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形于质,寓情于景
——当代首饰设计的意境美表达在教学中的研究

2016-11-29 07:06张晓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首饰意境设计师

张晓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赋形于质,寓情于景
——当代首饰设计的意境美表达在教学中的研究

张晓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意境美一词是属于中国人独有的字眼。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论文通过对具有意境美的当代优秀的首饰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首饰设计中意境美表达的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的首饰作品创作,研究教学中学生所设计的具有意境美的首饰作品从灵感源到作品实物的实现过程,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

意境;意境美;虚实;情景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具有意境美的首饰作品是设计者内心意象化情感外在表达的媒介,首饰作品通过虚实相间的空间造型形式,借助不同质感的综合材料,与相配合的精湛巧妙的工艺技术,帮助呈现出设计师头脑中的概念情感。

1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意境美

意境美作为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已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曾悟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语不仅凝练了传统佛学文化的精髓,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写照。在这样一种蕴含含蓄美、崇尚自然的民族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园林,中国传统文学,以及中国画等无不被渲染上一层诗情画意的色彩。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从诗词文赋中汲取出精华,并且将山水、楼阁、亭台、花木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自然美与建筑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风格鲜明而独特。我国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临水一座亭子,题以“月到风来”,把人与自然界的月、风、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自然与人生无限广阔的意境。另外,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上有意追求层次感,富有变化,虚实相映。时而曲径幽深,时而柳暗花明,风景豁然开朗,这种灵动且韵味悠长的创作手法,让观赏者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意趣。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白居易笔下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亦或是李白、李商隐等诗人的千古佳句无不营造着诗人心中独有的意境情感。诗人用充满想象的空间描绘出一幅幅或悠然淡远或清幽宁静或气势磅礴的美好画面。

中国绘画更是讲究”气韵生动“,致力于以形写神、追求神似,由此形成了西方重写实,中国重神韵的两大不同的艺术体系。王国维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中,就提出了“辞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他提出对艺术家的评价要把意境做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且用来衡量艺术家作品的质量优劣,这也使得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成为中国艺术家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最高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国独有的哲学道德、观念形态与文化意识,注重自然美与意境美,崇尚简朴,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对于我国近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当代首饰设计有深远的意义。

2 当代首饰设计中的意境美表达技巧

在中国,如果说五年前,对于中国人来说,当代首饰艺术的概念还比较陌生,那么五年后的今天,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专业首饰展览如同雨后春笋般展示着这个行业未来的潜在生机,与专业的首饰展览并进的是一些颇有特色的首饰沙龙与画廊,以及以个人名义注册经营的首饰工作室,这些首饰沙龙与画廊代理了诸多国内外首饰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连同其设计师的名字正在慢慢地走入消费者的视线中,成为独具特色的首饰艺术的典范。虽然在荷兰、英国、德国和奥地利,当代首饰发展已经有大约四五十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当代首饰在创作上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随着首饰艺术领域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伴随着国内各种首饰大赛、首饰展览与博览会的举办日趋成熟,中国首饰业正面临着国际化信息的大量快速的流入所带来的机遇、挑战与问题,在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首饰艺术作品的碰撞交流中,我国首饰设计师正面临着如何不完全被西方首饰艺术淹没而失去自身特色的危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首饰设计的意境美,让当代首饰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成为时代的主题。

2.1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当代首饰往往承载着人生命中最宝贵的经验与记忆,成为生命、时间和文化的载体。透过首饰的变化,甚至可以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尤其是现代人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当代首饰不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满足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一种享用与滋养。设计师在首饰的概念设计中将设计者的情感孕育其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意境化的语言来表现作品深层的内涵,以此为媒介,建构起首饰设计师、佩戴者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桥梁。

在西方,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具有意境美的首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将形体抽象成许多具有意境美的意像形态来表达作品的内在概念。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巧妙的表现设计意境。早在1997年SANDY BAKER就设计出一款抽象的首饰作品“无题”,作品充满意境美的风车造型让人联想到童年的美好时光和逝去的记忆。设计者借助小时候折纸艺术里的风车元素表达对过去的童真记忆的怀念,充满意境和想象空间。而PASCAL LACROIX在2005年创作的当代首饰作品“Winds of Time”则与其不同,同样表现时光,一个表现过去时光的美好,另一个则是用抽象的造型表现时光的速度像风一样转瞬即逝。这类作品表达效果往往“抽象、有意境、有韵味”,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意境美的古诗词。古人有诗“飘春风、山紫水亦青“,这里作者所见的春光不仅仅是山紫水青,而是把所有的自然春色都凝练在这段简短诗词中。读者可以从山紫水清出发,在春光这个大范围内尽情想象,如山下的人家,水畔的牛群……就好似一幅水墨画,给你留下了足够的空白。这就是抽象的意境美给人留下的美好遐想。正如俳句艺术一样,抽象的充满意境的形态所表现的首饰艺术简洁凝炼、含蓄而富有余韵。再比如古诗“雪中惜别人已远,木屐草履留痕深”亦是如此。字面没有人物出现,也没有说明他们怎样话别,但此处无人胜有人,此处无声胜有声。“雪中”的“足痕”,足以令人感到他们是多么的恋恋不舍,这些作者有意留下的省略,正是专门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难怪铃木大拙曾经写道:“感情达到最高潮时,人就会默不作声,因为任何语言都是不适当的……”。

2.2 二维空间中的终深感

不同于西方当代首饰造型较为理性的对点线面体构造与形态感知的设计体系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艺术从精神上就注重感性化的意境美表达,中国艺术家在二维的空间中表现纵深美、意境美,这种充满想象力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充满东方古典味道,是我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独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伴随着中华民族融于血脉中的传统民族文化对我国当代首饰设计的影响深远。

抽象的首饰设计作品的意境化所带来的设计力量正是由设计者借助一定的造型技巧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所决定的,从这个角度上看,首饰设计也可以说是一种活跃而有意义的思维游戏。承载于这个游戏之上的就是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深邃的思想,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物情感。合理的利用点线面体的构造,材料形态的模拟技巧,将中西方当代首饰视觉表达的技巧相融合,创作出具有东方意境美的首饰作品,对我国正在快速成长的当代首饰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2.3 虚实相交,打散后的重构

首饰造型的虚实相间,材料的软与硬,实与透,在空间的打散重构中展示着作品的灵动之美。造型中的虚与实是在对比中产生的,一组以线的造型为主的首饰作品,粗的骨架结构线与细密的编织线形成实虚对比,实的形状与镂空的形状形成实虚对比,不透明与透明的材料形成对比。将实的形状打散为若干单元,重新构建起新的三维空间,是当代首饰设计师常用的手法,同样,设计师尝试将完整的形态破坏、挤压、变形也属于对于空间的另一种重置。无论设计者采用何种创作的视觉表达手法,都离不开作品的情感概念精髓。一个脱离作品灵魂的纯形式的首饰作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3 教学中,具有意境美的首饰作品的创作

3.1 作品概念的意境美诠释

下面的作品是学生李春晓的系列首饰作品《解构·山河故人》,其设计理念来源于对生命对永恒的思考——“山河长存,你我皆故”。虽说生命就是一个圆,一帧“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景致,可斗转星移,时空变幻,或许自然才是亘古不变——万物皆秋靡靡而夏葳蕤,有条不紊地保持自己的生命节奏。而我们呢?被百年束缚着时间历程的我们,终将与泥土相偎…有限的我们与无限的寰宇,二者之间在以怎样的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着?设计师选择一种随性无形与规矩有形的造型方式,在设计中凸显有形与无形的穿插、对比,行云流水的自由无形被相框的结构性框架所表达的有限的光景所束缚。

图1 学生李春晓的首饰作品“解构—山河故人”

3.2 作品空间造型中意境美的虚实表达

如果说首饰作品的概念创新是作品的灵魂的话,那么设计者用于表达概念的造型手法与材料则是帮助作品实现一定的视觉外观的媒介。现代首饰造型中点的排列、聚散、跳跃、组合,线的延伸、扭曲、错落、构造,面的切割、镂空、镶嵌、搭建,体的透空、压缩、拉伸、扭曲、挤压、以及体与体的交错融合,都会从中透露出意境美的韵味。

图2的学生阮婷玉的首饰作品《时空·落叶》主要运用了面的叠加与面的扭曲的造型技巧。通过用不同质地的材料(999银以及白铜)和相同的叶片元素,以及抛光的999银和没有抛光的白铜中存在的色差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使用锻造工艺对面进行弯曲、卷曲等扭曲变形,使叶片随意伸展、回转,表现出运动感,最后采用不同的组合叠加方式将单元组合焊接在一起,以表达时空中落叶翻飞的意境美与沧桑感。

图2 学生阮婷玉的首饰作品“时空—落叶”

3.3 用综合材料表达作品意境美

将一定的造型技巧与综合材料的使用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材料的美感。设计者通过对于新材料的运用和处理,使材料的肌理效应与首饰构成高度的统一,一件作品所体现的意境才真正展现。海德格尔认为,通过安顿审美主体的灵魂而确定下来的艺术作品,不是幻影,可以超越现实指向理想、超越有限通往无限。犹如一个有限生命的漩涡,层层盘旋上扬,在某种意义上似乎超出审美对象本身意义,使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当代首饰重在研究与探寻首饰的内在价值,它早已摆脱了财富、豪华、奢侈、经久耐用及特权的寓意,而专注于对材料、形式、价值、色彩、身体与首饰等关系的研究。

4 结语

[1]李爽.浅谈中国国传统文化的意境美[D],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论文。

[2]Luo li ting.Jewelry Material in Diversified Practice.Ceramics Jewelry.[J]Art and Design.2009,(08).

作者介绍:

张晓燕(1977-),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现代首饰设计与制作。

The Study of the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Express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ntemporary Jewelry Design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elongs to the Chinese people.It refers to a kind of a sense of understanding,infinite,it is difficult to clarify with words.And is the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the coordin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 summed up conception expression skills beauty of artistic of jewelry design.Through analysis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ontemporary outstanding pieces of jewelry case,to guide students jewelry works cre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and research works from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hysical process in the teaching.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blem.

Artistic conception;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false or true;scenario

猜你喜欢
首饰意境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设计师访谈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推荐一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