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2016-11-29 04:02杨晖江西省宜春中学江西宜春336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重点教学方法改革

杨晖(江西省宜春中学,江西 宜春 336000)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杨晖
(江西省宜春中学,江西 宜春336000)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国对于高中的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实践中证明,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我国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高中物理作为理科学习的重点,其自身所具有的高难度、教学过程的复杂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的特点,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系列教学经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重点

引言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学生对于物理的准确学习与理解对于学生理论思维的提升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在新课标的条件下,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引导。在物理课堂上,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应该对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

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科的教学特点,为每一个学科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新课标要求下,是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的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开展合作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新课标下,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理解能力,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针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充满乐趣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前提必须是老师具有很全面、系统的物理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前沿的物理发展以及物理知识的更新情况,并且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深化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还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考虑知识的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物理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此提升教学的效率。

老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的应用创设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具有很多的教学实验,所以老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不应该仅限于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而应该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增加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理解。运用情境教学方式,如问题课堂教学情境、实验操作的教学情境以及质疑课堂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老师缺乏情境教学的经验,那么会很难达到这个效果。所以,老师需要培养自身的严密组织、指导与调控的能力。

在老师设置情境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情境所应用的科学性、艺术性、吸引性以及艺术性等特点,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及时更新物理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创设出更多更好的情境教学方法,从而丰富物理课堂。

2.采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对基本概念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时候,都是需要学习基础的物理概念,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解然后学生机械性的记忆,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后并没有深入的理解,然后做题的时候经常出错。而在新课标下,就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察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并引导学生对同一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对物理运动状态的影响,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探索与研究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在实验课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才能够达到理解知识的目地。所以,老师在设计实验课的时候,可以提示学生如何进行实验,并自主选择实验器材,然后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各自实验效果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对于实验的心得,然后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实验过程的设计。引进一些探索性的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加深理解。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老师应该应到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而不是老师一人讲解。在探究式的教学课堂上,最避讳的就是老师把全部的探索过程、探索结果预先告知学生,这样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目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探索想法告诉大家,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习题设计合理。

教学与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上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设计习题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合理安排,选择合适的习题来进行练习,而不能一味注重熟能生巧的习惯而进行海量的练习。在分析习题的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解题过程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指导,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三、结束语

新课标的提出,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标能够帮助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且还能更好的帮助培养出创新性的应用人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更需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兆阳.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08:55-56.

[2]田永华.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18.

[3]周建军.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A4:142-14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69-01

猜你喜欢
重点教学方法改革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之路
重点推荐
改革备忘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改革创新(二)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