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医三结合是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必由之路

2016-11-29 23:50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郭建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2期
关键词:慢性病骨质部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郭建军

体教医三结合是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必由之路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郭建军

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青少年体育,相关的指示和政策相继出台。首先要清楚,为什么必须重视体育?因为在我国乃至世界,哪怕最先进的医疗,也无法应对慢性病的挑战:医药负担急剧上升;慢性病发生率飙升;慢性病越来越年轻化。加强体育锻炼是国际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成功经验。学校体育的任务,必须从技能教育转向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目的,因为任何单独运动技能都不可能满足身体健康对运动的全面需要。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对2016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的解读指出,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对全民健身的突破性认识;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的认识,同样适合于青少年体育。那么,学校体育能否达到国家期待的预防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如何判断我们的体育达到了健康的目的离不开医学。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更是提出,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这些指示落实到2016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这些政策和指示都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学校体育的期待。

体医融合,落实到学校体育,就是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是预防慢性病从娃娃抓起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是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如果学校体育真的是以健康为目的,首要的问题就应该是健康离不开哪些体育内容?因为运动多种多样,如心肺耐力运动、抗阻力运动、拉伸运动等。没有体育与医学的融合,单靠学校体育,无法回答人的健康离不开哪些体育锻炼内容这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当今时代,实际上等同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必须做哪些体育锻炼?

现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为例。骨质疏松说明骨骼钙量不足,但身体对于饮食当中的钙营养的吸收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运动是影响钙吸收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其次,吸收入身体的钙是如何分布的?绝不是均匀分布。身体受力大的部位,钙沉积最多;而不受力的部位,钙沉积少。因此由于缺乏重力的刺激,太空人员面临的最大的健康问题就是骨骼大量脱钙。实际上,身体对很多营养素的吸收都与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如蛋白质的吸收与分布,若没有抗阻力运动,单纯靠补充蛋白质就不可能有特定部位骨骼肌的长大。能够让身体吸收更多的钙、让某特定部位沉积更多的钙的运动,我们称之为骨质增强型运动,如跳绳、快跑等。因为这些运动会导致身体的承重部位受到几倍于体重的力量的刺激。关键是快跑时,地面冲击力力线经过的部位,钙沉积多,而力线没有经过的部位,仍然需要额外单独做骨质增强型运动,如上肢等部位,否则就会发生上肢骨质发育不良的后果。为了达到促进骨质健康的效果,运动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没有足够的运动强度,就不会产生对骨骼的足够的刺激。实际上,心肺功能的发育与健康维护,同样离不开足够强度的运动。这些足够强度的运动,必须每周至少做2次,持续人的一生,才能达到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效果。而持续终身的运动,如果很枯燥,就难以做到。因此,运动必须带来快乐,带来身体的满足感,才能持续终身。为了达到可持续的效果,必须让孩子掌握一些运动技能,从而从运动中获得乐趣。但是,获得运动技能是为了让有效的运动持续终身。如果是无效的运动,持续终身也无意义。一些身怀运动技能的运动员,其健康状况并不让人满意,原因正是如此。

体育不仅是防控身体疾病的必须要素,而且是防控心理疾病的重要手段,因为运动除了健身功能,还有特别重要的功能,即交往功能。多一项运动技能多一圈朋友。足够的朋友圈,才有足够的与人交往的机会。有足够的与人交往机会,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发育与维护的首要条件。

为什么过去没有体育课,人类也可以生活得健康?为什么现代社会急迫地需要体育?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越来越多地生活在一个人造环境。这个环境剥夺了人类越来越多的运动的机会,如汽车剥夺了我们走、跑的机会;马桶剥夺了我们蹲起方便时大腿肌肉锻炼的机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我们逐渐丢了一些健康离不开的运动。

只有将体育与医疗相融合,才能真正让我们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课是维护生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重要性是任何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医疗负责健康的下游,学校体育则负责健康的上游。下游必须与上游合作,才能控制下游泛滥淹死人的问题。因为问题出在下游,很多学校体育工作者认为与自己的工作无关,而不知晓下游泛滥,但病根在上游。这也是党和政府如此重视学校体育的根本原因。只有体育和医疗相融合,才能真正让学校体育发挥促进健康的作用,首先满足身体健康对运动的基本需要。

体育医疗的融合,不仅是技术融合,同样非常重要的是话语权的融合。学校体育工作最需要的是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健康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底线。只有体育医疗融合,让医生宣传体育,让家长理解一顿饭不吃和一天不锻炼的危害同样大,才能动员更多的家长支持学校体育,才能把孩子们推向操场,才有可能实现家庭体育作业。

猜你喜欢
慢性病骨质部位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