断的激发人类热爱祖国的情怀,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还要召集爱国主义的其他资料进行阅读,对爱国英雄的事迹进行普及,同时在教举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爱国志士的行动,来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精心提炼语文教材中那些闪耀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受到语言文化知识的洗礼,认识客观世界,同时也影响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含有深刻爱国主义情操的课文,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面五星红旗》等,利用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

2.通过阅读使学生的亲情感得到提高。

人的文化素养分成许多方面,其中亲情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奢望他去爱别人、爱祖国呢?所以在教育回归人文性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先提高学亲情的呼唤,现在的社会是身份冷漠的,许多人会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犯罪,但是社会上好人还是非常多的,通过阅读教育是学生感受人间的温暖,去爱自己的父母,去孝敬自己的而父母,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真爱这条主线,抓住人物的对话描写,让学生反复研读、理解“那株如此平淡无奇,真正从内心当中去关心、体贴自己的父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爱能让人间温暖,让社会和谐。

3.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热爱自然,陶冶情操。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非常迷人的,是未知且着迷的,学生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丽,在大自然中可以使学生免得返璞归真,在大自然中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而情操,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产生热爱、产生保护。如《秋天的雨》,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的秋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把秋雨人格化,或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事物,很含蓄地抒情,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同时这种感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同时结合教材让学生搜集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去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从而为了美的事物而产生保护之情,这也是我们激励孩子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再比如《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观潮》、《丝绸之路》、《日月潭》等等。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熏陶感染,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这些都能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结束语

在当代的教育中对学生素质文化的教育至关重要,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它含盖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将来在不如社会的时候成为你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使整整起到了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雯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J],2014(09).

[2]周艳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文化素养[J],2013(0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13-0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爱国主义美的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