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角度试析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6-11-29 04:02蓝珍仔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33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供给侧文化产业现状

蓝珍仔(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0033)



从供给侧角度试析文化产业的发展

蓝珍仔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33)

摘要:供给侧改革近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热门话题,各行各业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质量与数量等方面掀起热火朝天的改革。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投身于改革浪潮中,针对文化消费与文化需求失衡、精品缺乏、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国家政策、市场主体、自身动力、版权保护等方面改革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现状;供给侧;发展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供求量和需求量失衡,供给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迅速的释放,文化消费的水平和需求日益提高,虽然文化产业在近阶段发展迅猛,在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变化,然而总体来说,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低端产品的供大于求,而中高端的文化产品却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制于我国现有的文化体制。

2.文化产业机构众多,集约化程度低。

我国文化产业近期才与文化事业脱离开来,诞生于计划经济之下,既受行政体制的保护又收行政体制的制约。基于其诞生的特殊情况,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效益不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特点全部化为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缺陷。

3.创新力不足、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也催生文化产业的差异性,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上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经济互联网时代,满足于此显然是要落后于世界的,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4.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相矛盾。

近几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然而作为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命的特殊行业,文化产业壁垒和条块分割与市场经济矛盾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市场要求公平、公正和公开竞争,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然而一些地方行政主体和企业利用其特殊性,垄断资源、操作市场,忽视市场的竞争规律。

5.国家政策与地方行规相矛盾。

由于我国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政策制定的特殊性,导致了行业和部门利益的保护色彩较浓重。因此,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较差。因行业保护、行业垄断等原因引发的冲突、矛盾一直没有消除,甚至有加深的趋势。文化产业部门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由于缺乏政策系统的创新支持,预期的改革效果并未出现,政府也就难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战略转变。

二、文化产业改革方向

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基于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力求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1.政府角色的转变。

政府在文化新形态的角色要有一个新的定位,针对我国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政策制定的特殊性,要从整体上进行文化政策的创新,为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动力源泉。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三大马车的要求。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行政、直接、一般调控转向政策、间接、重点调控转换,其主要涉及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等关键领域,从大局上把控,充分市场的竞争作用,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的拉动力在政府的推动力作用的转换下焕发新的力量。

2.文化产业机构自身角色的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①其要求从供给端进行改革,目的是提高生产要素,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文化产业供给端最大的源泉是就是文化机构本身,它是文化产业生态的主体,是动力机制中所有外部力量产生作用的最后承担者。②供给端改革只有从源头入手,才能取得最有效的效果。尽早出台文化机构分类改革方法,进行明细的分工,制定相关的政策,各个文化机构能够进行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提高供给效率;近几年我国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机构内部的人事改革也迫在眉睫。根据文化产业的实际需要,需对文化机构和人事进行资源整合和增量调整,优化资源,从供给端进行改革。文化产业机构产业性质说明获取合理的利润是其发展动力,如果缺乏利润机制,文化产业的动力就会削弱。因此改革应从整合资源、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来完成利益的实现。文化机构的改革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坚持落实国家部署,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系统的科学文化产业观,合理布局文化机构,使文化机构更加合理有效。

3.文化产品动力角色改革。

习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③他直击文化创作生产领域的要害问题。总的来看,文化领域既有供给总量不够的问题,也有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低端文化产品存在过剩,中高端优质文化产品相对缺乏;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高,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用力,推进文化领域结构性改革,提高文化发展质量效益,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因此要从供给质量而不是从供给数量对文化产业改革。而要提高供给质量,就要从创新入手,创新创作是好产品的源头,有好的产品才有好的市场,才能激发新的消费点,激发文化产品自身的创作动力。从供给侧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之处在于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需求特征,增加增产适应市场的文化产品,减少同样品质产品的生产,积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文化价值、艺术品位,更新产品开发理念、创意和内容。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强文化供给的有效性,创造和满足文化消费需求。

4.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改革。

文化产业的内部驱动力是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要使文化产业的动力持续不断,使它的价值链不断延伸和拓展,这就更需要法律的保护,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将对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是文化新业态得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构建、改革、保护和运用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步,被称为知识产权大国已实至名归,但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仍然阻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达110.2万件,连续5年稳居世界首位,商标注册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知识产权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核心专利少、品牌价值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偏低;我国每年海外获得专利达1万余件,还不到美国、日本的10%,知识产权贸易逆差逐年增加,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越来越高;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仍比较突出等”。④要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就要从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精神入手,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出台创新的保护政策,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法,是中国尽快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目前,我国处在知识产权大国迈进知识产权强国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已属于信息技术化时代。纵观国际,全新一轮的科技产业改革蓄势待发,创新将占据产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世界知识产权进行深度改革和调整,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作用将更加明显。纵观我国,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激励创新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只有从国家、文化产业机构、文化产品和知识产权保护几个方面联合进行改革,结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文化产业在发展潮流中永葆活力,持续创新,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力保我国快速从知识产权大国转向知识产权强国。

参考文献

[1]供给侧改革首登政治局会议 结构性改革是重点.[2016-2-3];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以全面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2004年中国文化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

[3]梁胜初.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供求关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5);

[4]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挑战 管理改革亟待推进,新华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95-02

作者简介:蓝珍仔(1984-),女,畲族,文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教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文艺心理学及文艺学方法论等领域。

猜你喜欢
供给侧文化产业现状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