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势
——基于2016年上半年我国内地综艺节目播出情况的分析

2016-12-01 05:11刘峰奇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类节目真人秀综艺

文/刘峰奇

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势
——基于2016年上半年我国内地综艺节目播出情况的分析

文/刘峰奇

2016年3月12日晚,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四档综艺节目同日首播,上演了一场隔空对打的好戏。四档节目中东方卫视的明星旅行真人秀《花样姐姐》第二季与浙江卫视的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一路上有你》第二季同于黄金档20:35播出,形成剑拔弩张的PK之势。而浙江卫视的大型女团音乐养成真人秀《蜜蜂少女队》则与东方卫视全新定制的综艺节目《娜就这么说》同时定档每周六晚22点,上演着一场收视争夺战。四档综艺节目为了争夺收视,都请来了大牌明星坐镇,《花样姐姐》第二季中有颜值担当李治廷和林志玲,《一路上有你》第二季中有话题不断的李湘夫妇,《蜜蜂少女队》有吴奇隆和谢霆锋担任总教头,《娜就这么说》在首期请来了嘉宾张柏芝讲述心路历程,荧屏上明星云集,各台乐此不疲,而这只是上半年电视节目收视竞争的冰山一角。据统计,仅2016年,在71个城市的电视市场中,第一季度晚间时段各级电视频道播出的新节目就超过1300档,电视荧屏上如同过节,热闹非凡。

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变局

“现象级”综艺很难再现。总体来看,上述几档节目的播出效果和口碑一般。在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综艺节目想存活下来实属不易,要想出现像当年《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那样盛极一时的“现象级”综艺已不现实。

表1 2016年上半年综艺影响力回顾

“现象级”综艺节目有几个硬指标。首先,全国网平均收视率至少过2%,如《超级女声》总决赛时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1.65%。其次,节目的综合收入要达到10亿元或更多,如《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冠名费已高达3.12亿元,节目总收入更是高达13亿元,而2014年《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广告招标总收入已超13亿元。再次,要能吸引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收看,能影响全国电视观众的生活形态和开关机习惯,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话题关注度。以《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例,对近五年该时段的开机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同时段观众的规模增加了上千万级,此外,节目还助力《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成功创造了票房奇迹。除此之外,《欢乐喜剧人》不仅在第一季捧红了沈腾和电影《夏洛特烦恼》,在第二季时又捧红了岳云鹏,同时也让国内一线的喜剧品牌和中国喜剧力量借助平台的力量全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现象级”综艺要能树立行业标杆和引领国内节目模式开发的风向。《奔跑吧兄弟》除收视率遥遥领先之外,还成功将各路名人带进“综艺咖”时代,带动了撕名牌这一全民参与的户外活动。

表2 2016上星频道第一季度首播月收视较高的十档常态新节目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收视大幅下滑,还有今年3月份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首播的几档明星真人秀模式成熟、看点十足,收视却不容乐观。由于我国一些卫视大规模购买版权,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得好的国外模式几乎被消耗殆尽,而国内综艺的原创能力却远远不够。可以说,如今想要再创造收视在4%以上的“现象级”综艺,可能性要比前五年小很多。但是,“现象级”综艺难再现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此一来,一线卫视或许会寻找一种更加专业、冷静的态度来做节目,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节目的内涵和意义。

室内综艺回暖。近五年,户外真人秀成为创造收视神话的一大法宝,纵观今年上半年的收视排行榜,排在前十的节目中就有五档是户外真人秀节目。但较往年户外真人秀雄霸荧屏的情况有所改观的是,演播室综艺呈现出回暖之势。从上星频道第一季度首播月收视较高的十档常态新节目,可以看出室内综艺成绩斐然。

以综艺大台浙江卫视为例,2015年,其打造了《奔跑吧兄弟》《挑战者联盟》《一路上有你》这些优质户外真人秀节目。2016年上半年却推出了五档室内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谁是大歌神》《来吧冠军》《蜜蜂少女队》《熟悉的味道》。其中,《王牌对王牌》的节目总制片人吴彤带领团队充分利用棚内综艺的“聚焦效应”,挖掘热门IP嘉宾的亮点,在小游戏的基础上制造棚内综艺独有的笑点和泪点,并加入户外综艺的看点和嗨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类节目《谁是大歌神》用悬疑推理的方式层层展开,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受观众喜爱。其他室内节目有体育竞技类、美食类和团体养成类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热门综艺类型。

在这一背景下,其他一线电视台也不甘落后,纷纷转战室内综艺。东方卫视与中传视界联合出品《娜就这么说》将脱口秀、访谈秀、达人秀融合在一起,由主持人谢娜一人掌控全局,撑起节目收视。深圳卫视则复播了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老牌室内综艺《年代秀》,还推出了口碑和收视都不错的投资创业类节目《合伙中国人》。室内综艺的回暖丰富了综艺节目类型,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我国综艺由“现象级”综艺往“小众”综艺方向转变,从明星综艺往素人综艺转变。

网络综艺发力。2014年,五大主流视频网站全年累计上线节目约150档,市场规模初现。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搜狐网的《隐秘而伟大》等一批形式新颖的网络自制节目开始树立自己的网综品牌。在此基础上,2015年的网络综艺发展出现“优胜劣汰”的趋势。在平台全年自制综艺播放量TOP20中,爱奇艺一枝独秀,其自制的《我去上学啦》《奇葩说》《偶滴歌神啊》分别以6.97亿次、6.63亿次和5.4亿次播放量闯进前五强。其中,《奇葩说》这一根植“辩论”较为小众的题材,还以超高话题和收视拿下五千万冠名费。

“网络综艺”的蓬勃发展使得各家视频网站纷纷加大节目制作力度。2016年,优酷土豆推出了由汪涵主持的《火星情报局》,腾讯视频则制作了由何 主持的明星美食节目《拜托了冰箱》和明星网友互动体验类节目《约吧!大明星》等,而爱奇艺有《哇!大学生来了》《十三亿分贝》等优秀的网络综艺。各大平台网络综艺的发力程度超乎想象,网络综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广。细心观察可以发现,网综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其始终坚持着“内容为王”的准则,一方面也与“纯网综艺”的变革密切相关。“纯网综艺”区别于常态意义下的“网台联动”,它彻底打破了电视台的条条框框,内容上也更具互联网气息,此外,网络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也让“纯网综艺”更加“接地气”,可以有效锁定年轻一代的观众群。

随着“纯网综艺”的兴起,传统电视主持人也迎来了新风潮。马东自从入主爱奇艺,变得更加活泼、搞怪也更接地气。2016年何 、谢娜、华少、汪涵等卫视一哥一姐也先后“下嫁”网络,撑起了网综的半边天。同时“纯网综艺”的大发展也让许多节目反向输出到电视台。比如爱奇艺的《偶滴歌神啊》《爱上超模》等优质网综内容,分别反输深圳卫视、湖北卫视,开创了网综时代新篇章。很多制作公司看到这一苗头后,也开始大手笔投资网综,不难看出,目前正是网综发展的大好时期。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本土原创综艺成为主流。近几年,综艺节目发展呈现井喷之势,各种热门综艺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这些节目大多从国外引进,真正拥有自主版权的并不多。其实,我国大力倡导本土原创综艺的宗旨一直都没有改变过,早在2013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向各大卫视发送了文件,核心思想包括: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具体包括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节目不得超过1档,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以4档为上限等,文件带来2014年和2015年全国电视节目的大洗牌。

近期,我国对涉韩电视合作项目出台了新规定,并要求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今后引进节目模式的紧箍咒会越箍越紧,原创之路要加快步伐。2016年第一季度收视较高的常态新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人文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加以呈现,湖南卫视的《旋风孝子》以“孝”为切入点,以真人秀的模式承载和传递传统孝道,北京卫视播出的《二胎时代》以宝贝入住明星家庭的形式展现二胎时代下的新育儿观等,这些本土原创节目既响应了国家政策,又考虑到观众需求,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堪称本土原创综艺范本。由此可见,我国对电视节目的创新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锐意创新,开创更多属于中国自己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原创节目。

表3 2016第一季度首播月平均收视率较高的地面频道常态新节目

“小众”综艺蓬勃发展。近两年,搞笑真人秀、团综、电影式真人秀、生活纪实类真人秀应有尽有,大量真人秀节目把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都挨个消费了一遍,而黄渤、鹿晗、林青霞、陈道明、周迅、崔健、陈坤等越来越多的娱乐圈大神也纷纷“下凡”,成为综艺界的“PPT神兽”。随之而来的则是明星价码越抬越高,据说某些明星一季节目的出场费高达7000万元,甚至有电视台愿意出价一个亿请周星驰做节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节目还是闹起了明星荒。表面繁荣的真人秀节目越做越大,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不仅使影视人员不能静心去创作,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广告费用,转嫁到商品上,让老百姓买单,同时也加速了观众对真人秀节目的审美疲劳。究其原因还是我国节目市场优质资源的匮乏,创作者陷入了花钱跟风买版权、又为了收回成本而过分看重收视率的怪圈。“大综艺”烧钱的运作模式与我国提倡节约办节目的宗旨格格不入。

其实,综艺节目只要坚持品质至上、贴近观众心理,还是可以凭借口碑赢得市场的。“小众”综艺是综艺节目新的发展趋势,它制作简单,也能更多地还原老百姓的生活实况,更具接近性。今年上半年,生活服务类综艺开始走俏,以厨艺美食、职业体验、政务民生、旅游户外、家庭关系、育儿、创投等为核心的节目不断增多。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的《美食兄弟连》,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的《老妈快帮忙》《百姓厨神》都围绕厨艺美食元素展开突破,在本地获得了不俗的收视。

深圳卫视的《合伙中国人》顺应我国当下创业氛围浓厚的大环境,在口碑和收视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乐视网内容高级副总裁兼内容总编辑李黎在谈及未来网络自制综艺的三个方向时表示,服务型及生活化的垂直类细分内容、能够满足吐槽需求的言论类节目、直播+互动类节目都是有挖掘空间的,这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今后依靠“小众经济”的“小众综艺”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观众的视野。

结语

2016年已过大半,对电视综艺节目生态变局的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电视人更好地把握今后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策略,从而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总的来说,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依然雄霸荧屏且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希望在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整体上升的同时,各类电视节目能够共同发展,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类节目真人秀综艺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