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

2016-12-01 05:11文/龚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文/龚 亮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

文/龚 亮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思想前卫、意识活跃,但同时存在思想不成熟、社会责任感欠缺、理想信仰不够坚定等问题,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提供了交织、碰撞、融合的平台,对于长期接触互联网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容易导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2015年3月由天津师范大学杨庆山研究员和史瑞杰教授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一书,以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立德树人为目的,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该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创新研究思路,提高可信度。一是作者在开篇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后,作者并没有直接摆出理论观点,而是以一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调查报告作为切入点。报告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基础数据、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相关结论等,不仅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做到了有的放矢、开门见山,还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同系列丛书的最大亮点。二是作者根据调查研究以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项目分析和内容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偏好和关注的焦点,发现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时尚、娱乐、美食、人物等新闻。三是作者对网络论坛的重视和分析。这不仅是因为网络论坛的虚拟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可以从网络论坛的发帖求助等方式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关于学习、情感、交际等多方面的信息。目前,高校论坛在大学生之间的关注度还是较高的,这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启发:可以通过在高校网络论坛上多发布一些有利于正确价值导向的信息等,借助网络平台的高度共享性来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

书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作者:杨庆山 史瑞杰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3月定价:68.00元

立足大学生视角,涵盖领域全面。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要在科技、知识、人才和思想建设方面取得新优势,科技和知识是人才技能的保障,而思想建设则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只有在互联网时代下保持积极、正确、健康的思政观念,才能更好为建设祖国做贡献。”这给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站在大学生的视角,分析他们究竟关注什么,以及网络信息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做具体分析。在进行具体分析时应该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进去。例如,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点存在差异,可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此外,该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涵盖领域十分全面。作者全书的核心内容分为网络信息偏好和关注焦点分析、上网终端对学生行为及心理影响分析、互联网学习情况分析、网络论坛使用现状分析、校园网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对网络观点认知程度分析等多重领域,且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第二章为例,作者在分析了大学生关注网络信息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加强实证信息发布、增强信息时效性等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此外,作者在论述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环境这部分时,认为高校在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方面更应该将大学生的情绪宣泄作为网站创新的重点,从而保证大学生,且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宣泄、倾诉情绪的平台。

结合实际,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信息观点传播和接受方面,大学生需要系统学会摆正自己的态度,并不断锻炼自己接收信息、筛选信息、辨别信息的能力,而这正是未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和积极的人生观的树立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而这同样也是高校在立德树人方面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互联网发展形势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建立一支思维水平高、知识结构完善、思想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高校思政教师团队,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高校大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学习等,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信息敏锐程度,尤其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信息,让大学生具备更高的政治信息鉴别力,让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积极发挥它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并学会在网络世界中捍卫自己的人生观、捍卫自己的信仰、捍卫祖国的利益等。

作者单位 贵州商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