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在甘肃地区的免疫试验

2016-11-30 04:59贺奋义高生智刘全元张福亨马胡赛刘志军史万贵潘永红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包虫甘南州包虫病

贺奋义,陈 昌,高生智,刘全元,张福亨,马胡赛,刘志军,史万贵,潘永红,刘 旭,詹 芳

(1.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730046;2.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玛曲747300;3.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碌曲747200;4.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县745700)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在甘肃地区的免疫试验

贺奋义1,陈 昌1,高生智1,刘全元1,张福亨2,马胡赛3,刘志军4,史万贵1,潘永红1,刘 旭1,詹 芳1

(1.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兰州730046;2.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玛曲747300;3.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碌曲747200;4.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县745700)

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2015年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省甘南州的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的环县3个点进行了免疫试验,同时采取首免前、二免前及免后90 d的羊血分离血清,采用羊棘球蚴Eg95包被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0.99%~11.63%;二免前阳性率73.13%~85.57%;首免后90 d阳性率81.54%~98.44%。对照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0;二免前阳性率0~5.71%;首免后90 d阳性率11.11%~20.00%。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反应在羊只品种上有差异:山羊上有反应,而藏绵羊上无反应。

棘球蚴(包虫)病;基因疫苗;免疫试验;疫苗反应

棘球蚴病(echinoeo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带科(Taeniidae)棘球属(Echinococcus)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笔者等以包虫病多发地区、养羊大县、牧区和农区相结合的选点原则,选择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环县3个点进行免疫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1.1 绵羊 选择甘南州玛曲县、碌曲县的2~4月龄藏羊羔羊,首次免疫日期定为2015年6月13日,饲养方式为自然放牧。

1.1.2 山羊 选择庆阳市环县的2~4月龄绒山羊羔羊,首次免疫日期定为2015年7月28日,饲养方式为舍饲圈养。

1.1.3 分组 在玛曲县进行了试验组(100只)与对照组(40只)的设立,碌曲县进行了试验组(43只)与对照组(10只)的设立,环具进行了试验组(70只)与对照组(10只)的设立。

1.2 疫苗

为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生产批号:20140910;生产日期:20140908;50头份/瓶,有效期12个月。

1.3 免疫程序与免疫方法

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即间隔4周进行二免)。按瓶签注明头份,每头份疫苗兑1 mL灭菌生理盐水的比例进行稀释,每只羔羊颈部皮下注射1 mL,稀释后疫苗限3 h内用完。

1.4 免疫效果评价

1.4.1 安全性评价 现场观察免疫动物10 min,确定有无疫苗反应。

1.4.2 免疫抗体监测

1.4.2.1 分离血清 羊在一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分别采血3次,分离血清,冷藏运输1~2d,冷冻保存7~90d。

1.4.2.2 抗体检测 用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棘球蚴(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样品OD450nm≤0.3±0.05,判为阴性;样品OD450nm>0.3± 0.05,但≤0.6±0.05,判为弱阳性;样品OD450nm>0.6± 0.05,判为阳性。

2 结果

2.1 疫苗安全性

藏绵羊基本无疫苗反应,山羊发现有疫苗反应,具体表现为全群精神萎靡,饮食欲废绝,步态僵硬或不同程度的跛行,大多羊免疫部位无异常,有少量免疫羊注射部位轻微肿胀,有反应羊只约50%,部分羊尾巴下垂。检测8只羊体温,分别在39.5~41.8℃之间。认为是疫苗注射引起的应激反应,故及时采取了以下补救措施:全群羊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自由饮用;跛行羊肌内注射安痛定;重症羊肌内注射地塞米松2 mL,静脉注射10%萄葡糖250~500 mL;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跟踪观察。采取补救措施后3~5 d,反应羊只逐渐好转。

2.2 免疫效果检测

试验组:一免前阳性率为4.67%,二免前为80.00%,免后90 d为89.00%。甘南州玛曲县首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蚴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99%、85.57%、87.65%;甘南州碌曲县首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蚴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63%、73.13%、81.54%;庆阳市环县首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蚴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1%、78.69%、98.44%。

对照组:一免前阳性率为0,二免前为3.70%,免后90 d为17.31%。甘南州玛曲县一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蚴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5.71%、20.00%。甘南州碌曲县一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虫幼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12.50%。庆阳市环县一免前、二免前、首免后90 d羊棘球虫幼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11.11%。见表1~4。

表1 免疫效果检测

表2 甘南州玛曲县免疫效果检测

表3 甘南州碌曲县免疫效果检测

表4 庆阳市环县免疫效果检测

3 讨论与分析

(1)试验组二免后血清中羊棘球蚴抗体阳转率可达81.54%~98.44%,且3个试验点羊棘球蚴抗体阳转率均可达到80%以上;而对照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0.00%。这与他人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如张壮志等[1]以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His-EG95)对新生新疆细毛羊、山羊和巴音布鲁克羊进行两次免疫,结果显示二免后人工感染保护率均达到82.2%以上,最高保护率为89%。据朱兴全[2]等报道,宿主免疫后攻击原头蚴时,抗体滴度越高,攻击感染后包囊越少,表明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2)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中羊棘球蚴抗体阳转率在相同时间内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血清中羊棘球蚴抗体阳转率呈现增高趋势,即由一免前0.00%提高到90 d时的20.00%。不同品种羊只的疫苗免疫反应有差异,山羊有免疫反应,而藏绵羊则无反应。

(3)试验对照组绵羊包虫病感染17.31%,比詹芳等[3]调查的甘肃省部分地区绵羊包虫自然感染率9.68%要高近一倍,分析可能原因是选点所造成的。

[1] 张壮志,石保新,张文宝.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试验[J].中国人畜共患病学报,2008,24(3):252-256.

[2] 朱兴全,窦兰清,史晓红,等.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六钩蚴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原性[J].中国兽医科技,1991,21(9):6-9.

[3] 詹芳,史万贵,刘全元,等.甘肃省部分地区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5,34(6):73-74.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2.013

S852.7

A

2095-3887(2016)02-0048-03

2015-12-11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203NKDA017);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3-43)

贺奋义,男,研究员,大学本科,硕士生导师。

高生智,男,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寄生虫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包虫甘南州包虫病
浅谈犬粪包虫抗原实验室检测及分析
肝囊型包虫破入肝内胆管的CT、MR 诊断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能谱CT曲线对不同分型肝包虫的诊断价值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甘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