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思想在媒体供给领域的应用
——评《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治理研究》

2016-12-01 05:11文/吴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供给案例主体

文/吴 娇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媒体供给领域的应用
——评《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治理研究》

文/吴 娇

过去20多年的媒体改革一直遵循着“产业发展导向”的途径,但是近几年来,媒体产业的公共属性不断凸显,在其公共性的影响下,当前的传媒产业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在此背景下,上海外国语大学姜智彬教授依托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积累,于2015年1月出版了学术著作《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治理研究》,该书是作者在传播学领域多年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该书立足于公共参与的时代背景,对我国媒体供给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媒体供给的基本格局和融合方式,进而联系新公共治理的有关理论,指出了当前我国媒体供给领域存在服务公共性缺失的问题,如媒介公共领域缺失、社会弱势群体话语权边缘化等。该书视角独特,选取媒体供给公共治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把握住了媒体服务供给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在党的十八大后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检视传媒体制改革的问题,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体现了作者跨学科的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思路上,该书依照“文献分析——定性研究——案例证实”的思路进行研究。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国媒体服务供给的主体。我国的媒体实际上是政府媒体、商业媒体和公共媒体三者的混合体,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公民对信息消费的基本需求。作者首先对我国的媒体服务供给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对多种公共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主体的不同,将媒体服务的模式划分为单主体模式、双主体模式和多主体模式。其中单主体和双主体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利弊,并非理想化的媒体服务模式,作者结合这两种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媒体服务多元化供给的主张,即多主体模式,从而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媒体服务供给公共治理的理论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科学有力、深入分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厘清了媒体服务供给公共治理的模式体系。一方面,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媒体属性、利益目标、公共产品供给、传媒产业与传媒机制、网络治理理论与现状等内容进行了科学综述,各部分均有实际文献出处作为论据,论述十分有说服力,为书中内容的介绍和分析打下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该书的内容。另一方面,运用案例分析法将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治理细分为网络媒体服务提供的公共治理、电视媒体服务生产的公共治理和报纸媒体服务绩效的公共治理三部分,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报纸绩效管理进行调查,将媒体公共治理的研究结论运用于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以ICS为例分析了媒体服务供给的问题,并提出了ICS的公共治理对策,为媒体服务供给公共治理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案例参考。

书名: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治理研究作者:姜智彬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年1月1日定价:39.00元

该书运用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将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引入媒体供给领域,做到了在研究对象上创新,在研究思路上深入,在研究方法上严谨,以多种文献、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的案例分析为依据,对媒体供给的公共治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做到了有理有据,全面分析,全文层层递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扎实的媒体服务供给的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供给案例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何谓“主体间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