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2016-11-30 01:16王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冠心病

王晨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12.6±3.5)分、社会心理功能(22.8±6.4)分、工作状况(9.3±2.9)分、医疗情况(10.6±6.1)分、体力(19.5±9.4)分、病情(19.6±7.3)分,对照组一般生活功能(6.2±1.7)分、社会心理功能(12.4±4.8)分、工作状况(4.2±2.0)分、医疗情况(4.8±2.3)分、体力(9.5±3.6)分、病情(8.5±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5.6±10.3)分,SDS评分为(35.9±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46.8±12.3)分,SDS评分为(47.0±13.6)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2

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常用的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对人体创伤较小,成功率也高,但是由于患者本人对该项技术不了解,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1-2],本研究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2±8.1)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科室的一般环境,教会患者使用床头的呼叫铃,入院后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熟悉医院及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初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初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就医环境,保持病室内环境卫生,房间内每天开窗通风,每天定时消毒,保持床铺整洁,定时更换床单、衣服,做好皮肤护理工作。患者可能会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和想法,护理人员要仔细的分析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了解每个患者产生内心疑惑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放弃内心不正确的想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部分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患者可能会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和想法,对于患者的疑惑,护理人员耐心的解释,使患者放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4-5]。(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可以使用肢体语言,使其感受到心里的温暖,医护人员禁止谈论患者的隐私及病情。(3)术后护理:食用温盐水纱布擦洗患者身上的血迹,给患者穿好衣服,送患者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12.6±3.5)分、社会心理功能(22.8±6.4)分、工作状况(9.3±2.9)分、医疗情况(10.6±6.1)分、体力(19.5±9.4)分、病情(19.6±7.3)分,对照组一般生活功能(6.2±1.7)分、社会心理功能(12.4±4.8)分、工作状况(4.2±2.0)分、医疗情况(4.8±2.3)分、体力(9.5±3.6)分、病情(8.5±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5.6±10.3)分,SDS评分为(35.9±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46.8±12.3)分,SDS评分为(47.0±13.6)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生活功能(12.6±3.5)分、社会心理功能(22.8±6.4)分、工作状况(9.3±2.9)分、医疗情况(10.6±6.1)分、体力(19.5±9.4)分、病情(19.6±7.3)分,对照组一般生活功能(6.2±1.7)分、社会心理功能(12.4±4.8)分、工作状况(4.2±2.0)分、医疗情况(4.8±2.3)分、体力(9.5±3.6)分、病情(8.5±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5.6±10.3)分,SDS评分为(35.9±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46.8±12.3)分,SDS评分为(47.0±13.6)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丘爱荣.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9-231.

[2] 吕春红.舒适护理在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39-240.

[3] 周国彬,朱丹丹,赵品丽.心理干预对初诊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感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55-256.

[4] 王继红,丁 亚,郭东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56-257.

[5] 袁 冰.连续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50-251.

[6] 鞠 阳,汪小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利尿剂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0-42.

[7] 鞠 阳,汪小华,仇静波,等.心力衰竭病人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一信念一行为对称体重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6):1550-1552.

[8] 刘铭雅,李云婧,朱 伟,等.强化门诊随访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7):588-59.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肠梗阻手术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