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29 04:02李琴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唐县07235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生思维

李琴(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李琴
(河北省唐县罗庄乡南罗庄小学,河北 唐县072350)

摘要:新时期,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将扩大技术性教育的培养,缩小高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柔性教育的大环境下,具体的教育学科面临更高的教学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格外突出。

关键字:创新思维;小学语文;应用

学习是学问和研习的结合,也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建设。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教育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当代教育学者将学习与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成果称之为“学问”,做好学问是获得创新灵感的必经之路,有计划、有秩序、有意识地培养和研究创新意识的建立,是推动小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实用的对策,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贡献。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

小学语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板书授课模式,学生的学习范围被限制在教室内,思维也会受到空间地域的局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时代的元素或者大自然的风光,目的在于打破时间、地域以及思想的局限性。只有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才能够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创新性实践引入教学课堂中,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到田野去,在风中、雪中、雨中、在温暖抑或强烈的阳光下感受自然,获得内心情感的生活。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生化,通过对自然与生活最真实的接触能够引发学生的幻想。使其更能够懂得课文的意思。

创新思维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抽象的,细化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小学语文真正创建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创设情境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保护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闪光点,实现教学方式上的标新存异。

二、以图代讲,促进创新思维意识的建立

小学生对文字理解较弱,但是图画却能够生动而鲜明的为学生讲述故事的由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强大的,图画丰富的色彩以及多样的形状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的乐趣。创新思维意在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小学生的各式各样的学大教师在按照不伤害小朋友心理的原则上都要为其做好回答,并给予鼓励的话语。比如在《五彩池》这一课程中,文中说五彩池像葫芦、镰刀、盘子、莲花等等。当前的孩子有的并没有见过葫芦、镰刀、盘子、莲花的样子,教师可以将五彩池的图片展示给大家,并将莲花、盘子、镰刀等图片展示给大家观赏,并引导学生引用并列句的句式造句,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图像,比如天空中的白云,操场的树林等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的思维,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除此之外,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看图写作的教学环节中,改变传统图文教学中直接根据图像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点和学习方向,实现教学相长。

三、创设提问氛围,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心理障碍。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的鼓励,必然有助于消释师生间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其次,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间自由地交流,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使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种自由探讨的气氛,变“不敢问”为“敢问”。即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认为不能称其为问题,也应该加以赞扬鼓励,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爱动脑筋。即使我们认为学生提出的是傻问题,也不要嘲笑他,因为傻问题中往往闪烁着孩子的智慧火花。爱迪生小时候不就曾坐在鸡窝里孵小鸡吗?正是这种探索的精神和行为使他后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所以,欣赏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胆去实践。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探索、大胆质疑,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师是小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人群,对学生态度、思想价值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教师的优秀评价,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思考能力的鉴赏的同时需要掌握语言的表述范围,不能只延续自身的喜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积极的、正面的评价能够树立学生自信心与向上的心态。当然,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等。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身想法的环境,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逐渐增强对世界的感悟,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想天开与独具一格的创新意识。

活跃的课堂氛围建设是激发学生创新思想的必要条件,如果课堂是呆板的,学生的思想也不会有多少波动。教师将创新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或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表达记录在册,按一定比例计入学习成绩中。这样可以从根源上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进步。客观的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与开发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既能够学会又能够创新。

综上所述,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意识的培养是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变革精神,其次才能做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工作。学生的灵感来源需要扎实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创新意识的实践需要丰富多彩活动区域,这都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合作,为学生营造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实现国家教育方针对小学语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钱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12:5-57.

[2]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敏.新论小学语文创新意识教学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06:47-4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66-01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