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乡土文化进入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

2016-12-01 10:00罗敏张世萍
重庆行政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

罗敏+张世萍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指对“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1]”,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审慎的明辨和扬弃。学界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特别是在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下或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或沦入文化虚无主义。但这些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更缺少从大学生自身选择角度的诠释。文化自信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意识和行为两个层次[2]。我们从大学生具体的课堂、课外生活入手,期望见微知著,揭开这些变量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层面的影响,并寻求解决的路径。

一、文化自信——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感知状况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既处于校园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置身于各大学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中,又在课堂外时刻遭逢广阔无垠、光怪陆离的社会大环境熏染。我们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实施境况分析、选修课设置和大学生周末文化活动安排调查三个角度切入,剖析他们遭逢中西方多元文化“诸神之战”时的抉择。

(一)与历史、当下隔离的锦上添花——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困境分析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培育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引导他们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之后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创办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异彩纷呈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在化解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至今日,思政课“社会实践”践行如何?调查发现其开展举步维艰。

其一,对大学生而言,它是无用课程偶尔的点缀。实践教学办的好的学校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读书笔记、情景教学、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案例讨论、社会调查等,如西昌学院、川北医学院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来实现。但由于大学生认为思政课乏善可陈,故精力投入欠缺,研究意识不够强,读书笔记、学习报告沦为“走过场”。学生对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如模拟法庭等兴趣高昂,但辐射面太过狭小。各项参观(包括博物馆、革命圣地等)最令学生兴奋,因为可以走出校门旅游,但组织一两次的参观只能短暂感受中国革命历史上或震撼人心、或催人泪下的片刻,这些瞬间记忆仍难融入大学生骨血,成为他们文化建构中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参观养老院、做志愿者缺乏长期性,只是学生“一时冲动”,昙花一现。

其二,对教师而言是披荆斩棘的孤独探索。思政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但落实起来荆棘丛生。首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政课作为公共课,学生基数大,由于经费不到位,师资力量不够,更重要的是学生安全等问题任课教师以个人之力“难以承受之重”,所以不能也不敢组织学生普遍参观。为了从教学计划上完成这个环节,只能选择二三十人代替一个年级几千人,普及性效应不足,起不到普遍性的震撼效果。其次不是巧妇不会炊。“实践教学”安排了社会调查,但社会调查包含一系列调查问题设计、技巧,调查内容整理、反思。近半数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一般或较低[3],对实践过程中的细节无法做出引导,导致学生应付了事,甚至随意编造调查结果,滥竽充数。

第三,从学校层面看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轻视它。越来越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大会小会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但实际操作却有些背道而驰。首先,缺乏稳定的资金供给。故开展实践教学之前,任课教师首先得有强悍的“攻关”能力,从学校的口袋中撬出一笔钱。而且没有长期、稳定的经费供给,无法一直贯彻。其次,学校对“实践教学”配合力度不够。学校行政部门对于学工部、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特别重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却似乎是另一张皮,仅仅是任课教师的事,被排斥在外。

第四,从社会大环境看,它并未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大学生思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全社会都应参与其中,大开方便之门。但以笔者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为例,目前仅在建川博物馆挂了牌,因为这曾是一所免费的博物馆,接待学生所花成本低。社会上数量有限的博物馆、纪念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不愿接受学生免费参观。同时校外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偶尔接待一次大量学生还行,但如果经常性的,就成为负担。

(二)技术性、实用性、舒坦性的主场秀——高校选修课文化旨趣解剖

大学要成为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需要营造一种绚丽多彩的文化感知环境,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当代大学生。这一责无旁贷使命的践行,在大学课堂教学环节除必修的思政课等外,门类繁多的选修课是最佳途径。我们以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所高校2014年下半年选修课为调查对象,将五花八门的选修课划分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现代社会管理(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类)、自我修养(个人的生命、生活、艺术和职业技能等)、外国文化(文、史、哲等)、中国文化、外语、体育7个门类。研究各校课程分布重点,剥离共性,展示当代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文化旨趣(见表1)。

经过细致梳理,我们发现目前高校选修课设置有以下特点:

其一,技术性。各高校类型与选修课的设置有极大相关度。如四川大学作为综合型院校,理工科门类齐全且实力强悍,所以“自然、科学和技术”比例最高,达34.7%。西南财经大学是经管类大学,当代社会经济管理类设置精细,达30.1%。西南交通大学以工科为主,因学科领域跨度大,专业技术性极强,所以选修课重在将工科理论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实用性自我修养课,如化学与日常生活、大学生爱情心理学、美容皮肤科学、饮食文化与食疗养生等,其中生命、心理、材料3个学院为主设置了近40门选修课。四所高校理工科类课程都规避“为知识而知识”,强化以“改造世界”为目标能快捷转化为物质形态的技术性,渴望通过短暂的学习转换为可操作性技术。

其二,实用性。四所高校在设置选修课时“自我修养”类都浓墨重彩。它们关注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期望大学生满意就业,祈望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一帆风顺。因此心理学、居家生活类课程,如青年心理、美容与医学保健、合理饮食与健康 、职业形象与职业礼仪等实用性课程比例较大,高居一、二位,且学生选课人数普遍较高。

其三,舒坦性。表一数据显示,各高校“中国文化”课比例微小。首先,马克思主义类在设置选修课基本上被规避。四所高校只有两门该类课程:“周恩来生平与思想”和“经典红色电影赏析”。且学生兴趣淡薄,以“周恩来生平与思想”为例,该课程可选人数180人,但实际选修人数不足70人。其次,舒坦性是最重要。有学生表示,选择选修课第一个因素是该课程容不容易过,上起来轻不轻松。故大多数“中国文化”课都是概论课和鉴赏课,如中华文化、中国酒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文化古迹鉴赏等。它们大多泛泛而谈,上起来“轻松愉快”。细数这600多门选修课,只有2门课——“国学经典《孟子》导读”和“国学经典《庄子》导读”研究中国传统典籍。这细微的声音表明传统中国文化日益衰微,传承几欲断裂。高校在“浪漫的民族主义”[4]背景下拨动这些过去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残存的琴弦,但曲高和寡,大学生选课率并不高。如果“儒学代表了中国文化,儒学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价值”[5],目前中国高校似乎主动抽离中国文化这一最根本的支柱和根基。五千年中华文明残余的只有各校光怪陆离的养生法:如“太极拳医学”、“酒文化与养生之道”、“茶文化与品味生活”等,且学生趋之若鹜。

其四,多元性缺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现代性的衰落,全球舞台出现了文化认同的去霸权化、去同质化。以美国为例,随着夏威夷人、印第安人等对自身权益的主张,美国校园里出现了一种强有力的消除关于西方文明标准课程的运动,它们被排挤出大学课程表,取而代之以非西方文化和社会的课程[6]。时隔20年,对比中国大学课表,除极少数“中国文化”课程外,只有以西方各国为轴心的文化课,不关涉其他任何文明。各高校都注重西方文化及其工具——外语的设置,数据比“中国文化”类基本上高一倍。这意味着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外的历史文学哲学、风土人情、流行风尚、文明礼仪等对中国大学生有炙热吸引力,成为他们个人素养培育的风向标,有的人甚至成为西方的皈依者。而且在“中国文化”中,这四所地处少数民族众多、地理风貌多姿多彩的西南高校,600多门选修课只甄别出2门专注于独具一格的风俗人情,“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和“巴蜀揽胜”。可见各高校几乎都对中华绮丽多姿的文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漠然视之,多元性极度缺失。

所以,当前中国大学选修课的优点是强调技术性、实用性,但某种程度上又是舒坦性至上的做秀,营造一种急功近利,迎合大学生偷懒取巧心理的文化感知环境,以西方的思想人文风情为导向,对中华民族文化研读和揣摩的热情枯竭,对神州各族各地风貌品味兴趣缺乏,唯剩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实用性截取。

(三)疏离的无心放纵——西南交大大学生周末活动安排个案剖析

走出课堂,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如何?加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尊敬和坚守吗?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塑造,既受学校正面价值的引导,也受信息爆炸时代社会百态熏染。为了解大学生的文化状况,我们以“大学生周末活动安排”为题,以命题式和开放式问卷方式,在西南交大发放了500份问卷。在收回的476份问卷中,理工科学生394人,文科学生82人,男生411人,女生65人。问题1“大学生周末活动安排”回答状况统计见表2。

从上表看,大学生周末活动有以下特征:1.放纵的周末。绝大部分学生周末睡饱懒觉后都安排了轻松愉快的休闲类活动。在周末学生投入到休闲类与学习类人次比例分别为,男生3.1∶1,女生2∶1。2.研究意识薄弱。与学生的攀谈发现,即便他们在周末安排了学习类活动,多是完成上课布置的任务。发掘兴趣点,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主性意识较弱。3.以网络为中心的虚无主义游逛。大学生投入到网络内外的人次比例为男生1.97∶1,女生1.84∶1。在网上又以“无目的浏览”、“聊天”、“看影视剧”和“打游戏”等活动为主。在这些漫无目的的游逛中,一部分大学生厌弃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在他们看来是走过场和空洞说教。比起正面报道,他们更关注各种负面消息,对社会的不廉不公不平不义嫉恶如仇。同时西方娱乐文化“诲暴”、“诲淫”、“诲盗”,在宣扬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冲击下,历经“诸神之战”纷乱后的大学生只余虚无,故有同学在调查表中感慨生活“无聊”、“空虚”。4.隔离的心灵。虚拟网络世界阻隔了大学生融入生活、社会场景的沟通交流。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在周末安排了社团活动与他人交流,或打工来体悟社会。大部分大学生交流主要通过网络聊天,这种方式或见字不见人,或见人听声无情境。“这种沟通方式中没有活生生的人,没有真实的存在,没有时机,没有境遇,没有默契,没有领悟,没有深度,没有意义。”[5]故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是剥离了文化场景的单纯文字与画面的传输。

一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景点,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和蓬勃生机。在这些地方徜徉徘徊,或许能触动当代大学生思古之幽情、叹今之壮志,从而激发他们对华夏文化之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文化之坚毅信仰。我们将西南交大附近成都著名休闲文化景点按照商业、历史名人、名山大川遗址、地方特色古迹、现代创新五类罗列,作成问题2“参观成都市及其周边文化景点”,调查他们的参与情况(见表3)。

调查发现大学生文化之旅有以下特点:1.西方休闲方式极富魅力。作为一个以文化为先导的体验性、探索式的现代主题公园,欢乐谷对大学生有巨大吸引力。仿西部牛仔的着装、异域风情的建筑、神秘而诱惑的西方节日狂欢(如万圣节等)吸引了三分之一的同学进入欢乐谷,且有七分之一表示还会再去感受“洋庙会”。2.中国历史文化景点的“死物”索然无味。如果说欢乐谷给大学生展示了一种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生机盎然的参与式狂欢,那么独具西南风情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陈列的是他们一窍不通的“被妥善地收藏在玻璃橱窗里”的“美学价值碎片”,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展现的是两段残存的历史碎片,“不再是生活于他们所处的社会中,亦即没有围墙的自然世界中的活人”[4]p374。所以当我询问一位同学,假设武侯祠、三星堆等历史名人和特色文化遗迹门票降到10元,会再去吗?他直接给予拒绝。“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或自己的文化是一件古董,那也就等于把自身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为观察家提供微妙的心灵震颤的东西,一种过时了的因而死去了的东西。”[4]身心疏离之旅。成都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坐快铁不足1小时,所以有近一半人次去过。但请他们聊聊对“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感悟时,他们支支吾吾,最后以“没想过”结束对话。所以即便部分大学生爱旅游,也没有挖掘、体悟文化的自觉。

大学生走出课堂放纵于网络,只获得心灵疏离的交流、思想战场厮杀后的虚无。他们迈入社会积极参与富于西方风情的文化活动,缺乏主动体悟中国文化的自觉,中国历史文化对他们而言是味同嚼蜡。所以,部分大学生意识层面缺乏对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尊敬和肯定,更没有发自肺腑的信仰。

二、解决路径——乡土文化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霍耐特讨论主体间承认关系时说:“假如我不承认我的互动伙伴也是具体的个人,那么他相应的反应也就让我感觉到我自己也没有被当做同样具体的个人来承认,因为我恰恰否认了他所具有的可以让我自己得到自我确认的个性和能力。”[7]只有每个主体特殊冲动的自然性质得到他人承认和肯定,自信才能发展起来。所以自信产生于自身需要得到他人承认,产生于心理感受到“爱”。只有当大学生的个人心理需求得到确认和满足,才能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价值和“爱”的情感。我们认为将乡土文化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获此效果。此处的乡土文化不限于费孝通先生根源于中国传统农村小农生产,区域间相互不接触、生活孤立的村落文化。在当前中国城镇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孤立的村落文化已不存在,而发展成一个乡镇、一片社区、一座城市的民族风情,扩展到具有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乡土文化纳入实践教学,从个人角度可让他们坚守生存根源,从民族立场可以传承文化血脉,从全球视野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醇厚的人文根源,实现与西方科学价值体系的平等对话,兑现生活样态、民族文化、国家政治认同由生活而起、由情感而入。

首先,坚守生存根源。在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已没有能保持相对孤立的农民和村落。一方面乡土文化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价值观被质疑,传统艺术因缺乏传人濒临灭绝。另一方面随着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卷入经济大潮沦为漂泊的浮萍。“当人们离开农村来到城市里,就很难再回去了。”这是农村年轻人的感慨。当代中国大学生沉陷于经济全球化洪流中,将他们的根遗忘了,将他们的来路遗忘。“我漂泊,我徬徨”,兰斯顿·休斯之语正代表了这种心态。故广东省一位学国际经济贸易的大学生喟叹:“我不能计划我的命运,所以我也不计划我的未来。”[8]

“我希望成为有鲜活文化的群体的一员,像在美国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或吉普赛人的营那样。那里有一些实质性的文化。而我所拥有的是空虚无聊的。没有什么能使它变得强壮和吸引人。我渴望生活在富有文化的社会中。我不知道它将是哪个。哪一个是最富有的。……在哪里会有姑姑叔叔和堂兄弟组成的紧密的家庭结构。他们对他们的第二代堂兄弟都很熟识,很亲密,都介入了相互的生活。这对我来说从未发生过。我想,在这儿是我一个人。我并没有许多朋友。我到许多地方旅游。但是我没有一个大的文化……生活在他们成长的地方的人们有更大的文化……我甚至在家乡中也没有它,在我母亲生活的地方。它对我来说永远不是那儿。”[6]Waters的感叹是今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土森林中大学生贫乏生活栩栩如生的写照。一个省份有一个省份的曲调,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收藏,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符号。所以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家乡,领会那山那水那人那语,构建起一种宁静空远的纯美感悟,深化桑梓之情,同时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奉献一份力量,坚守住自己的根。

其次,传承民族血脉。近百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比如今日研究中国儒学的只剩一些文化热心之士。对大学生们而言,诸子典籍枯燥、晦涩、乏味,还不如外文原著易懂,他们宁愿读后者。虽有个别学校觉醒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但在长期技能教育培养方针的指导下,教育模式简单化,出现了传承之痛。优良传统文化的缺位,社会转型带来的震荡,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的同时,西方文化虎视眈眈。“美国文化,无论雅俗,其对外传播的力度是自罗马帝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况且其中还颇有新意。罗马和苏联的文化影响止步于军事边界,而美国软实力统治着整个世界。”[9]它们的触角向纵深延伸,辐射到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和盛行的大众文化和媚俗文化,忽视甚至蔑视传统文化的本有价值。思想上爱国意识淡化、冷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锐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弱化。不可否认西方文明有可取之处,但如果我们自己的精神宝藏都不能保存,又如何吸取他人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文化传统,也就丧失了其生命,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同样,如果一个人否定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就否定了自己的民族生命,从而否定了自己生命存在的具体历史文化形式,这个人也就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而只能变为一个无形式、无内容、无历史、无特性的飘荡无根的纯粹概念。”[5]离开了自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大学生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大学生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血脉的重任。即便这种文化认同是一种在情感上执着于自家历史,一种信仰“需要承认历史”的窘迫,一种对曾经丧失的东西的补偿性行为。

“文化认同在最强的意义上,它是用种族或生物遗传的概念表达的。在最弱的意义上,……是指‘生活风格或生活方式”[6]。乡土文化——璀璨夺目的手工艺品,家用器物的演替更变,邻里街坊的相守相望等——关注百姓日常劳作生活,是中国博大深邃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故以乡土文化为突破口,让大学生从具体形象的器物、硬设施等感性东西入手,进一步了解古人的活动和行为,探索古代社会的组织设施,赏析传统的文字语言,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丰满立体的形象。

再次,持守政治信念。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撒切尔夫人从一侧面揭示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弱势。一方面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大学生刚走出思想政治课堂,就遭遇到了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席卷而来的各种消费符号,一个附着在牛仔裤、可口可乐、iPad、狂欢节等上面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积技术、经济、政治等相关价值观念组成虚假消费的行为模式和经验感受,“其最终目标则趋向将所渗透的国家的消费者塑造成以跨国投资者的利益为核心的新潮消费群体,逐渐成为文化帝国主义试图实现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统治策略的践行者和拥戴者。”[10]所以中国大学沦为向西方大学输送学生的人才培训部。

作为高于生存需求的精神境界诉求,政治信仰的建立需要发自肺腑的精神感召,而不能用强制性方法。也不能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自由主义”去诠释,我们得摆脱把一切置于西方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别人的命名系统须臾不可离的文化自我殖民。“今后无论中国遇到多少困难,都别无选择,惟有以自身丰富的传统资源来迎接现代化的种种挑战。”[11]正如萨义德等人强调,我们应回到更为久远的中华民族人文风物上挖掘其源头。希腊式“过去进入现在”的现代化认同路径提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感起点。比如散见于华夏大地的碑刻书院,表达了儒者持守的不敢忘天下的入世情怀。这种因情而入的悲天悯人,为“和谐”、“文明”、“友善”做了历史的注解。“如果我们单讲民主政治,不通文化生命,则国家建立不起来。若只有政治上的民主,而没有生活上的轨道,则国本不立。”[12]进入日常乡土生活,令政治理念走上“生活的轨道”,接受地气,花开不谢,才能让学子真正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结语

为实现乡土文化进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从以下几点践行:第一,任课教师将乡土文化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勾出学生的“趣”。第二,设置专门学分,由听讲座、参观、调研等多项活动构成。第三,学校相关部门为学生私人身份结伴参观开方便之门。只要达到一定人数,就开具一定的文书,请文化部门降低门票,并附赠讲解员。第四,文化部门将历史现世化,将静态展览参与化,将本馆特色文化向大学宣讲规范化、长期化,通过降低门票、讲解员义务服务等,令门庭冷落的博物馆变成大学生丰富的“图书馆”,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流连忘返。第五,定期举办中国文化祭。社会上有西方万圣节、圣诞节狂欢,大学则可为学子缔造中国文化的狂欢,祭拜历史上的古圣先贤,纪念几欲湮灭于城市的乡村习俗风趣,记忆百年抗争中的无名英雄,记载各民族璀璨的文化,记录改革30多年乡村、街道生活改变的天翻地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四川省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DYWH1225)阶段性成果结项成果、2014年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CSZ14029)阶段性成果。

参考资料:

[1]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2,(1上):9.

[2]刘静.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12.

[3]李沛鑫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1,(04).

[4][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6][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4.

[8]Adrian Fisk.中国各阶层年轻人都在想什么?.[EB/OL]http://photo.huanqiu.com/society/gallery/2011-08/1922643_4html.

[9][美]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6.

[10]苏志宏.大学生消费文化遭遇文化帝国主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11][美]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9.

[12]牟宗三.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作 者:罗 敏,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张世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大学生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