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6-11-29 04:02丁晓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四小学新疆喀什8440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丁晓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四小学,新疆 喀什 844000)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

丁晓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四小学,新疆 喀什844000)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的拓展性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想要学好小学语文,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拓展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基本素养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水平,意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生升华,充分发展自身的个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拓展阅读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的教育体制,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拥有广泛的语文知识积累。教师要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探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扩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基本性的教学环节。小学语文的拓展性阅读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影响很深。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是能够深层次提高课堂效率的新型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报答情感的能力。其次,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三,拓展阅读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具有全方面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最后,拓展阅读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对艺术欣赏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得到灵魂上的熏陶与升华。

二、拓展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根本的主体原则。在旧的小学教育模式当中,教师总是很容易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课堂主导作用不够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完全是以教师授课为主体,这样的课堂氛围十分枯燥无趣,学生没有充分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探究,进行拓展性阅读,让一堂语文课上的更有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立足文章文本的主旨原则。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与文章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整个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对文本的讲解。无论是语文教材当中还是课外读物当中,文本有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内涵,小学生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这就有必要使他们去体会、去认识、去学习。语文教材文本阅读有限,那么拓展阅读就会是一个很有益的补充。老师在拓展阅读教学的引导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进一步来强化教学目标,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意义所在。

(三)把握科学方法的主导原则。拓展阅读教学的总体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为中心、以老师为保障的体系。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主旋律,这就要求老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把握好科学的方法来做主导,按照新课改要求,抓好学生这个主体,用讲解课文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有计划的尝试让学生拓展阅读更多的东西,例如可以制定分类人物传记类拓展阅读计划、景物描写类拓展阅读计划、历史事件类拓展阅读计划、文章体裁类拓展阅读计划等。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开设拓展阅读推荐课。此类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读的优秀书籍、优秀文章、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等,实现由老师推荐、由家长推荐、由学生推荐三者的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爱好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熟知各类图书、文章的内容,加深对书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推荐图书。比如故事幽默诙谐的作品,可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文章;感人至深的作品,可以写出几个描写的词语;旧闻轶事的作品,可以讲一些学生不知道的故事。同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作品中精彩的情景画面或人物形象、人物音频等,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拓展阅读的热爱兴趣。

(二)开设拓展阅读指导课。欣赏优美的书籍作品是一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对于一些语言优美、描写出众、感人至深的作品或者作品故事情节,老师有责任带领学生们仔细品读体味,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读写来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来学习故事情节的表现形式,对优美的句子、词语进行积累,并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加以运用。对于古诗、诗歌、散文等体裁的作品要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可以举办朗诵诗歌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优秀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开展互动性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互动学习方式。这是激发学生拓展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开展组织活动来进行教学,可以进行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之间的比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赛,选出几名老师和学生做评委,对每次表现给予现场点评。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层面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提高学习热情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再现作品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是人生成长的最初阶段,对任何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语文拓展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创设作品当中的情境,或者让学生参与作品情境的现实再现,将表面的文本通过图片、音频、视频、表演等途径来展示,活跃课堂气氛,拓展阅读教学目标有很大作用。

四、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新课改的发展需要,老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成好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拓展他们的视野,促成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更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鲁梅,胡顺伟.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14,33:75.

[2]宋晔.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措施[J].求知导刊,2014,12:144.

[3]袁洪举.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53.

[4]郑志霞.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 才智,2016,01:4.

[5]孙丽颖.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要点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4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1-01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