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探索

2016-11-29 04:02赵晓丽河北省唐县军城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物生活化教学内容

赵晓丽(河北省唐县军城中学,河北 唐县 072350)



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探索

赵晓丽
(河北省唐县军城中学,河北 唐县072350)

摘要:新时代,学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主体,生物课堂应当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学习场所。传统的生物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生物课堂应当更加的生活化,增加其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为主要目的。所以构建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有助于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设,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课堂。

关键字: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探索

前言:

在生物的教学课堂中,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目的十分盲目,学会之后也不会运用,更无从谈及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因此对生物教学的方式需要进行改革,需要进行创新,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带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枯燥的生物知识引入生活当中,以生动形象的生活实现、现象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本文就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展开讨论,提出了几点构建生活化生物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形式生活化

传统的生物课堂授课模式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书本中记录,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被动而枯燥的,生物知识与生活相脱节,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遥远。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的距离,将课本知识运营到实践当中。以生活情景出发。

加入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融入实际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实际的生活问题引入生物知识,开启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学手段也可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生物教学生活化提供多样的帮手。比如多媒体,这是一个展示图片、视频、文字的最佳工具,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一改传统的板书授课的模式,为学生带来新的视觉体验。生物课堂生活化的目的在于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转为为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比如柴静的雾霾视频,他就以生动的动画形式展现雾霾在我们身体转化为毒素的过程,这种方法能够让对该部分知识基础为零的学生都能够懂得雾霾对人体的伤害。但是生化的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切合支出,以保障教学目的的实现。过度的生活化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会分散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选择课文内容时,要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难度,脱离学生的认知的问题即使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给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基于学生学习的安全感,是学生能够明白知识的用处,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知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千万丝联系,能够想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学生都能够了解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怎样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以为自己提供养分的有机物是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借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叶绿素在植物内部是如何作用的,以图解的形式将光合作用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又比如饺子馅往往会撒上盐用来去除蔬菜中多余的水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有这个生活的案例教授学生盐的浓度的变化会影响水分在物体内的保持率。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易察觉的问题。生活化的本质在于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直观的、易于理解的现象。这种教学能力需要教师掌握较高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知识转移的能力。

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生物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案例,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感悟,逐步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的联系。

三、将课后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传统的作业较为枯燥,缺少思维考察活动。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是可以将作业与实际活动相互联系起来,增加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以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作业中扮演的角色是导师,即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教师。学生通过自我探索不仅巩固知识,还能够增强自身实现的能力。生物知识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生活,感受生物知识。这些会影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追求。创新思维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需要有坚实的生活实践基础,继而开拓新思维,只有将学习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不断巩固,有效实现了生物教学的课堂延伸。

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实践,使实践更理性化,而不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开展题海战术,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课堂是浓缩的、微化的生活,生物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应当从生活中探索。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是遵循科学教学,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动剂。生活是科学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学生活化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设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课堂是顺应社会改革,是正确的道路。教师在在改革中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任军银.生物教学如何生活化,2014年5月.

[2]张新平.浅谈如何培养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2015年6月.

[3]叶晓媛.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生活化的生物课堂,2016年1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19-01

猜你喜欢
生物生活化教学内容
生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12话 完美生物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