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反思

2016-11-30 17:03胡文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新课标

胡文娟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缺失与不足,结合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阐述了跨文化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原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固然离不开文化教学。由于各国在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一、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

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其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二、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国学生学英语大多数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小学开设英语课。在传统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授课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词、句、语法的语言规则的讲练,而对于文化知识缺少了解,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有意无意予以忽视。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文化教学更被认为没有必要也无法开展。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初中三年甚至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后,尽管脑袋中也装满了单词和短语,仍然不能随口说出完整流利的句子;就是在中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的今天,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平时注意听、说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文化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至于语言使用不当产生交际方面的一系列失误。

结合本人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来说,初中和高中教师上课的内容几乎很少涉及到文化方面,学完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都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哪些国家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知识的了解就更少之又少了。当教材中的某篇文章涉及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时,老师才会蜻蜓点水地提示一下某些方面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不会把文化知识当做专题来进行比较系统的讲授。总之,中学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薄弱,也无意去培养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是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以字词句语法为中心,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往往只能停留在对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几乎无从谈起。

三、在中学阶段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教育。语言在交际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固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学英语教学法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对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然而,很多学者在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意识到:学习一门外国语,如果只掌握其基本语音,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虽能造出或讲出许多符合语法和语义规则的句子,但在同外国人的实际交际中,往往有些句子用得不得体,与外语的文化系统不符,因此导致交际失误。如果交际双方有意促使交际的顺利进行,他们必须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且在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否则,交际就可能被中断。因此,外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而还应把与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明确纳入教学之中,使外语教学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完整地掌握所学的语言,按照语用原则进行交际。

四、中学英语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词汇教学中彰显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大量的词汇都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比较同一词汇中英国家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

例如,在我国的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能兴风作雨的奇异动物,它也被视作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龙”被作为皇帝的象征。因此,汉语中就出现了“龙的传人”“望子成龙”“凤子龙孙”等表述。而在英语国家,“龙”被视做是一种口中喷烟吐火的可怕怪物,也指凶猛之人和专制、邪恶的力量。因此,我们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英语中的“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就是为了能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又如,在中国,“red”一词除与喜庆有关外,还象征革命和胜利等积极意义,而英语中的“red”却意味着危险或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在“He is cool”一句中的“cool”一词,我们常把它理解为很冷淡、不热情,但对英美人而言,它却是指人镇静、冷静、做事有条不紊。

2.在课文和对话中渗入文化背景知识

课文和对话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和对话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教学,还要注重文化层面的教学。

英语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很多涉及到文化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文物、人物传记、科学技术、音乐体育、动物保护、旅游、节日、农业、卫生、幽默、主题公园等。要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应注意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播一些文化知识,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加强课外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文化。比如,在学习感恩节时,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大量有关感恩节的信息,如感恩节的时间、习俗、庆祝方式等,使感恩节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3.加强课外学习的指导

教师还应注意加强课外学习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去接触和积累文化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有关的符合中学生水平的书籍、报刊等,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利用互联网资源,观看一些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中英文化差异的现象。

此外,学校应积极创造英语文化学习的氛围。譬如,可通过宣传栏和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幽默故事、笑话等,利用这些展板定期进行英语文化宣传;也可组织英语角、开展有关中外文化差异的小型知识竞赛、圣诞晚会等一些英语活动,排练一些小剧目,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在语境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这些英语情景的创设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

五、结语

外语教学既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素质,拓展思维方式的过程。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渗入有关内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统一起来,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吕良环(2003).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P191-196

[2]吴忠芬(2009).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12:138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