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6-11-29 04:02陈春玲广西桂林兴安县兴安中学广西兴安5413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化学课程高中新课改

陈春玲(广西桂林兴安县兴安中学,广西 兴安 541300)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陈春玲
(广西桂林兴安县兴安中学,广西 兴安541300)

摘要:为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施上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依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知识的衔接等方面而进行改革的新版高中教材是各位高中化学教师要仔细研读并且将研究结果合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将从新课改条件下探究提出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课程;策略

一、解析课改下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思想

与旧版相比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可分为选修与必修两个模块,不单单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动而且在内容上知识点的讲解更加细致、版面新颖且充实,学生对新版教材的接受程度也会相对容易一些。首先就内容来看,课改后的教材添加了许多新颖的知识模块、前言讲解以及课外拓展知识,例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以及弱电解质等方面的难点都更加细化,为帮助一些一线教师易于教学而改革的教学知识。但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上的内容后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探究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将这样的新知识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其次从教学结构方面来看,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对旧教材进行了更新调整,例如在课改后教材中将氨水、氯水的知识点置于弱电解质模块的后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好的掌握氢离子、次酸根离子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就教学目标方面来看,课改后的教材会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材中出现的很多实验都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而是给学生以及教师留出研究结果的空间,而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实验以及得出实验结论来验证知识理论的正确性,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了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实行课改后,无论是教育部、各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都会进行各种各式的的研讨会、培训会,教师也为适应课改后的教材改变了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可以在新的教材中快速找到合适的学习模式,而教师更加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对课改后的教材进行新的诠释,以往的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以及不在适用于新的教材。而化学本身是与大家的生活联系很多的一门学科,化学不单单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而是以实验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在新教材中很多实验是开放式的结论,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实验法、演示法以及观察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更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三、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将旧的应试教育改革,让学生脱离以往只是靠理论知识的氛围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因而新的教材会在难度上有所降低,在知识面的拓展方面更加重视,这样会让高中化学在与初中知识方面有更好的衔接,而教学内容的改变就要将培养目标相应的做出变化,教学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教学方式影响下,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案小组进行小组练习。如果在实验不具危险的情况下教师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不要惧怕失败只有在失败中总结出结论才会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完成了化学实验的目的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与主动性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之一就是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教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主要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设计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设想,最后要通过实验确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养成了带着问题去思考、实验的习惯而后也会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化学教师应当在这之中充分遵守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例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后就可以退出实验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只有让学生参与早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的状态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化学成绩并且可以培养学生一项学习技能。

五、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环节,利用化学实验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观察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中的乐趣。化学实验的奥妙之处就是即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还可以使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奇妙,以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例如镁条燃烧的实验,教师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后发出闪烁的白光,并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最后形成一种白色的固体就是氧化镁,这样的实验在视觉上是有很大影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并且提高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转换学生以往学习的模式将“让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自然而然也会有所提升。实验可以让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在将实验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这样的学生不但可以时时观察到实验的变化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学生实践的能力的培养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严格把握这一点要求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进行科学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探讨[J].课改聚焦,2022,(11).

[2]郝爱莲.在新课程标准下探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田.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2,(13).

[3]周福平.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策略与实践初探[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2012(l).

[4]黄巍巍.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81一8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9-01

猜你喜欢
化学课程高中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减负问题研究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化学课程中的能量与化学能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