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行道树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2016-11-30 23:03陈庆斌张芳芳陈蔷魏立颖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养护措施行道树

陈庆斌 张芳芳 陈蔷 魏立颖

摘 要:城市行道树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行道树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态效益、遮荫功能及景观功能的发挥。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土壤的退化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行道树土壤亦是如此。本文对城市行道树土壤10年的变化情况做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防治行道树土壤退化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土壤退化;行道树;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34

Abstract:The function of urban street trees was very important. The growth of street tree directly influences its ecological benefits, shading and landscape features of play. B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oil degradation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street trees soil as well. This paper compared soil of urban street trees during a decade of change,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proposed various measures to control soil degradation of street trees.

Key words: soil degradation;street trees;maintenance measure

行道树是指有规律种植在道路两侧或分车带绿地中的乔木,它随道路的延伸把分散在居住区、单位庭院、街头、公园、河渠边等不同角落的绿地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绿色网络系统,对改善城市环境起着积极作用[1]。土壤是行道树立地生长的载体,直接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提供树木生长所必须的机械支撑,是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对行道树土壤更大的人为活动干扰,行道树土壤表现出土壤次生盐碱化、压实板结化、养分贫瘠化等土壤退化现象,土壤健康受损将直接影响到绿地质量和绿化效果以及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本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天津市城市主干道行道树建植初期的土壤理化状况,并与现在的土壤状况做比较,分析土壤是否有退化情况的发生及退化程度如何,为园林绿地土壤退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选择为天津市大沽南路两侧行道树(白蜡)土壤。大沽南路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是天津市主干道路之一,全长约7 km,车流量大。两侧绿化于2005年建成,行道树主要以白蜡为主,还栽有毛白杨、加拿大杨。道路两旁有居民区、商铺、学校、医院、市场等,人为扰动大。大沽南路建成时,土壤含盐量平均值为0.114%,pH值为7.6。建成10年来,土壤出现了板结现象,土壤紧实,透水性较差。

1.2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1.2.1 取样时间 本研究选择在进入雨季前取样,取样时间为2015年5月,样品取回后在阴凉处风干备用。

1.2.2 取样点分布 每200 m布置1个样点,在每个样点选择树木规格、长势相近的相邻2株行道树所在土壤作为1个组合取土,每个组合为3个土样的混合样,特殊地段或重点设施周围加密取样点。土壤容重取0~20 cm表层土壤。其他土样分层取样,其层次分别为0~30 cm,30~60 cm。

1.2.3 土壤的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检测项目及方法: 土壤容重(环刀法);土壤总孔隙度(经验公式:土壤总孔隙度=93.947-32.995×容重);全盐(5∶1水土比重量法);pH 值(2.5∶1水土比悬浊液酸度计测定);CO32-、HCO3- (双指示剂滴定法);Cl-(硝酸汞滴定法);SO42- ( EDTA容量法);Ca2+、Mg2+ (EDTA 容量法);K+、Na+(火焰分光光度法);有机质(重铬酸钾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对各项主要土壤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比2005年5月与2015年5月的土壤指标,观察10年来行道树土壤的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对比分析天津大沽南路行道树土壤的全盐、 pH值以及土壤养分情况(表1、 表2)。结果表明,土壤容重、pH值平均值均升高,容重由1.27升高到1.46,升高幅度达15.59%,pH值由7.6升高到8.47,升高幅度达11.71%,所有样点中全盐、pH值升高的样点达100%。土壤全盐平均值由 0.11%升高到 0.14%,升高幅度达25.73%,其中升高的样点比例占 53.3%,全盐含量变化不一。

在离子方面, Cl-、K+ 和Na+的含量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166.62%和27.84%。CO32-在2005年并未检出,但在2015年,有42个点位检测出CO32-,占检测点位总数的46.7%。HCO3-,Ca2+,Mg2+,SO42-呈下降趋势,下降比例分别为43.03%,31.2%,75.25%和11.96%。

土壤有机质平均由29.69 g·kg-1下降到21.84 g·kg-1, 降低幅度为26.43%,有机质下降的样点比例占总数的74.4%。

3 讨 論

(1)与2005年相比,土壤pH值、容重升高,变幅分别为11.71%和15.59%,说明10年来土壤碱性升高,土壤环境向偏碱性发展。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变得紧实,这与杨金玲等[2]、陈祥等[3]所做的研究结论一致。在人为干扰下,使土壤全盐含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升高。

(2)Cl-、K+ 和Na+的含量上升,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盐分的增加主要以氯化物为主。CO32-可水解为HCO3-和OH-,那辉[4]在土壤pH值与浸提液碳酸根离子两者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土壤浸提液中碳酸根离子(CO32-)的含量滴定法可检出,则土壤的pH值超过8.5,且碳酸根离子(CO32-)的含量与pH值大小呈正相关。 CO32-的检出,是导致土壤pH值升高的原因之一。

(3)有74.4%的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降低幅度为26.43%,说明在城市人为干扰下,土壤出现了养分含量降低的情况。

4 关于城市行道树土壤养护措施的建议

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对城市园林土壤的天然结构造成破坏,这使得原土表层 (或腐殖质)被剥离或埋藏,土壤间隙小、通透性差,土壤普遍过于紧实和板结,土壤容重高,粗骨物质增多,有机质等有效养分含量偏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少等。对行道树土壤的养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的改良措施。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基础上,使用有机肥,改良城市园林板结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园林生态城市。

4.1 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质地

在日常管理中不要施用无机磷肥,大量的无机磷被土壤固定会形成磷酸盐沉淀,加剧土壤的板结[5]。建议长期适量施用有机肥,因为有机肥料含有许多腐殖酸等酸性物质,可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改善板结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板结程度。长期适量施用有机肥,还有利于增强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6-7]。行道树树根分布比较广,吸收水分和养分基本都在须根部分,因此施肥的位置要靠近须根部分,不能靠近树干部位[8]。

4.2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管理措施

在绿地重点地段可设围栏保护,对行道树基部可增加防践踏设施,如警示牌、碎石、铁栏等,园林绿地人行道则建议尽量使用透气铺装,以促进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大部分植物都是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因此新建绿地工程中应减少粘土的使用。极紧实土壤(容重>1.60 g·cm-3)、渣砾土壤和盐渍化土壤是不适宜栽种植物的,应采取改土等相应措施。

4.3 协调相关部门规范使用融雪剂

当前,融雪剂已成为导致行道树死亡的最主要的杀手[9]。政府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合理使用好融雪剂,规范融雪剂的使用操作规范,建议使用融雪剂时应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融雪剂, 禁止将含有融雪剂的冰雪堆放到绿地和树池内[10]。道路喷洒融雪剂时与行道树之间设置安全距离,避免融雪剂直接喷洒在树干及树池内;人行便道不撒融雪剂,鼓励用人工清扫便道积雪。养护单位要重视融雪剂对土壤的污染,避免对行道树造成危害。下雪天及时协助环卫部门做好人行便道积雪的清扫工作,对重点干路、公交车站等行道树加强看护,确保融雪剂不直接进入树池内,同时要加强对已经受到污染土壤的换土工作。

4.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城市土壤功能的认识及相关的环保意識

通过法规加强城市土壤质量管理。由于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对国土资源的管理都非常严格,有关城市土壤管理也有相应的立法[11]。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城市土壤立法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这方面的意识也不强。因此,在时机成熟之时应加强这方面法规的建立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杨芳绒,李丰芹,张体英,等.城市行道树生长环境分析与养护[J].河南林业科技,2001,21(3):26-28.

[2]杨金玲,汪景宽,张甘霖.城市土壤的压实退化及其环境效应[J].土壤通报,2004,35(6):688-694.

[3]陈祥,包兵.重庆主城区园林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3):58-59.

[4]那辉.土壤p H 值与浸提液中碳酸根离子两者关系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4):51-52.

[5]郑浴,张艳丽,王琨,等.城市园林土壤板结机理及改良研究[J].农学学报,2011,1(2):25-29.

[6]张晋京,窦森,朱平,等.长期使用有机肥对黑土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固态13C核磁共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6):2223-2228.

[7]卢树昌,贾文竹.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及演变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23(5):219-222.

[8]蒋桂萍.园林绿化中行道树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5):241-241, 244.

[9]袁学文,甄芳洁.北京地区城市道路行道树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园林,2014,30(2):46-51.

[10]谢俊萍,崔锡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道树树势衰弱浅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1):98-100.

[11]刘艳.北京市崇文区绿地表层土壤质量研究与评价[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104.

猜你喜欢
养护措施行道树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行道树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漫说古代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